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ct结构体的内存对齐原理

我们先定义如下结构体

struct Student{
    char a;
    int b;
    char c;
};

结构体的变量会存储在一块连续的内存中,如果我们按常理来看的话大致如下(char类型占1字节,int类型占4字节)



这样算的话整个结构体的大小应该是6字节,但是通过程序来看,输出的大小却为12字节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struct Student{
    char a;
    int b;
    char c;
};

int main(){
    struct Student su;
    printf("%ld\n",sizeof(su));
    return 0;
}


这是因为如果按照着正常的思维来看那种存储方式不利于计算机的读取,因此计算机需要进行内存的对齐才方便它的读取,它对齐的原则就是比如上面定义的结构体中的a变量在第一个占1字节,那么由于b变量需要占4字节,因此a变量需要进行对齐所以a变量也需要占4字节,所以实际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总共占12字节

为什么c也占4字节呢,那是因为如果建立一个struct数组的话里面的元素又会对不齐了,因此,最后一个元素也需要以结构体中的占字节数最大的变量为基准进行对齐,所以我们如果想要节省空间的话就要安排好变量的前后顺序,如上面的结构体我们可以改成如下:

struct Student{
    char a;
    char c;
    int b;
};

或者这样

struct Student{
    int b;
    char a;
    char c;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