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天6月29日走向卓越91——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致教师》读后感)

      教师要能够从每一天日常的琐碎的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满足,能够从自己的成长中得到满足,能够从与孩子的交流中得到满足。

      教育应该让教师能够非常愉悦,非常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每一天兴奋地走进教室,满足地走出教室。

        教师应该每天能够通过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通过自己专业的成长得到幸福。

        如果教师的幸福只是来源于学生的一张试卷,一个好的分数。来源于遥远的未来。来源于学生成为人才以后。教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享受教育幸福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

      作为教师最基础的境界,就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连学生都瞧不起,那就没资格做老师,也无法在学校安身立命,这样的老师也不可能从教育生活中得到幸福。

        我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就是要把课上好,让学生佩服,那就要看老师对课程,对课堂的理解。课堂效率高不高?讲解点评是否深入浅出,学生易懂?是否大搞题海战术,把学生搞得苦不堪言?

        学高为师,并不是让老师任何方面都比学生强,而是作为一个老师,要用心去备每一节课,用心去教每一门课,用心去布置每一道题目。一旦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能与学生平等的共同求索,不必要求自己成为全知全能者,但自身要有着求知的热情与能力。

        身正为范,就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教师应该是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弱者有着天然的同情。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老师,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教师。

        各种各样的评估都无法真正了解老师,只有老师内心才真正了解自己——

我是不是真正用心?

我是不是真正尽力?

我是不是对得起面前的孩子们?

社会、父母、学校把孩子们托付给我,我是不是对得起这样的信任?我心安吗?

        评价估量老师不必用复杂表格和程序,复杂的表格和程序难以测量一个老师好不好。简单的最小的行动就可以估量。看已经毕业的学生有多少记得你,给你打个电话问候,送束鲜花,如果学生离开你,再想不起你,那你应该及时反省。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在一个单位能够被人们记在心里,真的很了不起,你离开了,短时间内找不到替代你角色的那个人,这就说明你存在的价值。你的付出。

      我们不混日子,愿意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内心瞧得起的老师,当我们在这样的起点上一步步坚持着,往前走着,从每件小事开始,一件一件坚持不懈的做着,当我们用心书写着自己每一天的历史,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着幸福,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沿着阶梯继续攀登。

      应该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就是幸福之所在。

      从时间看,工作占据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     

        从结果看,工作最后呈现一个人一生创造出的价值,因此,真正的工作意味着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因此而幸福。

        工作着的人是最美丽的。

        艰苦的工作,不仅不会伤害那些热爱它的人,而且能给我们更大更高的额外的奖赏。

        从实现自我的角度看待工作就是信念,拥有信念,追求梦想的过程,就会成为享受。 

      遇祸终化福,遇苦也是乐!

      所以如果能够发现并认可每天平凡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坚持不懈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那么无论是用心的研究学生成长的案例,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还是和同事共读共写,共同探讨都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我们都能时刻与幸福相伴!

向阳生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