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01号】《血战钢锯岭》:战争不相信单纯的信仰

来自网络

With the world so set on tearing itself apart,it doesn't seem like such a bad thing to me to want to put a little bit of it back together.

(当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我只想一点一点把他拼凑回来,这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血战钢锯岭》中的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痴心妄想,不管是艺术创作的夸大,还是真实的士兵戴斯蒙德·道斯心中的信念,都能给人以力量。

美国大片惯于拯救世界,惯于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血战钢锯岭》不例外,甚至尤甚。虽然影片有真实的故事原型,虽然有真实的人存在,但必定有渲染的部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在这里并不质疑戴斯蒙德·道斯本人,毕竟他坚持了自己的信仰,并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

影片的战争场面颇值得称道,混乱,无序,杀戮近在咫尺,生命在战争的绞肉机中脆弱如纸糊,一声枪响,应声倒地。

道斯的信仰与战场上瞬间即逝的生命,形成鲜明的对比。拒绝杀戮,在杀戮纵横的战场上,勇敢地穿梭于枪林弹雨间,道斯能幸存下来,只能说是一个奇迹,不是他信仰的上帝救了他,而是足够的幸运。

救了75名士兵后,他越下垭口、走下战场时,那些尊敬、崇敬的士兵的眼神中,应该还有质疑: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哥们真应该去买彩票!如果那时有大乐透,当时的戴斯蒙德·道斯就是亿万大奖的中奖者。他的英勇是以随时死亡为代价的,不是向死而生,而是找死而未死。


来自网络

死亡是大概率事件,生还是小概率事件。戴斯蒙德·道斯是幸运的,将如此小概率的事件拿来宣扬,其实容易给人以误导。他的信仰在战争面前,及其脆弱,一颗子弹足以将其连同肉体一起杀死。

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当今之世,有的宗教,以信仰的名义宣扬“圣战”,着实值得警惕。他们排他性地将异于自己信仰的人,视为邪恶的异端,以恐怖的手段、甚至不惜组织军事武装去威胁他人的生命甚至挑起战争。

有信仰,值得尊重,但以自己的信仰危害他人利益甚至生命,就走向了反面。信仰,当以拯救苍生、助人为乐为己任,而不是不认同你理念的人就该被消灭。

战争不相信单纯的信仰,也不惧怕以信仰为武器的邪恶。战争是残酷的,是非人性的,以你死我活为评判胜负的标准。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一个不杀人只拯救的人存在,只能是战争中的异类。

所以《血战钢锯岭》带给观众的,不是孤胆英雄,不是残酷杀戮,而是血肉横飞中的小确幸。视觉、音效冲击之下,是对战争无可奈何的忧伤和无所适从的无力感。

《血战钢锯岭》的小概率事件,展现的是人类的脆弱与无力,虽然个人英雄主义值得庆幸,但掩盖不了对大概率死亡的恐惧。

场终人散,揪着的心放回肚子,带着对战争的恐惧回家。就像戴斯蒙德·道斯在战场上做的那个噩梦一样,我不杀人,而我被屠戮而死却毫无办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