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古代印度人受宗教影响,对于钱财等等生活中的利益看的还是比较淡的,民风还是比较朴素的,相比现实生活,他们更怕冥中受罪,因此也较少诡诈。但是依旧存在着违法犯罪的事情,而面对这些罪犯,他们的惩罚相对较狠,但是极少有直接砍死的,倒是割耳朵、鼻子,断手断脚的比较常见。或许他们认为只要人还活着,灵魂有所依托,就算是还给罪人心灵赎罪的机会。直接判死罪,那罪人这一世算是白活了,只能等下辈子再偿还恶业了。
而审问环节,就更是别出心裁了,直接问答就好,但是遇到不肯说话的,或者可能说了谎话的人呢?更加简单,为了以防万一的误判,他们有四种"灵魂拷问"方式,直接让"老天"给出答案。这四种拷问方式,简化成四个字:水火称毒。
第一种水,就是把罪人和石头各装在一个囊中,然后两个囊连在一起,沉入深水之中,囊就是类似盛酒的酒囊,不透气的,专门做成可以装下人的大小。那怎么判断罪人说谎没有呢?对他们来说很简单,如果是装着石头的囊浮起来了,就说明罪人说谎;如果是装着罪人的囊浮出来了,那就是罪人没说谎(石头说谎)。
那如果罪人不喜欢这样的拷问方式呢?可以,换火。把烧的发红的铁放在地上,让罪人光脚踩在上面(他们也没穿鞋的),用手掌去摸铁,用舌头去舔,如果罪人没有被烫伤,好,恭喜,那是我们错怪你了,你没说谎,如果被烫破皮了呢?那你就是说谎的!哈哈。如果是很柔弱的人,说他受不了这火烧的温度呢?可以,给他准备没开的花骨朵,扔进火堆里,如果花焦了,就是你说谎,如果花没焦,还开出来了,ok ,你没说谎。
罪人如果也不喜欢这种方式呢?没事可以换下一种,称。找一个和罪人等重的石头,把罪人与石头放在称的两端,看到底石头还是罪人更重,如果石头那端低下来了,那就判罪人说谎有罪,如果罪人那端低下来了那就没说谎,就这么简单。如果罪人还是不愿意这么干怎么办呢?还有最后一种方式,毒。找一只黑羊,把右后腿砍下来,毒药掺杂在羊腿上,让罪人吃,如果没说谎、无罪,那就吃了没事,有事也会苏醒过来;如果毒发身亡了,也就不了了之了,肯定是有罪的,听起来是不是简单粗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