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叫我逃课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

她说我大学四年好好学习,从没有逃过一次课,从没有落下一次作业,笔记工整是全班的典范,拿下每一学期的奖学金。

为什么我这么一个好学生毕业的时候却拿不到我理想中的offer。

我想说,对不起,你不是一个好学生。

真正的好学生知道什么东西是成就你,而非消耗你,真正的好学生懂得取舍,走向建设自己之路

我的大学逃过很多课,我逃过马哲、逃过各种思想、理论与代表。我也逃过货币经济学、各种经济学。

我已经不确定自己逃过什么课,但我印象深刻的是我逃了课后我做了些什么。

我逃课去听过李开复的演讲,去感受过白岩松的讲座,即使不是我们本校,即使不在我所在的城市。我依稀记得自己坐了很久的车,手里攥着本子与笔,汗流浃背地挤进人群。偌大的报告厅,没有一席空位,走廊过道全都是莘莘学子。我似懂非懂地听着,两眼放光。

我逃课去图书馆看书,从文学到职场,从散文到励志,从胡适到周国平,从图书馆的开门到关门,我带着我的粮食在里面乐此不疲。

我也逃课去做过兼职,虽然大学的兼职无非是家教、卖东西。可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我现在的闺蜜。我们一起想着法子怎样才能多卖一点,我们观察着客人的步履与表情,和客人细数我们产品的优势与缺点,我们因客人摇头而沮丧,因客人下单而雀跃。这是《市场营销》的低阶版,但收获却是实打实的。

我不确定我逃课做的这些事是否对我有直接的帮助,但是就是这些慢慢让我有自己的价值观。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自己和别人一样,现在我会希望自己不一样。

我还逃课去听演唱会,去看我阿姨的画展,还逃课去组织自己的团队。

可是,至始至终,我从没因为睡懒觉而逃课,从没有因为追剧而逃课。

逃课,不是重点,重点是你逃了课以后,你去做什么了。

记得豆瓣还有一个“逃课互助小组”,帮助逃课的同学躲避老师的点名。

有人评价说,世风日下,老师越来越没地位了。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但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因为,我现在就是一个老师。

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其实他们是渴求学习的。他们渴望知识,渴望在课堂上看到更大的世界。

而现实是,很多老师给予不了。

每当我讲到精彩之处,学生齐刷刷的眼睛看着你,我知道他们比我更想要了解这个专业这个行业的未来。

可很多时候,我是心虚的。

几乎所有专业课的老师都没有实际专业经验。

我教的是国际贸易,可是我除了几个月的下工厂经历,一年的外贸实习经验,我还有什么?

我教他们如何在各网络平台寻找订单,可是我自己都没有找到过客人。

我教他们贸易术语等一些书本上的专业术语,可是一个外贸朋友说他们每天都会碰到的“截关”“电放”,而我们书本上根本没有出现。

学生考的单证证书,是老师培训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可以“告诉你题型”。

我们的专业能力并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但是我们还得自信、自信、自信,说不了细的就谈一些大而空的,至少,不能丢了老师的威信。

如果说老师不应该仅专注于术,更应该注重于道,那么也并不是每一个老师真的有那么多的学识。

很多老师一年都没有读过几本书,却在谈学生的教育。很多老师没有能力高瞻远瞩,却在给学生做职业规划。

更多的大学,“老师”,已经成为老师的副业,于学生的成长,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升迁;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他们更专注于自己的论文。

回到我们说的逃课,它不是不尊重老师,从某种程度上是检验老师推动老师。我很不屑于每节课都点名的老师,这本来就是失败者的动作。真正受欢迎的老师,学生都是抢着去坐第一排的,真正受欢迎的课,别的专业的学生也会纷纷涌来。

我知道我做不到。

一堂丰富生动的课不仅需要老师有真才实学,更要时间与精力。

罗永浩在“得到”的栏目停更了,因为很多原因。也因为即使10分钟的演讲,他也需要准备三四个小时。

老师近2小时的课,他需要花多少时间精力?而且一星期有很多这样的2小时。

有个老师说,我的备课时间决定了学生的手机流量。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课的生动和不生动与我的工资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不备课就去上课和我花了4个小时备课去上一堂满人的课,拿到的钱是一样的。

我可以做一次两次这样的圣人,但我真的不是圣人。

我们仍有很多高端学府还有很多如大咖一般的老师,如果遇见,定要分外珍惜。

如果没遇见。

同学们,去逃课吧。

逃课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

一个真正心智成熟的人是懂得取舍的。

不是每个人天生就知道方向,不是每个人一进大学就知道目标。你总要伸手去探一下,不知道探什么,那就全部试一遍,然后,勇敢地对一些说PASS,慢慢走出自己的路。

有人说,已经读了二流的大学了,就不要过二流的生活了。

大学生活是一流还是二流,全由你自己把控,你是它的主人,“课”永远不是你的阻力。

怕就怕大学四年你什么都没突破,还安慰自己是个好学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12月7日 再出发 在台东停休一天两晚,一早我们乘车去到花莲,我早上5:30自己一个人漫步在...
    阿拉丁神灯_3273阅读 357评论 0 0
  • 心中有学才是学,告诉自己别盲目跟学。但说出来的又有几个能做到?
    无居公子阅读 121评论 0 0
  • 上次看猫老师的文《内向的人,往往更有趣》 。看开头的时候很有趣,慢慢的看完这篇文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哦,这是一篇推荐...
    还不晚阅读 714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