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3五月小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图。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各参与国是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甘苦与共、命运相连,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

“一带一路”建设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文明多样带来文明交流,文明交流孕育文明融合,文明融合推动文明进步-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为形成国际合作新格局、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选自2018年1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广告

去逛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使得中国有能力为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B.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发展瓶颈期,积极寻找与他国新的合作方式已成为全球共识。

C.“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实现合作共赢,它重构了现有国际机制,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D.在中国的领导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各参与国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了“一带一路”产生的背景、具体措施和重要意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B.文章谈及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找到历史依据。

C.第三段用“共享的百花园”设喻,指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实现与其它国家的共同发展。

D.文章末段立足“文明”的角度,高屋建瓴地论述了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见解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又有美好的前景,可以说是植根历史,面向未来。

B.“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彰显了广阔的全球视野和博大的人类情怀。

C.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解决当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

D.文明多样会促进文明进步,所以“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民间音乐

莫言

四个月前,镇中心茉莉花酒店的店东兼厨师兼招待花茉莉收留了流落到马桑镇的小瞎子。自从马桑镇的人听了小瞎子吹箫,茉莉花酒店生意空前兴隆。小瞎子也施展开了他的十八般武艺,将他的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通通从布袋里拿出来,轮番演奏,每夜都要闹腾到十二点才睡。几十个有一点音乐细胞的小伙子,就连中午休息那一点时间也要跑到茉莉花酒店来,听小瞎子讲几段乐理,讲几个譬如《阳春白雪》之类的古曲。

镇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也不想吃过晚饭倒头就睡,他们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与享受,他们需要音乐。虽然小瞎子能够演奏的乐曲他们都已听过,但这些曲子他们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使他们感叹、唏嘘不止。对此,小瞎子开始良心不安起来,演奏前,他总是满面羞愧地说:“这怎么好意思,老是这几个曲子……我的脑子空空了,我需要补充,我要去搜集新的东西……”然而,那些他的崇拜者却安慰道:“兄弟,你会的这些曲子就尽够俺们享用了,好东西百听不厌。就像花大姐卖的烧酒,俺们天天喝,从来没烦过,每一次喝都那么上劲,一口下去,浑身舒坦。你这些曲子呀,嗨嗨,就跟花大姐的烧酒一样……”当听到酒徒们把自己的音乐与花大姐的烧酒相提并论时,小瞎子的脸变得十分难看、他的两扇大耳朵扭动着,仿佛两个生命在痛苦地呻吟。那晚上的演奏也极不成功,拉出的曲子像掺了沙子的米饭难以入口一样难以入耳。

九月初头,榨糖厂,帆布厂厂房建成,花茉莉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还托人去上海给瞎子买花呢西服黑皮鞋——这是为小瞎子晚上演奏准备的礼服。最后,她请镇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写了一块“茉莉花音乐酒家”的匾额,高高地挂在了瓦檐之下。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计划说给小瞎子听。小瞎子对花茉莉的计划感到惊叹不已,认为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而听到自己将在这个安乐窝里永远充当乐师时,他的脸上出现了踌躇不快的神情。

马桑镇的光辉前景,自然也在花茉莉的邻居——开茶馆兼卖酒菜的瘸腿方六、饭铺“掌柜”黄眼、小卖部“经理”麻子杜双三人心中激起了波澜,他们自信本事都不在花茉莉之下,而花茉莉能够如此猖獗,挤得他们生意萧条,实在是借助了小瞎子的力量。

这天下午,三人商议停当,便跨过麻石街,走进了“茉莉花音乐酒家”。正是农忙季节,店里没有顾客。花茉莉正在灶上忙着,为晚上的营业做准备。一看到方、黄、杜到,她连忙停下活儿相迎。她一边敬烟一边问:“三位掌柜屈驾光临,小店增辉哪!不知三位老哥哥有啥吩咐!”

“花大姐,”方六捻着老鼠胡子说,“你这四个月,可是大发了!”

“那也比不上您呐,方掌柜!”

