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种酒局恐怕是每个成年人都要面对的难关。中国人酒桌文化有很长的历史。劝酒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礼仪,但是在历史中,不乏礼仪变质成为与利益相关工具,敬酒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喝了不知道回敬也是不懂人情世故。饭桌上一定要让人喝酒,一定要让人喝醉,对于劝酒与被劝酒的双方来说,在近似于多次重复博弃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选择“不醉”的最优解?
想来中国人劝酒绝不仅仅出于礼仪的要求,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的。
具体而言,劝酒者要实现的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是服从性测试,二是诚意测试。
服从性测试,指的是劝酒者通过观察你是否服从他要你继续饮酒的指令,观察你能不能为了“场面”不惜伤害自己身体,来判断你对其的服从程度,听着好像很扭曲,但其实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权力的彰显方式,尤其在掌权者自感权力并不稳固的时候,他往往需要周围人反复以各种“确权”的仪式让他确信自己权力在握,对方被逼喝酒的容态,是权力持有者在酒桌上最佳的享受。
劝酒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可谓费尽心机。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利诱包装成威胁:“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言下之意是喝了就是朋友;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威胁包装成利诱:“这杯干了,这个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有些人觉得这个逻辑很荒谬,但服从性测试恰恰必须荒谬。比如“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服从性测试:上级其实心里知道这不是马,下级也知道这不是马,上级知道下级知道这不是马,下级也知道上级知道自己知道这不是马,但是你还得说这是马,双方心知肚明,互“飙”演技给外人看罢了。对显而易见的谬误依然表示赞同,才是服从性测试的“理想效果”。
同样,在酒桌上,你以为他真的不知道你喝下去会难受?不知道对身体有害?不知道你第二天会头疼欲裂?劝酒者完全知道,太知道了。但这种伤害和痛苦恰恰是意义所在。如果没有后果,则无法测出服从的程度。就像旧时帮会入会需要在手上划一刀,是在以最微量的自我伤害的形式,来展示服从的姿态。
诚意测试,指的是劝酒者时刻在观察被劝者是否能够放下心防和体面,向劝酒者及旁观者展现丑态。维系一段关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醉酒就是这种代价。醉酒后的丑态是一种小剂量的抵押物,在人和人之间还不能完全信任,但又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时候,是某种意义上的“信用等级”。所谓“喝到位”就是在说这个。如果一顿筵席散尽,你仍然表达清晰,步履稳健,会被认为“今天没喝到位”,言下之意你没有向我交付丑态作为抵押物,你仍然将你自己的体面、形象、自尊看得比我对你的信任更加重要。
直到喝得胡言乱语,吐完躺倒,劝酒者心目中的抵押品才算足额交付完毕。这期间观众越多越好洋相越大越好,起哄者都是抵押交付的见证人。
一个时刻保持体面的人一定是抱着戒心的人,不值得信赖。只有抵押物给得“到位”了,咱们的合作关系和信赖程度才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归根结底,中国式劝酒大多是一场权力的游戏,强者用逼人喝酒彰显权威和控制力,弱者用自虐式主动喝酒表白忠诚和服从。这里暗含着阴暗的逻辑:喝到吐了还在喝,好比递了一张投名状或一份投降书,为了您,我连身体都不顾,甚至连命都舍得,老板、领导、客户、老丈人……您满意了吗?
——选自《时代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