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我#笔记03 家庭权利之争

家庭权利之争(一)

1、我们自己的行为,很多是潜意识的问题。

2、家庭隐性权力之争:坚持要改变孩子做什么,而忽略自己应该做什么。

3、咬指甲——需要你关注他,或你关注过多。你需要改变,或你有完美主义地期待

4、有权利之争时候,爱就不在,权利之争消失,爱就出现了。

5、需要做的和喜欢做的,这两件事坚持下去。

6、原来的自以为是的沟通是在和孩子挣权利,以大欺小,没有尊重孩子。

7、真正理解孩子内心,行动去做到。

原来的自以为是的沟通是在和孩子争权利,以大欺小,没有尊重孩子。

8、父母用命令和强制跟孩子说话是导致家庭权利之争的成因,没有尊重孩子眼里没有孩子。

9、家长把控权利,不尊重孩子,命令强迫威胁孩子,孩子就会对抗家长。

10、孩子没朋友,孤单:

1)没有学会交朋友

2)骨子里没有自信

11、解决家庭问题关键先改变自己。

12、自己只管发自内心的夸孩子,别在意孩子怎么回应你,提升沟通权,夸到位,夸具体的行为。

13、没有从坚持中找到喜悦,从坚持中找到成就感.

14、权力之争的特点:

1)说话的语气姿势强硬

2)坚持自己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自己的声望。为了孩子好,是伟大的借口。家长的权利之争会加重孩子的愤怒


权力之争加重孩子的叛逆:

1.充满愤怒和委屈

2.孩子失去掌控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3.感觉不被爱,会让孩子感到伤心和沮丧。

心理会被卡在童年。感觉不被爱,心灵卡在童年,心里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千万不要做拯救者,拯救者太辛苦了。

如何改变:

1、权力之争代表父母与孩子的内心需求。

2、用权力来维持规则与底线。遇到孩子危险事,必须运用权力。


人生三件事:

1.老天的事-顺应臣服;

2.他人的事-接受尊重;

3.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家庭教育 #李和我 #积极教育

会芳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