“嘻嘻,花大姐挤兑人喽,俺这三家捆在一起也没有您粗呐!”

“花大姐,”黄眼道,“您这全沾了小瞎子的光哟!”

“此话不假。”花茉莉撇撇嘴,挑战似的说。

“花大姐,您看是不是这样,让小瞎子在咱们四家轮流坐庄,要不,您这边丝竹一响,俺那边空了店堂。”方六说。

“什么?哈哈哈……真是好主意,亏你们想得出,想把人从我这挖走?明告你们吧,没门!”

“花大姐,说实话难听——这小瞎子可是咱四个人一块发现的,你不能独占花魁哪!”

“放屁!”花茉莉柳眉倒竖,骂了一声,“想起那天晚上,你们三个人支支吾吾,一个个滑得赛过泥鳅,生怕他腌臜了你们那臭店,连个宿都不留。是我把他领回家中,热酒热饭招待。这会儿看他有用处了,又想来争,怎么好意思张你们那张臭嘴!呸!”

“花大姐,说话别那么难听。俗话说,‘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好说好商量,撕破了脸子你也不好看。”

“你能怎么着我姑奶奶?”

“花大姐,你与小瞎子非亲非故,留他长住家中,有伤风化。再说,现如今是社会主义,不兴剥削劳动力,你让小瞎子为你赚钱,却分文不给他,这明明就是剥削,法律不允许……”

“你怎么知道我跟他非亲非故?”

“难道你真想嫁给他不成?”

“我就是要嫁给他!我马上就去跟他登记结婚。他是我的男人,我们两口子开个夫妻店,不算剥削了吧?你们还有什么屁放?”

“我每月出一百元雇他!”

“我出二百!”

“滚你们的蛋吧,一千我也不卖!”

花茉莉干净利索地骂走了方、黄、杜,独自一人站在店堂里生气。她顾不得干活了,一把撕下围裙,推开了虚掩着的后门。

她愣住了。

小瞎子直挺挺地站在门外,像哲学家一样苦思冥想,明净光洁的额头上竟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皱纹。

他那两只耳朵、两只洞察秋毫之末的耳朵,在可怕地扭动着。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两次写到小瞎子耳朵“扭动”这一细节,既强调他的愤怒,也反映了音乐在他心中的地位。

B.方、黄、杜三人为抢小瞎子与花茉莉激烈争吵,这一情节体现出人面对利益诱惑时的自私庸俗。

C.从“收留”到“就要嫁给”小瞎子,花茉莉渐渐被音乐感染,被小瞎子吸引,体现了音乐的巨大影响力。

D.小说讲述了音乐给马桑镇带来变化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有进一步的需求。

5.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5分)

6.小说以“民间音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分)A(B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发展瓶颈期”于文无据;C项“它重构了现有的国际机制”不对,与原文“一带一路建设……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矛盾;D项“在中国的领导下”错,有悖原文“各参与国是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的说法)

2.(3分)A(文章没有论述“一带一路”的具体措施)

3.(3分)C(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只是为解决当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二)(14分)

4.(3分)C(追求利益是重要原因)

5.(5分)

1.方言词汇,“俺”“腌臜”等词,平实朴素。(2分)

2.口语、俚语、俗语,“闹腾”“舒坦”“不兴剥削劳动力”“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等,通俗形象。(3分)

6.(6分)

1.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围绕“民间音乐”展开,讲述了马桑镇的人和事。

2.交代了写作对象,小说人物来自民间。瞎眼、流浪、无名无姓的小瞎子,是一个典型的民间艺人形象;洞箫、琵琶等民族乐器和《阳春白雪》等民乐,都体现了“民间音乐”元素。

3.暗示了主题,小说揭示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的影响。(答出一点2分,三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94岁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她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叶先生大学时的诗词习作就已被老师顾随惊叹“青年有清才若此”,到得中年,更是获得文史大家缪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迥异于前代诸女诗人者矣”的揄扬;至于学术成就,老师顾随在她23岁时已经断定“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鼓励叶嘉莹自立门派;尤其将西方理论的研究方式引入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大胆尝试,更是引得缪钺主动来信盛赞“继《人间词话》后,对中国词学之又一次值得重视的开拓”。其成就之高,在当今是首屈一指的。

