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的不同方法,其实是结合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起作用的。
有些人靠直觉,有些人靠K线,有些人靠消息,有些人要基本面选股,有些人靠周期,有些人靠识别时势变化、有人把握事件驱动,能够正确把握市场的总体走势、
我入行后,接受的观念是短期市场是投票机,无法预测,长期是称重机,我们的竞争优势是基本面选股,以及如何称重,长期和短期的不对称性,构成机会的来源。
我们几乎不进行任何交易,长期持有等待上涨。
这个方式会受到一个考验,当市场下跌时,即使持有再优质的股票,也会回撤,这时候怎么办?
这是一个分水岭,能扛得住,还能正确,还会调仓,市场上很少有资金属性能这么做,这是刚起步公司的差异化优势。
慢慢的,我也开始关注其他类型的机会。敢于重仓的机会,一定是有安全边际,进可攻,退可守。
入行阅读的第一本书是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现在按照他的选股方法,几乎选不出可投资的标的,但是他的思想永远不过时:市场先生、安全边际、投资组合、阅读与计算。
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一些进化,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通常好生意、好公司的价格不会便宜,机会出在哪里呢,一是对未来的判断(看到别人没看到的非线性自由现金流)、二是来自市场先生(这是一个含糊的比喻,具体也要有可量化的观测指标,每家机构都不一样)。
有机会慢慢分享一些实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