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原是在2016年11月27日读行侠读书会上的说书稿。时隔三周后,将当时的所思所感进行了沉淀加工,又得益于许多书友的分享和启迪,于是有了这一版。发在“简书”里,作为丑媳妇初见翁姑的第一篇长文。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既有胸怀,又有情怀的书——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这个书名,听起来像是《新华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实际上它由20篇新闻特稿组成,每篇几千字,讲新闻故事,讲社会现象,讲时代变迁。“特稿”不是特别搞笑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特别报道”。“特稿”是一种新闻文体,它的特点和价值,可以归纳为两句话:
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最近有两个热点事件。
一个是林丹出轨。
林丹出轨后,舆论铺天盖地而至,人们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力挺林丹,认为世界冠军也是普通人,犯错在所难免;一个狠批林丹,说他是渣男,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谢杏芳在事件发生之后发微博称,林丹是个有担当的男人,全家都会支持他,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对这一场事件,有些媒体把它当做一个娱乐花边一样地炒作,有些媒体带着道德评判去拷问。但是,林丹和谢杏芳,是世界冠军之外,首先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一对普通夫妻。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庭,真的经不起看客们投入太多的关注和个人情感。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先安静地去解决他们的私人问题,再以公众人物的身份,重新接受大家的审视。
另一个,是河北蠡县6岁男童落井救援事件。
经过长达4天、107个小时,500余人和100多台车辆参与的救援后,人们终于把男童从井底救了出来,但是没有救活,这是意料中的事。男童的家属始终不肯相信孩子死了,抓着医生要抢救,一些媒体将之痛斥为“医闹”,一些媒体把“家属不感恩还医闹,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之类的标题套在这个悲痛的家庭身上,一些围观的媒体似乎一直在等待悲痛中的家属对前来救援的人下跪、感恩,好拍下一些“感人”的画面。最终,被舆论围攻的男童家属不得不发出一份声明,除了一再表示感谢,还特别声明“从未提出任何索赔,也不打算提出任何索赔”。
网友张丰写了一篇文章,《恭喜你们,完成了对一个农村家庭的精神屠杀》,认为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媒体报道,通过这样的事件,批评了农村人的劣根性,除了展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还顺势打造了一个爆款文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男童的家属始终是配角,在丧子之痛之后,受到了第二次的精神伤害。
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称,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新闻从业员,又或者你不是新闻从业员,都不应胡乱揣测和散播谣言,因为这些揣测以及谣言,可能会导致各方面不安的情绪,以及在罹难者家属的伤口撒盐。
光明网评论称,在当下这个新闻资讯高度密集的时代,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有大量信息充斥我们的耳目,有很多个热点在同时爆发,有很多种声音在同时冒出,让人目不暇接,也难辨真假。一些手持“麦克风”的人,为抢浏览量和点击率,不惜捕风捉影、移花接木,不顾事实而只为满足读者猎奇心理,打造所谓“爆红文章”。
在这样的泥石流中,有一股清流,它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对真实细节的最大还原,对事件的多角度观察,对故事中的个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对个体背后的群体、现象、社会背景和历史轨迹进行充分的思考。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为大家介绍的一种文体,“特稿”,以及它的优秀代表,南方周末特稿。
特稿
特稿是一种新闻文体,一般是指消息和深度报道之外的新闻文体,篇幅一般在4000-8000字,不超过1万字。特稿,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共有的特性之外,还特别注重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好的特稿,是趣味性和严肃性的统一,可读性很强。
特稿最初发轫于西方,要看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特稿,可以看看普利策新闻奖中的特稿类。
《南方周末》与《南方周末》的特稿
要说《南方周末》的特稿,不能不先说说《南方周末》。《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是个周报,每周一期,以舆论监督报道和重大新闻扬名,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的定位和特点,从它的口号中可见一斑:
90年代末:“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2001-2002年:“深入成就深度”
2003-2006年:“记录时代进程”
2007年至今:“在这里,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是最早尝试和实践“中国式特稿”的媒体之一,它孕育了一批风格鲜明、分量十足的特稿作品,其中的代表作,就收录在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本《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中。
本书目录
李海鹏
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记者手记:惟其诚实 所以真实
满语消失的一瞬
记者手记:新闻不是无生命之物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
记者手记:在太平洋中心遇到鱼汛
悲情航班MU5210
记者手记:一个记者的24小时
人工盲童
记者手记:首先来自情感
车陷紫禁城
记者手记:不仅仅是文本
举重冠军之死
记者手记:追寻湮没的遗迹
南香红
“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记者手记:除了暴力,还有了解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记者手记:天生一个好故事
经租房,半个世纪的纠葛
记者手记:我看到土地测量员之死
盲艺人的乐与路
记者手记:作为一种状态的新闻
丰都觞
记者手记:一瓢水与一条江
叶伟民
山寨春晚变形记
记者手记:你所清楚的只有截稿时间
徐楠
小镇猪事
记者手记:唯老实而已
曹筠武
系统
记者手记:给尼奥写传记
柴会群
鬼妻
记者手记:找到采访的罗盘
袁蕾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记者手记:你能理解我们吧?