叶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倡导以吟诵为主、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工作重点,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上电视亲身示范,“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叶嘉莹说。

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能使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关键在于选入教材的是不是精华之作,老师能不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选的是糟粕也没什么用。选的是精华,老师能把精华讲出来,才算达到目的。”“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叶嘉莹说。

诗教是古代的教育传统,而这个时代的诗教,对她而言,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心智、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她曾在加拿大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古诗词,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学界往往以为杜诗沉郁顿挫、意蕴丰富,非经人世者难解其中况味,乃至历代对其的阐释、集注都有上百种。但叶嘉莹认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要选择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师讲的明白,他们一样会理解,一样能背下来。让小孩子学骆宾王的《鹅》并不合适,这不能算一首好诗,只是骆宾王小时候的习作,对孩子们学诗、作诗没有意义。”

叶嘉莹先用了杜甫的画像让孩子们认识这名诗人,再用地图让孩子了解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况,最后回到诗歌本身,向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是杜甫出外散步,看见春天的美景而作。叶嘉莹讲完一句,就画一幅图以加深孩子们理解,全诗讲完后,再带领他们背诵、吟唱,孩子们由此对古诗饶有兴味,学得非常快。

当时她给孩子们留了两句诗 “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当作业。有一个小朋友续出了“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这样饶有意趣的句子。

“诗不是抽象的东西,”叶嘉莹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小孩子学诗,就是让他们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都有关怀的爱心。”

但现在的一些做人方式令她不能理解。生于“燕京之旧家”,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这样的性格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然,在这种文化里强调人的弱德,而非当一个强取豪夺、不择手段的强者。”

现在的“读经”让她有点看不懂。她看到报纸上说,一些读经班单让小孩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误人子弟。”叶嘉莹评价,“读书当从识字始,字都不认、道理都不懂,背来有什么用?”

叶嘉莹认为,应该以“兴道讽诵”的方式,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而“道”,则在于以讲解来引领。“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情况是老师都不懂,学生乱背,错字别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叶嘉莹反问。

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观之。近体诗与现代诗,在她看来“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接受外国传统、受到外国诗歌影响。”

“胡适的白话诗如果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所以只能变个花样、加入技巧,制造一些艰难。而古诗用古诗的方法说有意味,用白话说,同样也有意味。”叶嘉莹说。在她看来,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是很灵巧的句子,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叶嘉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进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 并发出感慨“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相关链接】

①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从1945年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担任中学教师开始,叶嘉莹至今未中断过她的古诗词教学。1950年代起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1960年代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华裔院士。

②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叶嘉莹历经丧乱,晚年丧女,诗词给她力量,叶嘉莹借诗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7.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想要达到目的关键在于选材和讲解。只有选择精华之作,并把精华讲出来,才能让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

B.诗教的含义古今一样,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读者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心智、意会、理想等,使诗活起来。

C.在叶嘉莹看来,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不适合用于儿童教育。

D.叶嘉莹从小就接受诗词方面的正规教育,诗词伴其一生,尤其是在历经丧乱,晚年丧女的时候,诗词又给了她力量,使她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生于“燕京之旧家”的她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要求自己在任何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

B.正是因为叶嘉莹自感“老之将至”,所以内心始终有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紧迫感,她把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当作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上电视亲身示范。

C.叶嘉莹对一些让小孩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的“读经”方式颇有微词,并说这样会“误人子弟”。

D.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看待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近体诗与现代诗“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古典诗歌更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

E.在叶嘉莹看来,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小孩也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9.如何理解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传灯人?请结合文本从几个方面作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告诸子及弟侄

范仲淹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①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尚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固得免祸。

大参②到任,必受知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将就大对③,诚吾道之风采,宜谦下兢畏,以副士望。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丧其志哉!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著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人好事,以光祖宗。

