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包很难做出一个好的产品?

纯银写了一篇文章《产品做得好,这不重要》,主要是分析锤子的战略问题的,大意是,好产品并不能保证成功,锤子聚集了许多很有才华很有品位的人,他们能做出好产品,但由于老罗的战略瓶颈,还是无法在竞争中获胜。

纯银是非常可贵的产品分享者,但我受这个观点的触动不大,刺激我的是开头的一段文字:

2010-2014年夸奖一款APP,往往说“这产品做得真好”。但最近一年多,像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少,因为行业水准不断提高,“产品做得好”已经成为常态。

以及中间的一段分析:

我之所以感慨这一点,是以为APP市场大致相同。单单靠聚集一批聪明又努力的人,把产品做好,一点用都没有。靠体验与创意打天下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每一个明显的细分市场都趋于饱和,APP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由创始人构建的产品模型,模型的好坏又取决于对特定市场的理解深度、前瞻性以及创造力。

这两段话,综合起来可以推出这么一个结论:创业做 app,产品做得好(至少不差)是基础门槛,过不了这个门槛就别玩了。过得了门槛,离成功还远着呢,因为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决定是否能成功。

这个结论之所以让人心有戚戚,是因为我们看到大量的创业者,在外包市场上浪费着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最终得出了一个无法入场的产品。

我理解的纯银所说的「产品做得好」,指的是产品定义清晰,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好的程度也许有深有浅,但是哪怕做得稍微好一些,也是绝大多数外包所做不到的。

外包这个市场已经烂到我们自己都不愿意用「外包」这个词了(市场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服务商,例如 eico、ISAR、bri、ARK、ETU、TANG、RIGO、GaceUI、MassThinker,用的都是「用户体验设计」这个说法)。超过30%的项目烂尾率,70%的项目最终不会上线。这个市场虚假信息流行,低价竞标泛滥,已成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这个市场是如何演变成当前这样的呢?外包为何很难做出一个好的产品?

说来话长,这个坑只能改日再填了。其中的很多分析,请见旧文《为什么我们还要做一个「创业外包」平台?》。今天先当一回太监吧,^_^。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