关军
一封27年等不来的感谢信
记者手记:不简单的简单故事
沈颖
连体弃婴:人间94天
记者手记:一毫米一毫米地前进
赵凌
释永信:少林操盘手
记者手记:5天和3小时
书中共收录了10位记者的20篇特稿,每一篇特稿后,都附有记者手记,讲述他们采访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事和有过的思考,也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自己写的特稿。
《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类型
(参考《南方周末》编辑张捷的《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原文收录于此书中)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人物类:着重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叙述他们遭遇。人物性格并不扁平,而是立体的,他们的性格使得他们有这样的遭遇,他们的遭遇又影响着他们的性格。
如: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人群类:讲述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历史发展的某个节点造就他们。
如:
《艾滋遗孤,跟我回家》
话题类: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不同于“硬新闻”时效性、冲击性的特点,它往往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反映的矛盾也可能是隐性的、平静的。
如:
《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
事件类:着重事件反映出的世相百态。
如:
《鬼妻》
《艾滋遗孤,跟我回家》
话题类: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不同于“硬新闻”时效性、冲击性的特点,它往往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反映的矛盾也可能是隐性的、平静的。
如:
《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
这本书中,有两篇文章特别想和大家分享。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这篇文章,出自2005年《南方周末》“特别报道”版,被收录在2012年初版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中,作者是南香红。
文章全文8500多字,讲述了一对生活在成都的男同性恋者20年的“婚姻”。文章通过深度采访这对男同性恋者,以及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村民、他们“圈内”的朋友、他们共同收养的儿子,还有同性恋关爱小组负责人、医学院教授、艾滋病防治专家等等不同的群体,通过丰富的场景转换、大量当事人的对话,细腻、平和而且相对客观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这对男同性恋者,以及他们背后那个并不小的群体,同性之间的爱、日常生活、抚养后代,甚至他们独特的性,以及出轨和复合。
在那些错综复杂的新闻事实背后,透视的是这样的一些大背景:同性恋婚姻在中国尚未合法;同性恋者之间相爱相守既像异性恋一样正常,也有许多隐忍的艰难;社会对同性恋给予了更大的理解,但在一些观念仍然保守的地方,同性恋仍然举步维艰;中国同性恋中艾滋病感染和传播加速成为一个事实,等等等等。
这篇文章,让我很受触动,在我回想起大学时了解到的一些同性恋同学,和后来在生活中接触到其他同性恋者时,对他们有了更多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魅力,
在于它对一个“边缘化”的群体多角度的观察,
在于它理性、克制又充满深切理解和关怀的笔触,
在于它在对个体近距离观察的同时,又能够放大到更大的群体、社会和历史中,
从而使得它呈现出来的,不是一种带有猎奇心理的窥探,而是一种客观的展现、深入的思考。
距离这篇特稿发布10年之后的2015年,被媒体冠以“同志婚礼”第一人的赞客CEO凌绝顶,绕过政府登记,在一家私密会所里,和他的同志男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如今,他们生活得很平静。
中国有多少同性恋者?按照国际上的说法,同性恋者占人群的比例约在2%到5%之间。如果以中国人口为14亿来计算,同性恋者数量在2800万至7000万之间。学者张北川估算,中国15岁至60岁的同性恋人数约为3100多万。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同性恋更加包容。愿他们能收获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可以正大光明地爱,和生活。
《人工盲童》
这篇文章,出自2004年《南方周末》“特别报道”版,作者是李海鹏。
文章介绍了一种发生在早产儿身上的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种因经验不足、训练匮乏或者人心冷漠而被忽视的疾病”。这些儿童致盲的病例,起因是早产儿为了延续生命,需要吸氧,而如果医院不严格按照标准,科学供氧,或是疏于监测,照顾不周,婴儿在长期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中,视网膜就会发生病变,导致视力完全丧失。而这种致盲,本可以避免,并且,在病变的最初4周至6周,如果能及时治疗,视力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挽救。而这些,因为太专业,而且发生在只会哭闹、不会用语言表达痛苦的婴儿身上,家长往往在事后才发现,但是为时已晚。
