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读《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这篇文章,原是在2016年11月27日读行侠读书会上的说书稿。时隔三周后,将当时的所思所感进行了沉淀加工,又得益于许多书友的分享和启迪,于是有了这一版。发在“简书”里,作为丑媳妇初见翁姑的第一篇长文。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既有胸怀,又有情怀的书——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书名,听起来像是《新华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实际上它由20篇新闻特稿组成,每篇几千字,讲新闻故事,讲社会现象,讲时代变迁。“特稿”不是特别搞笑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特别报道”。“特稿”是一种新闻文体,它的特点和价值,可以归纳为两句话:

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最近有两个热点事件。

       一个是林丹出轨

     林丹出轨后,舆论铺天盖地而至,人们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力挺林丹,认为世界冠军也是普通人,犯错在所难免;一个狠批林丹,说他是渣男,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谢杏芳在事件发生之后发微博称,林丹是个有担当的男人,全家都会支持他,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对这一场事件,有些媒体把它当做一个娱乐花边一样地炒作,有些媒体带着道德评判去拷问。但是,林丹和谢杏芳,是世界冠军之外,首先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一对普通夫妻。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庭,真的经不起看客们投入太多的关注和个人情感。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先安静地去解决他们的私人问题,再以公众人物的身份,重新接受大家的审视。

       另一个,是河北蠡县6岁男童落井救援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长达4天、107个小时,500余人和100多台车辆参与的救援后,人们终于把男童从井底救了出来,但是没有救活,这是意料中的事。男童的家属始终不肯相信孩子死了,抓着医生要抢救,一些媒体将之痛斥为“医闹”,一些媒体把“家属不感恩还医闹,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之类的标题套在这个悲痛的家庭身上,一些围观的媒体似乎一直在等待悲痛中的家属对前来救援的人下跪、感恩,好拍下一些“感人”的画面。最终,被舆论围攻的男童家属不得不发出一份声明,除了一再表示感谢,还特别声明“从未提出任何索赔,也不打算提出任何索赔”。

     网友张丰写了一篇文章,《恭喜你们,完成了对一个农村家庭的精神屠杀》,认为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媒体报道,通过这样的事件,批评了农村人的劣根性,除了展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还顺势打造了一个爆款文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男童的家属始终是配角,在丧子之痛之后,受到了第二次的精神伤害

      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称,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新闻从业员,又或者你不是新闻从业员,都不应胡乱揣测和散播谣言,因为这些揣测以及谣言,可能会导致各方面不安的情绪,以及在罹难者家属的伤口撒盐。

      光明网评论称,在当下这个新闻资讯高度密集的时代,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有大量信息充斥我们的耳目,有很多个热点在同时爆发,有很多种声音在同时冒出,让人目不暇接,也难辨真假。一些手持“麦克风”的人,为抢浏览量和点击率,不惜捕风捉影、移花接木,不顾事实而只为满足读者猎奇心理,打造所谓“爆红文章”。

      在这样的泥石流中,有一股清流,它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对真实细节的最大还原,对事件的多角度观察,对故事中的个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对个体背后的群体、现象、社会背景和历史轨迹进行充分的思考。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为大家介绍的一种文体,“特稿”,以及它的优秀代表,南方周末特稿。

  特稿

      特稿是一种新闻文体,一般是指消息和深度报道之外的新闻文体,篇幅一般在4000-8000字,不超过1万字。特稿,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共有的特性之外,还特别注重高度的文学品质原创性。好的特稿,是趣味性和严肃性的统一,可读性很强。

      特稿最初发轫于西方,要看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特稿,可以看看普利策新闻奖中的特稿类。

《南方周末》与《南方周末》的特稿

      要说《南方周末》的特稿,不能不先说说《南方周末》。《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是个周报,每周一期,以舆论监督报道和重大新闻扬名,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的定位和特点,从它的口号中可见一斑:

      90年代末:“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2001-2002年:“深入成就深度

       2003-2006年:“记录时代进程

       2007年至今:“在这里,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是最早尝试和实践“中国式特稿”的媒体之一,它孕育了一批风格鲜明、分量十足的特稿作品,其中的代表作,就收录在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本《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中。

本书目录

李海鹏

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记者手记:惟其诚实 所以真实

满语消失的一瞬

   记者手记:新闻不是无生命之物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

   记者手记:在太平洋中心遇到鱼汛

悲情航班MU5210

   记者手记:一个记者的24小时

人工盲童

   记者手记:首先来自情感

车陷紫禁城

   记者手记:不仅仅是文本

举重冠军之死

   记者手记:追寻湮没的遗迹

南香红

“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记者手记:除了暴力,还有了解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记者手记:天生一个好故事

经租房,半个世纪的纠葛

   记者手记:我看到土地测量员之死

盲艺人的乐与路

   记者手记:作为一种状态的新闻

丰都觞

   记者手记:一瓢水与一条江

叶伟民

山寨春晚变形记

   记者手记:你所清楚的只有截稿时间

徐楠

小镇猪事

   记者手记:唯老实而已

曹筠武

系统

   记者手记:给尼奥写传记

柴会群

鬼妻

   记者手记:找到采访的罗盘

袁蕾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记者手记:你能理解我们吧?

