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的精神地位
The place which philosophy has occupied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been comparable to that of religion in other civilizations.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比拟。
在古代,但凡受教育的人,接受的第一门课就是哲学。
儿童开蒙之时,首先要读的就是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the Great Learning,大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the Confucian Analects,《论语》,次读论语,以定期根本
the Book of Mencius,孟子,在读孟子,以观其发越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孩童时最主要的启蒙读本是《三字经》,书中第一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体系当中的基础理念之一。
2.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对于西方人来讲,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充满儒家思想,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致于儒家思想好像是一种宗教。
事实上《四书》的作用对中国人来说,跟《圣经》一样,但是《四书》中没有创世纪,没有天堂或地狱。
所以儒家思想跟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一样都不是宗教。
Philosophy is systematic, reflective thinking on life.
哲学是对生命的系统的反思。
A philosopher must philosophize; that is to say, he must think reflectively on life, and then express his thoughts systematically.
一个哲学家必须哲思,也就是说,他必须对生活进行反思,然后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达出来。
3.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组织形式的宗教),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
4.超道德价值观
中国人没有过多关注宗教,因为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哲学,哲学意识浓厚,所以就显得宗教意识淡化了。
In philosophy they satisfy their craving for what is beyond the present actual world.
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
5.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ilosophers, it is nothing less than being a sage, and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a sage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dividual with the universe.
按中国哲学说,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6.中国哲学的任务
It is both of this world and of the other world.
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中国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
7.圣人的品格
His character is described as one of "sageliness within and kingliness without."
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四个字来刻画。
既然哲学所探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它自然难以脱离政治。
8.中国哲学的表述方式
中国哲学著作的表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
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只相当于一般杂志上一篇文章的篇幅,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
不连贯性: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所以,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也就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这些书信的写作时间不一,记录作者言论的人也不是同一个人,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
简洁性:
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老子》全书都是以格言形式写成,《庄子》书中充满寓言和故事。即使在中国哲学家中以说理见长的孟子和荀子,其中的格言、比喻和事例也比比皆是。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中国哲学家的语言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
9.意在言外
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在诗歌中,诗人往往意在言外。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一首好诗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一个慧心的读者,读诗时能从诗句之外去会意,读书时的能从字里行间去会意。这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情趣,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阅读心得是不同的,因此翻译起来更是困难重重,无论是把古语翻译成现代语言,还是翻译成外语,译者只能把自己的一家之言表述出来,这就丢掉了哲学无限的留白。
在讲语言问题时,冯先生提到,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
If one cannot chew the food oneself, one has to be given food that has already been chewed.
After such an operation, however, the food is bound to be poorer in taste and flavor than the original.
这让看译书的我们情何以堪,这更坚定了我学好英语的决心,只是为了获取第一手的阅书体验,还是原汁原味更有嚼头,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