注:①爨:烧火做饭。②大参:当是作者子侄中某人名字。③大对:这里指殿试。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        甘旨:辛酸苦楚

B. 岂不以摄生为意耶            摄生:保养身体,养生

C. 贤弟请宽心将息              将息:调养,将养休息

D. 省去冗口可矣                冗口:谓吃闲饭的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B.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C.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D.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非常重视亲情宗族。认为宗族血缘关系不分亲疏,族中缺衣少食者,他都给予周济。

B.范仲淹教诲子弟勤学奉公。读书人不应该通过请人推荐的方式求取功名,充实自己才是关键。

C.范仲淹叮嘱亲人注重养生。生活平淡是士人的正常状态,不忧家贫,注重健康,提倡安贫乐道。

D.范仲淹告诫子孙为官清廉。做官要保持清廉之心,不经营私利,也不纵容亲友借势经营。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丧其志哉!

                                                                                     

⑵请多著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注:金銮(1494~1587),明代散曲家。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今属甘肃)人。正德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点题,写“春江水平”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啼莺”点出堤上之“柳”。

B.颔联承题,“十里”承接“春江”,写江堤之绵长;“千条”承接“密树”,状堤柳之茂密。

C.颔联写柳堤晴日的静态景象,颈联写柳堤雨天的动态景象,诗歌以静写动,突出景物的动态美。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诗人从听觉、视觉、嗅觉角度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E.尾联抒情,一面赞柳之善解人意、慰藉相思,一面抒发自己浓郁的乡愁,主题深沉,耐人寻味。

15.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述将别之时,点明送别地及杜少府将宦游之地,气势雄浑壮阔,以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蓄势的诗句是:“                  ,                    。”

(2)韩愈《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                    ”;对自身,“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思成先生殚见洽闻,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预言到今日北京的“大城市病”,这充分体现出他的远见卓识。

B.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学习风气,也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成长,所以考试时使用手机等作弊行为是必须令行禁止的。

C.班主任为了不影响同学们复习备考,把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一心扑在工作上,宵衣旰食,兢兢业业。

D.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高校自主招生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B.篮球评论员杨毅老师说:“中国男篮不是谁带的问题,而是谁带都不行的问题。”这句话只说对了前半句,至于后半句,我不敢随便苟同。

C.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必须严格把关,择优录用。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是一项是(  )(3分)

人们在谈论真的时候,往往也谈论美。从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看,真与美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          。          ,          。          ,          。       

①美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客观感受在大脑中作出的一种反映

②是人们对于事物感知后一种理性的思考

③真往往指的是一种客观事实

④它是要符合真和善的

⑤美一般是建立在真和善基础之上的

⑥是一种感性的认识

A.①⑥②⑤④③        B.①⑤④⑥③②     

C.③②①⑥⑤④        D.③⑥②①⑤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精雕细琢的制作意识:制作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而这种制作意识的反面,①              。当然,②            ,坚守工匠精神的业主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但它是盈利唯一正确的路。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③                    。

21.请参考材料一的推断方式,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6分)

材料一:李贺考进士,反对者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①那么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材料二: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

鲁迅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小张同学表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他说:我的梦想是像爱因斯坦一样,写出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语文老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日前,某中学发出“未来7天,落叶不扫”的倡议,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校园里香樟树的红叶与银杏树的黄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地毯。不少在读学子、毕业校友、校外人士纷纷走进校园。人们置身校园,信步于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毯之上。学校此举收获如潮好评,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学校的炒作。

请以“落叶的遐想”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7.A.(B诗教的古今含义一样原文未说;C扩大范围  D“从小受到诗词正规教育”无中生有。)

8.B、E(B项强加因果。E项中“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是她评价胡适诗歌的评语。)

9.①在师承方面:师承古典诗歌名家顾随,深得古典诗歌的精华。

②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之高,当今首屈一指;研究方式融通中外,勇于开拓和创新;思想辩证,以辩证眼光评价近体诗和现代诗。

③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实践,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关切当下,对当今孩子古诗词教育的缺失提出批评和指正。

④在情感态度方面:对传统文化感情深厚,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答出两点即满分)

10.A  11.B  12.A

13.  ⑴有文学上的声名,也还没被国家任用,怎能按照平常人的情志行事,而放纵自己的身体任自己的志向泯灭呢?