关军

一封27年等不来的感谢信

   记者手记:不简单的简单故事

沈颖

连体弃婴:人间94天

   记者手记:一毫米一毫米地前进

赵凌

释永信:少林操盘手

   记者手记:5天和3小时

      书中共收录了10位记者的20篇特稿,每一篇特稿后,都附有记者手记,讲述他们采访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事和有过的思考,也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自己写的特稿。

《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类型

(参考《南方周末》编辑张捷的《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原文收录于此书中)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人物类:着重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叙述他们遭遇。人物性格并不扁平,而是立体的,他们的性格使得他们有这样的遭遇,他们的遭遇又影响着他们的性格。

如: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人群类:讲述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历史发展的某个节点造就他们。

如:

《艾滋遗孤,跟我回家》

话题类: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不同于“硬新闻”时效性、冲击性的特点,它往往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反映的矛盾也可能是隐性的、平静的。

如:

《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

事件类:着重事件反映出的世相百态。

如:

《鬼妻》

《艾滋遗孤,跟我回家》

话题类: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不同于“硬新闻”时效性、冲击性的特点,它往往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反映的矛盾也可能是隐性的、平静的。

如:

《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

     

      这本书中,有两篇文章特别想和大家分享。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这篇文章,出自2005年《南方周末》“特别报道”版,被收录在2012年初版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中,作者是南香红

      文章全文8500多字,讲述了一对生活在成都的男同性恋者20年的“婚姻”。文章通过深度采访这对男同性恋者,以及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村民、他们“圈内”的朋友、他们共同收养的儿子,还有同性恋关爱小组负责人、医学院教授、艾滋病防治专家等等不同的群体,通过丰富的场景转换、大量当事人的对话,细腻、平和而且相对客观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这对男同性恋者,以及他们背后那个并不小的群体,同性之间的爱、日常生活、抚养后代,甚至他们独特的性,以及出轨和复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些错综复杂的新闻事实背后,透视的是这样的一些大背景:同性恋婚姻在中国尚未合法;同性恋者之间相爱相守既像异性恋一样正常,也有许多隐忍的艰难;社会对同性恋给予了更大的理解,但在一些观念仍然保守的地方,同性恋仍然举步维艰;中国同性恋中艾滋病感染和传播加速成为一个事实,等等等等。

      这篇文章,让我很受触动,在我回想起大学时了解到的一些同性恋同学,和后来在生活中接触到其他同性恋者时,对他们有了更多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魅力,

      在于它对一个“边缘化”的群体多角度的观察,

      在于它理性、克制又充满深切理解和关怀的笔触,

      在于它在对个体近距离观察的同时,又能够放大到更大的群体、社会和历史中,

      从而使得它呈现出来的,不是一种带有猎奇心理的窥探,而是一种客观的展现、深入的思考。

     距离这篇特稿发布10年之后的2015年,被媒体冠以“同志婚礼”第一人的赞客CEO凌绝顶,绕过政府登记,在一家私密会所里,和他的同志男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如今,他们生活得很平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有多少同性恋者?按照国际上的说法,同性恋者占人群的比例约在2%到5%之间。如果以中国人口为14亿来计算,同性恋者数量在2800万至7000万之间。学者张北川估算,中国15岁至60岁的同性恋人数约为3100多万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同性恋更加包容。愿他们能收获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可以正大光明地爱,和生活。

《人工盲童》

    这篇文章,出自2004年《南方周末》“特别报道”版,作者是李海鹏

      文章介绍了一种发生在早产儿身上的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种因经验不足、训练匮乏或者人心冷漠而被忽视的疾病”。这些儿童致盲的病例,起因是早产儿为了延续生命,需要吸氧,而如果医院不严格按照标准,科学供氧,或是疏于监测,照顾不周,婴儿在长期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中,视网膜就会发生病变,导致视力完全丧失。而这种致盲,本可以避免,并且,在病变的最初4周至6周,如果能及时治疗,视力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挽救。而这些,因为太专业,而且发生在只会哭闹、不会用语言表达痛苦的婴儿身上,家长往往在事后才发现,但是为时已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海鹏的这篇特稿,带着“真诚”写成,对家属的难过和无助,他深切体会,对医院的行为,他冷静地进行调查、采访和写作,并没有一边倒地痛斥医院为了牟取暴利、责任感缺失而造成这种悲剧,而是同时展现出一些有良心的医生的懊悔和自责。并且,通过对一些个案的跟踪,审视了这方面医疗制度的缺失。这篇报道,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促使卫生部在不久之后出台了《新生儿吸氧办法》《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有时候,新闻,对于改变现状,是有用的。

