人到最后 都会走向天空与花朵

「天变了。持续不断地拍摄云,云,云。拍了两个小时。云这变换的天才,想就这么一直看着天……你走后,我只拍天空……五点半就醒了,在露台上拍摄光的漩涡。想起《心动》里,那一堆天空的照片“每一天,都是我想你的日子”。但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的。

人到最后都会走向天空与花朵。我也在衰老。在走向那个天空与花朵的境地。天空是一整年也看不腻的,花我会一直拍摄到枯萎为止。」

看到朋友圈一好友发这段话的照片。是在荒木经惟拍花的摄影展墙上的一段话。她朋友圈配文是这样的:“从展馆出来后,坐在椅子上情不自禁地哭了五分钟……人到最后都会走向天空和花朵”。

我不知道触动她的是摄影还是这段话。

但我真真切切地被击中。太爱这样的文字了,上次被文字深深吸引还是看张子选诗集的时候。

去查了文字出处,来自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和他妻子荒木阳子合著的书本《东京日和》。可能太过小众,在各大购物网站找了一会才找到,遂下单。

这两年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大概是因为感受阈值的提高,越来越少地被文字击中。看过太多华丽但空洞的文字,也看过很多深刻而粗糙的文字。

最终爱的,还是这样真诚的文字。这也是我一直想写出的文字。

之所以被击中,因为觉得写的就是自己的感受,分毫不差。

人类情感的底色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会在优秀的文学里、影视中、他人的经历里看到自己,感同身受。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我喜欢云,也喜欢花。

从小生活的中原地区自然环境一般,所以童年和少年时期并未看过大朵大朵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也极少。

大学,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南方,火车一路向南。21小时的车程,地形由平原变成丘陵,绿色植物越来越多。也第一次明白宫崎骏动画里面大朵大朵的云是真实存在的。

大学至今几乎都生活在南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天空,因为云。

常常在路上看到好看的云,停下来拍照片,偶尔会发给喜欢的人,有时候索性坐在路边看天空。也会在做事情的时候瞥见窗外的云,放下手头的事情跑上天台。

不同城市云的形态也不相同。南方沿海城市最好看的云是在七月份台风来之前的天空,如高耸的雪山或巨大的雪白怪兽,或盘踞在城市上空,或躲在群楼之后。

看过最壮丽的云是在大理,傍晚的火烧云。整个天空像奔腾的舞台,肉眼可见的云卷云舒。会梦到也会怀念彼时在大理生活的数月,黄昏前后躺在天台的躺椅上看天空。是人间造不出的奇景。

手机里大部分照片是天空和云。还有花。


花是我喜欢南方的另一大原因。

周末的清晨去花卉市场选几样喜欢的或是应季的花,回到家修剪搭配。如果说天空具有可以使人灵魂轻盈飞翔的意象,花就是庸常生活的诗意。

“花”是像“女孩”一样的美好词汇。

喜欢花大概是遗传于母亲,这也是我唯一和她的共同点了。

因为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的局限,她易怒、暴躁、极端、言语恶劣,遇到任何事第一时间去怪别人。所以在年少时期,就无数次的告诉自己不要像她。有过激烈冲突,甚至想过斩断羁绊。

随着年岁渐长,和她长时间分隔两地。越来越多的想起小时候的片段。童年时,她常常从田野里摘一束野花回来插在花瓶里,开心的像个小孩;少年时在城市生活,她也总是在有花的公园里流连忘返;她曾说过,看到花的时候所有的烦心事都没了。

和这些片段并行的是,这些年生活的种种困难,让她性格上越来越强势,自我保护,不可理喻。唯一不变的是,时至今日,只要一看到花,她还是会很开心,像孩子一样。

花大概是她一生的浪漫。

也是我的。

“天空是一整年也看不腻的,花我会一直拍摄到枯萎为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