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爷爷88岁生日,我们整个大家庭聚会,预计开席的时间确定在七点半,为何呢?原来是马上面临小升初的外侄女在挺远的一个培训机构补课,六点半下课后,到我们吃饭的地方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车程。就这样,我们一大家子10来口人在闲聊和寒暄中耐心地等着姐姐和外侄女共进晚餐。
等到七点半,两母女准时到达,晚餐正式开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想到外侄女培训这个事,便问了问姐姐,最近外侄女是不是挺忙的。姐姐言谈挺激动,但其中透露更多无奈。
从我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她之所以给外侄女报名参加这些超前超标的培训班,除了有拓展思维、提升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量,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升学政策的不确定性。说白了,让孩子上培训班,只是为了升学,而不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
其实身边这种情况早已司空见惯。一些同事朋友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开启了各种学习培训的“长征路”。上午在某个地方培训英语,草草吃完午饭,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地点,学习奥数,等等。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经典的标语,那就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如今,感觉这个理念已经被“妖魔化”,更多演化为“起点线竞争”,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讲,我觉得是这个社会浮躁心态的一个缩影、一种展示。当下的家长们,特别是80后这一代的家长,接触过一些新事物,经济水平上也有不少进入中产阶层,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人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后教育大发展的阶段,不少人或多或少理解到教育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因此,在对他们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应该说是倾其所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个人认为就是一种愿望的延续,更多的是相对底层群体的一种呐喊,他们寄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比如,有的父母自己上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很差,就想孩子多学奥数、心算等,以此提高数学成绩,或者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不要让孩子重蹈他们的覆辙。又如,有的父母年轻时自己就想当明星,结果由于种种因素未能如愿,则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什么“童星工厂”“造星基地”的地方,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大红大紫的明星。
更有些可笑的是,我曾经看过一个段子,讲得是一家人围着6岁的儿子问他的理想,儿子说他相当医生。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奶奶说待遇也不错。爷爷说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其他的收入呢!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爸爸听后,满意地问儿子为什么想当医生。儿子说,不是说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吗?
看看种种啼笑皆非的事例,我有时候在想,家长让孩子学这学那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吗?还是以后想把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呢?“一切为了孩子好”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里面注入太多的功利心,那对孩子又是真正的关心吗?为什么现在孩子自杀、自残、暴力的这么多?作为家长的难道没有反思过吗?家长把对自己过多的焦虑转化在孩子的身上,希望以后个个孩子都当某个领域的精英,都不受窝囊气……
所以说,要想孩子压力小一点,也希望作为家长的,大家都慢一点,静一静,给孩子一个适当的空间,未来的路是他们自己走,给他们一个好的身体,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平等的待遇,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足以。
4|x�a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