       这两篇文章,以及这类文章,就是“特稿”,《南方周末》的特稿。

      正如《南方周末》特稿的版面广告语所言:特稿是要“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的这些,也许会吸引你

      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文本之美。使可读性更强。它的文字精炼、有力量、意味深长。

       多角度观察。呈现出复杂的真。

       如:《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场景重现。如同电影般的逼真画面。

       如:《悲情航班MU5210》

     细节捕捉。透视人物言行背后的性格、心理,挖掘事件表象背后的社会根源。

       如:《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既有理性思考,又充满人文关怀。

      如:《人工盲童》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作者、记者南香红说:“我们的生活是复杂的,我们面对的新闻也是芜杂的,但它们背后有关文化、人性与变革的东西是清晰的。而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了解和关注的,也是一个记者所要守望的。”

     今天,在一些媒体为抢夺点击率和浏览量不惜做一个标题党,点开手机里的“新闻”却发现很多是“路边社消息”的媒体生态中,有一批人,仍然坚守着新闻的良心,跋山涉水为我们呈现“复杂的真”,精雕细琢为我们呈现“文字的美”,值得尊敬。有一句话,应当可以用来形容他们: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在我们的阅读选择中,除了数十万字的鸿篇巨制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特稿,因为它篇幅不超过10000字,是用尽可能小的面积,集中了尽可能大的信息和思想

      除了杂糅着作者观点、带有明显的价值输出的评论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特稿,因为它将观点隐藏在新闻故事背后,你看完,自有你的体会和判断

      除了严肃、时效性强、冲击力大的重大报道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特稿,因为它恰恰以放慢了的节奏,放远了的距离,放凉了的温度,为我们提供一个更丰富深远的视野,在那里,有一个更真实、更具体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或许光鲜亮丽,或许肮脏不堪,你看着有一些沉重,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但是罗曼·罗兰有句话说得好:

     世间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图片发源于网络
答书友问

书友:从目录上看,似乎写的大多是一些社会黑暗面、角落里的人和事,而且有些煽情,是不是只有写这些东西才能吸引读者?这难道不是一种猎奇?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很多光明的事件也很值得一写。

答:特稿是一种新闻文体,“真实”是它的第一原则,在此之外,它还有文学品质,和高度的原创性(并不是零丁新闻事实的搬运工,而是经过深度采访、多角度观察和必要的背景知识补充之后的作品)。

      特稿不是只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只关注边缘化群体,它关注的人群、事件、话题、社会层面很广。它并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哗众取宠,相反,它冷静、细致、充满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这是它的可贵之处。事实上,花费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跋山涉水、费尽心血,只为写出这么几千字的文章,还说不定因为太长太沉重让读者读不下去,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这有点“得不偿失”吧。

      因此说特稿是以放慢了的节奏、放远了的距离、放凉了的温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深远的视野,让我们看到更真实具体的生活,不为过,而生活本身,本就是多面的,不会全是黑色,也不会全是白色,特稿里展现的,也不是非黑即白。个人理解,传播正能量,并不是完全不能“破”,关键是“破”之后的“立”;并不是不能“揭露不足、不好、不当”,而是,是以隔岸观火的看客身份在说,还是把自己置于其中,期盼这个社会变好并推动它变好。

书友给的说书建议

1.说书人对书是很了解的,但是听书人大多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因此有必要对全书概貌做一个精要的介绍,让听众对书有更全面的了解,比如书编排的结构、每一部分的大致内容、书的作者等等。

2.分享的两篇文章,在全书中是什么位置,为什么要特别拿出来讲,这些可以跟听众说说,不然显得有些突兀。

3.适当的留白,适当的停顿,能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

后记

      把讲稿变成文字输出来,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因为拿来听的东西,风一吹就过去了,无凭无据;但是变成能看见的文字,意味着须给人审视琢磨。文章经不经得起推敲,逻辑上有没有漏洞,认知上是不是到位、有没有偏差,有没有打动你,说书内容的先后顺序还可以怎样调整,这些都想听听你的意见,希望能得到你的评论和分享,在此谢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千字文第5天】 《刻意练习》里面说,如果要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并快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学...
    洛洛莉ya阅读 1,825评论 0 7
  • 2016年9月28日,前《人物》杂志记者鲸书创办的魁飒影业售出特稿《1986,生死漂流》50%的影视改编权,获得收...
    薛紫夜阅读 2,997评论 10 48
  • 暑假时在孔夫子旧书网淘书顺便淘到一本《〈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书不是很厚,多是收录本世纪初那几年《南方周末》著名记...
    闲散25划阅读 519评论 0 0
  • 今天是周一,孩子们又要早起上学了。每天早上的模式都是我先起床做饭,做好饭之后叫姐姐起床,姐姐吃晚饭我先把她送...
    李睿妈妈阅读 160评论 1 2
  • 为期一周的《朝花夕拾》手抄报,没有想到同学们的创意这么精彩。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手抄报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朝花夕拾》中...
    咸鱼秀阅读 8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