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紧自己的钱包,别冲动消费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社会上除了不发分子越来越来,就连开店的商人和销售员也是道德沦丧,为了赚钱,不惜耍进任何手段来榨干你最后一滴血,可耻可恨,在古代应该拉去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上个月月底,我为了买个新手机就被多坑了两千元,幸好当晚反应过来第二天就去要,她们只退回一千四百多,镜头贴和屏幕贴一共收了我五百多,实在没办法退回,若不是亲人让我退一步,我非要打电话投诉到底,太气人了。

我这已经属于消费第三次被骗了。

第一次是十七八岁的时候,被理发师套路骗了262元,两个星期的生活费就这样被坑走了。

据说我曾经的班主任(当时30岁)出去理发也被类似的营销手段坑了1300元,也是很窝火。

第二次我被骗是在网上买考研资料,被骗了200元,结果人就消失了。

第三次就是这次,当晚为了换手机,已经累得快虚脱的我,实在禁不住她们的无孔不入、千方百计地推销,选择多付了两千。

当时我都叫不要讲了,那人看准我性格还是挺好,就一直讲下去,架不住她们的软磨硬泡,累得快疯了的我还是上这个当了。

先来讲一下她们是如何推销的——

在给顾客验机的时候,讲到这些内容:这些东西(镜头贴158、屏幕贴380、充电宝400多、手机壳80多、充电头238元)送给我,然后两年内手机电池每换一次就要300 ,苹果手机每年要换一次电池,然后无论摔到多少次屏幕,这两年内都是可以免费修的,在外面修的屏都不是内装的,内装的都要一千多,也就是一天3.5元给这个手机买两年的质保,没有谁会故意去摔手机的,但难免会被刷到,另外还赠送两千元的购物券,每次节假日来你都可以选店内的任何东西,两百元以下不用出钱,两百元以上就补一下差价,还现场返你400元。

开始,我反应还算很快的说出一天3.5元,那么一年就是一千多,两年就是两千五百多。她给我算了一下,两年2555元,现在返还四百,还给我抹掉一个零头,就是2000元。出了这两千元,我未来换电池、换屏幕都是免费的,而且这些东西屏幕贴、充电头......之类的都送给我。

我说我想一下。

她一直在干扰我的思路,说道:“你不要再想了。”

本来就很累,最终被干扰了败下阵来,买了机子外还多消费了两千元。

当我刷信用卡出完钱,绕着店里赚了一圈,发现很多东西对我价值不大。

而她所谓的两千元的购物券是一个假象,包括那些说手机必要的充电头保护器之类的在外面加起来顶多不过500元。

至于退四百那个,我早已看透,它是个消费手段和算法陷进,就像35乘以80等于70乘以40同样等于2800。

既然一开始我早已看透也算清了,那为何最后我还是中计了呢?

第一,太累,思考力、注意力已在消散。

第二,就是觉得不是特别缺钱(虽然我钱也不多)。

第三,想着这么贵的手机万一真的有一天不小心摔到了呢?就算在外面买要便宜一些,那么还有两千的购物券,也不算吃亏。

在这种想法下,以及销售员的干扰下,我上当了。

当我看到这店内很多东西对我没有意义,才发现吃亏了。

店里很多买手机的顾客都没有反应自己吃亏,之后反应过来也没来闹:一是因为好面子,二是有极少一部分人特别有钱,丢了几千不是大事,就像我们丢了几十元一样。

这些营销手段太可怕了,以后买上千元的东西还是要多带几个人,还要慎重考虑。

钱一旦被被人坑了,要想全部要回基本是做梦。

我上门闹的时候,好几个店员包括店长一起攻击我,我一个个的怼了过去,并且以报警和打12315投诉的态度进行,有个店员说:“那么多人买了都不来闹?就你来?”

我说道:“我保护自己的消费者合法权益有什么错?我买东西还不该考虑好就出钱吗?”

“本来就不该想!”40多岁的店长婆娘怼到。

我听着就很很不爽,一股火气从心底窜出,我作为消费者,掏钱还没有考虑的权利了?

这什么店,简直就是黑店,强行买卖。

若不是最后我亲人来了说,能退我1400多也算不错了,别为难她们,我真的要进行诉讼到底。

因为这不仅仅是几百元的事,已经第三次被骗了,性质意义对我不一样了。

可是,最终我还是心软了, 没有继续下去。

以后无论什么东西对我再诱惑,超出我的预算以及让我感觉我占便宜的东西坚决不要,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讲再便宜点之类的以及商家主动送你东西都是空的。

捂住自己的钱包,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