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声刚落,秋日的阳光透过香樟叶的缝隙,在操场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牵着孩子们的小手走出教室,一阵清风吹过,带来几声悠远的雁鸣。“快看天上!”一个孩子兴奋地指向天空,只见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正缓缓向南飞去,像一幅流动的秋日画卷,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
孩子们立刻围拢过来,小脸上满是好奇与惊喜。“老师,大雁为什么排着队飞呀?”“它们要飞到哪里去呢?”叽叽喳喳的提问声像秋日里的雀鸣,充满了童真。我指着雁群解释:“大雁南飞是为了躲避寒冷的冬天,温暖的南方有充足的食物。排队飞行能节省力气,领头的大雁会冲破空气阻力,后面的大雁跟着气流飞,就不容易累啦。”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小眼睛紧紧盯着雁群,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雁群越飞越近,翅膀扇动的声音清晰可闻。有的孩子张开双臂,模仿大雁飞行的姿势,蹦蹦跳跳地跟着雁群的方向奔跑;有的孩子踮着脚尖,小手搭在额前眺望,嘴里还念叨着:“大雁加油!”阳光洒在他们通红的小脸上,汗水浸湿了额前的碎发,却挡不住眼中的光芒。有个内向的小女孩拉着我的衣角,小声说:“老师,它们飞得好整齐,像我们做广播体操一样。”我笑着点头,心中满是欣慰,孩子们总能用最纯真的视角发现世界的美好。
随着雁群渐渐远去,变成天际边的小黑点,孩子们仍意犹未尽。“老师,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回来吗?”“我们可以给大雁写信吗?”我告诉他们,等春暖花开,大雁就会带着一路的故事飞回北方,到时候我们再来这里迎接它们。孩子们纷纷约定,要把今天看到的大雁画下来,记在日记本里。短暂的课间时光很快结束,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脸上却依旧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次偶然的观雁经历,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的种子。他们知道了大雁的迁徙习性,懂得了团结协作的意义,更感受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课间十分钟,没有课本与习题,只有蓝天、雁群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样的时光,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便是童年最珍贵的成长印记。而那些关于大雁的疑问与向往,终将伴随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