李海鹏的这篇特稿,带着“真诚”写成,对家属的难过和无助,他深切体会,对医院的行为,他冷静地进行调查、采访和写作,并没有一边倒地痛斥医院为了牟取暴利、责任感缺失而造成这种悲剧,而是同时展现出一些有良心的医生的懊悔和自责。并且,通过对一些个案的跟踪,审视了这方面医疗制度的缺失。这篇报道,和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促使卫生部在不久之后出台了《新生儿吸氧办法》和《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有时候,新闻,对于改变现状,是有用的。
这两篇文章,以及这类文章,就是“特稿”,《南方周末》的特稿。
正如《南方周末》特稿的版面广告语所言:特稿是要“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的这些,也许会吸引你
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文本之美。使可读性更强。它的文字精炼、有力量、意味深长。
多角度观察。呈现出复杂的真。
如:《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场景重现。如同电影般的逼真画面。
如:《悲情航班MU5210》
细节捕捉。透视人物言行背后的性格、心理,挖掘事件表象背后的社会根源。
如:《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
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既有理性思考,又充满人文关怀。
如:《人工盲童》
《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作者、记者南香红说:“我们的生活是复杂的,我们面对的新闻也是芜杂的,但它们背后有关文化、人性与变革的东西是清晰的。而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了解和关注的,也是一个记者所要守望的。”
今天,在一些媒体为抢夺点击率和浏览量不惜做一个标题党,点开手机里的“新闻”却发现很多是“路边社消息”的媒体生态中,有一批人,仍然坚守着新闻的良心,跋山涉水为我们呈现“复杂的真”,精雕细琢为我们呈现“文字的美”,值得尊敬。有一句话,应当可以用来形容他们: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在我们的阅读选择中,除了数十万字的鸿篇巨制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特稿,因为它篇幅不超过10000字,是用尽可能小的面积,集中了尽可能大的信息和思想;
除了杂糅着作者观点、带有明显的价值输出的评论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特稿,因为它将观点隐藏在新闻故事背后,你看完,自有你的体会和判断;
除了严肃、时效性强、冲击力大的重大报道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特稿,因为它恰恰以放慢了的节奏,放远了的距离,放凉了的温度,为我们提供一个更丰富深远的视野,在那里,有一个更真实、更具体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或许光鲜亮丽,或许肮脏不堪,你看着有一些沉重,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但是罗曼·罗兰有句话说得好:
世间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答书友问
书友:从目录上看,似乎写的大多是一些社会黑暗面、角落里的人和事,而且有些煽情,是不是只有写这些东西才能吸引读者?这难道不是一种猎奇?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很多光明的事件也很值得一写。
答:特稿是一种新闻文体,“真实”是它的第一原则,在此之外,它还有文学品质,和高度的原创性(并不是零丁新闻事实的搬运工,而是经过深度采访、多角度观察和必要的背景知识补充之后的作品)。
特稿不是只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只关注边缘化群体,它关注的人群、事件、话题、社会层面很广。它并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哗众取宠,相反,它冷静、细致、充满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这是它的可贵之处。事实上,花费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跋山涉水、费尽心血,只为写出这么几千字的文章,还说不定因为太长太沉重让读者读不下去,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这有点“得不偿失”吧。
因此说特稿是以放慢了的节奏、放远了的距离、放凉了的温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深远的视野,让我们看到更真实具体的生活,不为过,而生活本身,本就是多面的,不会全是黑色,也不会全是白色,特稿里展现的,也不是非黑即白。个人理解,传播正能量,并不是完全不能“破”,关键是“破”之后的“立”;并不是不能“揭露不足、不好、不当”,而是,是以隔岸观火的看客身份在说,还是把自己置于其中,期盼这个社会变好并推动它变好。
书友给的说书建议
1.说书人对书是很了解的,但是听书人大多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因此有必要对全书概貌做一个精要的介绍,让听众对书有更全面的了解,比如书编排的结构、每一部分的大致内容、书的作者等等。
2.分享的两篇文章,在全书中是什么位置,为什么要特别拿出来讲,这些可以跟听众说说,不然显得有些突兀。
3.适当的留白,适当的停顿,能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
后记
把讲稿变成文字输出来,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因为拿来听的东西,风一吹就过去了,无凭无据;但是变成能看见的文字,意味着须给人审视琢磨。文章经不经得起推敲,逻辑上有没有漏洞,认知上是不是到位、有没有偏差,有没有打动你,说书内容的先后顺序还可以怎样调整,这些都想听听你的意见,希望能得到你的评论和分享,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