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国学】?

今天,参加了一个“阳明心学”的分享会,看到从莘莘学子到六旬老妪汇集一堂,甚是欢喜。

会后,有人突然问我:什么是“国学”,能不能给个指导目录,以便我们自己去学习。乍一听闻,我不免心里愕然:对呀,到底什么是国学?如今人们热衷的国学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当场试着给国学下了个定义:国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先祖们共同智慧的结晶,后世称其为“经典”,如四书五经等。

仔细揣摩,总觉得意犹未尽,不说不足以正视听。

首先,我想说说: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叫做“中国”,是地理位置吗?是说的中原吗?是说天下的中心吗?

中华文化,可以上溯1万年,史称上下五千年。就三皇五帝而言,就长达5000年。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黄帝内经》《黄帝宅经》《周易》《山海经》等,尽管文字整理记录下来约5000年;但,其内容可以追溯至前一个5000年。

比如,龙、凤凰、麒麟,等等,到底是想象中的图腾,还是确有其存在呢?我个人以为,确有其物。

"中"字,在中华文化中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五行中,把土(脾胃)称为中,颜色是黄色、数字是5。《中庸》上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而洛书、河图中的中位数字就是5。笔者在这里,不像咬文嚼字、故弄玄虚,当我们从传统文化中不断求证后,你不难发现九五至尊、黄帝、黄种人、黄土地、黄河等等,似乎都有关联性,这就是“黄色”(非当今所指),5就是福。

中国,就是一个上合天道、下合民意,中承福祉之国。(中国一词,语源汉武帝漠北大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国学,就是我们中华先祖共同智慧的结晶,她不是几本书。《周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心经”,阳爻说的是阳气、阴爻说的是阴气,阴阳合和,成就万物。比如泰卦,说的就是“天地交万物生、上下交其志同"。“五”,在中国有最美好的含义,五岳、五经、五福。而上九、上六都被冠以物极必反的象征。

说到阳明心学,可谓集儒释道之大成,以儒学法门悟道之正学。今天说到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我不由得想起阳明先生的阐述: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知。知之所发便是意,知之所在便是物。

心者,为我们肉体及灵魂之主宰;

意者,为心之所动之机(念+七情六欲);

知者,为认知、感知、觉知之照见;

格者,为匡正、剔除、剪灭我私我见(自私自利)。

有人提出,儒学之不完整性、虚伪性,我个人以为:所谓现代科学,不过是学科,是从不同角度认知、感知我们内在和外在的世界,这与我们先祖所说之物不尽相同。我们先祖留给我们的是从内在符合天道,到应对外部人情事变的功夫,这跟我们所理解的唯心、唯物没有任何关联。格物,乃格心中的我私我见;至于视听言动,只不过是虚灵不昧的照见,这也是内圣外王的根本。

说的书目,走近、走进;厘清、走出;用于日用伦常,才能体会我们先祖的智慧不仅仅是拿来说的,更是他们身心体证后的教诲,不是不中用,而是太中用,美不胜收、自在究竟。古人修学为己,今人修学为人,此病贻害无穷,不可不察!

国学,千万不要拿来比较、拿来记诵。不断实践,为己所用,才是最高的修行!

朝闻道,夕死可矣!此言不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95评论 0 33
  • 领导说周一要去总部开一个会,深圳湾春笋那么高大上的地方,我穿上5年都穿不坏的骆驼皮鞋,把衬衫束起来,重要的是深呼吸...
    我不是一条咸鱼阅读 368评论 0 0
  • 说起恐惧的事儿来,大概是我之前所认为的害怕虫子,害怕黑。一看到虫子,整个人不能呼吸,不能动弹,只觉得一阵阵电流从头...
    鱼羊姑娘阅读 173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