⑵请多花时间读佛道典籍,见到长寿又健康的人,问人家是怎么做的,就会有所收获了。

14.CD(“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以静衬动主次颠倒。D没有嗅觉,“风暖”是触觉。)

15.示范:《登鹳雀楼》是一首景理交融的小诗。诗歌前两句写所见(即景),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的群山渐渐西沉,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在远处流归大海。画面开阔辽远,气势雄浑。后两句写所思(即理),要进一步看尽远方景物,就需要站得更高些,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景物描写为哲理抒发做铺垫,哲理抒发升华了景物描写的意境,景理交融,天衣无缝。(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17.A(殚见洽闻: 意为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借以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宵衣旰食: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18.D(A杂糅, 改为“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期待” B重复赘余,去掉“随便”C缺少主语,把“各级政府出台的”改为“各级政府出台了”。)

19.C(③②为一组谈真,①⑥⑤④为一组谈美。)

20.(1)是为了追求短期效益的粗制滥造(2分) (2)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2分)(3)也是一种精神品质(1分)

21.②那么谁也看不懂的作品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吗 ③那么你那伟大的科学著作将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写作呢

【解析】这是一道逻辑推断的题目,要求对给出的观点进行反驳,答题时注意针对给出的观点,然后以一个反例进行反驳,如“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错误,可以针对此具有一个特例反驳,如“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

22.〖写作提示〗作文试题根据高考的命题趋势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一则真实的报道,命题时根据高考要求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从材料所呈现的内容看,不管学校的动机如何,留下落叶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据此,文章的立意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生发:

(1)落叶唤醒师生的美好情怀,是校园文化应有之义。生活与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不能只有教材、题海、分数和网络,还要有情怀。如果落叶不扫撩拨出来的情怀,能直入人心而让人铭记,也是一种教育。

(2)落叶可以让人感悟自然之美,是课堂的延伸。校园与自然的链接,惊叹起自然生命的无穷力量,惊艳于生命之美。与自然融洽的浪漫,与季节一并芬芳的遐想,这本身就是诗情画意。学生踏入落叶铺就的校园,这何尝不是自然的教化?

(3)不扫落叶,让自然而然的世界复归本源,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树木本应新芽与落叶共存,从而完成生命的交替和能量的自我补充。在自然的森林里,落叶是树木进行能量补充的最好方式之一,那种松软的腐殖土具有天然的肥力应回馈树木。

(4)落叶不扫,美了一座校园。这留给师生的,不仅仅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校园,也不仅仅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本真规律的追求和认知。

当然,如从批评学校炒作等角度去论述,只要在材料及其含意的范围内,也符合题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反克”诗歌的神秘性结构(试读,你你有何见解?)/朱必圣 这篇文章还没写完,五年时间就要过去了。反克由...
    鲁亢阅读 641评论 0 0
  • 团队要想同频,除了坦诚沟通之外,就是要让对方多体验,一次体验胜过千百次说教!对于无法理解老板的中高管,最好的方法是...
    一世惊鸿阅读 114评论 0 0
  • 这些年来,听到朋友、同事最多的一句抱怨就是,好累啊。 从地铁站到公司走了十分钟,好累啊;开了两小时的会,好累啊;写...
    工作狂人XKD阅读 344评论 0 0
  • 昨天觉知力很强的伙伴的回复自己:要提高觉知力。是的,我能感觉自己积压了情绪,但找到适合的时间和空间时,我又释放不了...
    万万万主播阅读 200评论 2 3
  • 《尼娃娃》 ――罗诗默 1.出了教学楼。点点雨滴。 低头一看,好家伙!大地长了雀斑。 从远空朝下望。得嘞...
    罗诗默阅读 19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