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投简历开始已经一周了,投出去的简历都已经石沉大海,虽然已经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依然有些沮丧。
在某招聘APP中唯一一个回复我的hr是这样回答我的问题的:
我:冒昧的问一下,除了因为没有经验,您觉得我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才能获得面试机会呢?
hr:您没有互联网行业经验
都说跨行求职难,现在的自己也是深有体会,艰难暂且不表,这篇文章主要说说
- IE和PM是干什么的
- 为什么我要从制造业的IE(工业工程师)转入互联网PM(产品经理)?
- 自认为有哪些优劣势
- 自己已经和正在做的准备
IE和PM是干什么的
美国工业工程协会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日本IE协会对工业工程的定义: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我的理解:IE是以人为本,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导向,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涉及到的人、物、料、财等资源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配置,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最优的产出。
百度百科中产品经理定义: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是企业中专门负责产品管理的职位,产品经理负责调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技术、商业模式等。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他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研发、营销、运营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
互联网产品经理:是互联网公司中的一种职能,负责互联网产品的计划和推广,以及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
产品经理的定义有很多,既然是要解答是干什么的,我觉得最简单、易懂的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对产品经理的解释。
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
为什么我要从制造业的IE(工业工程师)转入互联网PM(产品经理)
林天宏(韩寒旗下的上海有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上海亭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离开《人物》杂志时曾说,“你在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耗尽了自己的热情、才华、所有的精力,然后你发现把这些精力投入到一个顺势而为的行业里去,能得到的东西远远超过这里的”。
- 时势造英雄
引用上面那段话不是说制造业没有前途,是说在现有的情况下制造业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从毕业后,我就进入制造业到现在也有4年多了,先是汽车行业,然后是消费电子行业,清楚的感觉到人力成本的上升带来的压力,制造转型的痛苦,制造业的持续低迷。现在国内各个制造型企业都在大力倡导工业4.0,但其实很多都还保持在工业2.0时代,而制造业作为重资产的行业想要进入工业4.0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然后我们再来看互联网行业,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至95.1%。互联网行业从流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互联网+”概念流行,马云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其中新制造就是通过互联网去改造制造业,提升制造业的运行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以提升经济生产力和效益。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业4.0将打破实体和虚拟网络的限制,未来他们的融合也将势不可挡。
- 马斯洛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随着工作年限和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现在的公司IE(Industrial Engineering )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标准工时、产能的制定,layout规划,流程优化等,我的主管是一个干了将近20年的人,主管的主管是台湾人(台资公司大家懂的),所以升职当主管基本没可能,在制造厂的薪资基本属于吃的饱,富不起的节奏。在这家公司干了刚满两年,工厂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很多同事都变得麻木,失去进取心,尤其年龄大一点的同事都抱着混的心态,生活就像一滩死水,很难看到什么发展前景。
基于上面的情况,很自然的想到了换工作,但是发现若还是在制造业只是换到别的公司,相同的职位,改变似乎不会很大。IE在我理解来看若想真正的做的好,必须学会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去分析、改造,而不只是在生产环节去做优化,但是在制造业基本是很难实现的,也没有相应的职位。可能某些项目可以做到,但是这种大型项目一般是公司至少副总级别作为领头羊才有可能实现,否则都会不了了之。
这样我就想到了关注的互联网行业,仔细分析后,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需要参与到产品的整个生命流程中,设计、规划、分析,迭代,核心能力更偏向于软实力,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做IE时培养的能力,降低迁移成本,也能更好的践行从源头和整个产品流程中去把控、改变、创新,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认为有哪些优劣势
众所周知,对于axure、Visio、Mindmanager等软件的使用从来都不是衡量一个产品经理好坏的标准,其核心能力更偏向于软实力,下面简单说说我认为自己具备的优劣势。
产品经理因为需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要参与进来,这就需要面对运营、研发、UI、测试等各种不同职能部门同事,更新各方面的知识,以便与他们更好的沟通,推进、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证项目准时、高质上线。所以学习能力、适应力、项目管理、执行力和沟通能力就成为影响产品经理基本素质重要的点。IE的日常工作也是类似于产品经理一样,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需作为中心去推进、协调PE、QC、MP等各部门保证改善项目的顺利实施。
产品经理,作为产品最初的创造者,成本意识也是必不可少,根据公司的规模、技术实力、人力等从源头去考虑一个产品如何规划。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在一个产品还未想出清晰的商业模式时,降低成本就意味着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去成功。IE在前面的定义中说过,是以降低成本为导向的职业,所以这也算是一个优势。
产品经理,规划产品,必然涉及到流程规划,IE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流程优化,这部分IE与产品经理虽然因为行业不同,要关注的流程是不一样的,但是基本的核心理念还是相通的。
结构化思维和数据分析也是产品经理重要能力的一环。IE平常分析问题时,也需要用到MECE法则、5W1H、鱼骨图、帕累托定律(二八原则)等工具去分析问题,分析数据,找到问题的源头从而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也很好的培养了我的结构化思维和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
产品经理和IE使用的很多工具和法则都有共同性,比如PDCA、SMART法则、SWOT分析等等。
上面简单说了几点优势,劣势也是显而易见,没有互联网行业经验。
自己已经和正在做的准备
互联网热点和时事新闻每天都有关注,学习过程先是看了一遍蚊子老师的《产品经理深入浅出》的视频,画了3张思维导图;阅读了产品经理入门经典书籍比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启示录 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用户体验要素》、《Don't Make Me Think》、《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等书,通过这些,构建起了基本的产品理论框架,大致了解了如何做出一个产品的流程,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后续还需要经验的累计来调整、修补,以丰满自己的思维体系。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发表了2篇文章《伪考拉理财诞生记:小型理财产品,如何定位自己切入市场?》和《从考拉理财来看中小互联网理财公司未来如何发展》。
技术方面上大学时可以用java写简单的小程序,现在基本忘完了,也会重新捡起来。
常用的Axure、visio、Mindmanager等软件基本使用没有问题,最近也正在做一个简单的产品demo等等。
结尾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很多的不懂,但我在努力成为一个产品经理,我在缩小与一个成熟的产品经理的差距,进行并将努力下去!
最后我想以《进击的巨人》OP《自由之翼》 的歌词,鼓舞自己,也鼓舞所有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的人,虽然困难,希望在前方!
双手紧握刚刃 心中高奏凯歌
身后飘舞自由之翼
将坚定的信念置于胸前
斩断一切愚昧螺旋
愿自由之翼翱翔于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