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知名科技媒体36氪发布了《人工智能商业化研究报告(2019)》。研究报告梳理了目前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其中包含安防、金融、教育、医疗、交通、零售、广告营销、农业、机器人、商务服务。
报告中表明,从2014年起,受政策和市场环境驱动,AI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商业化速度非常快。随着各种开源、开放平台的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门槛逐渐降低。这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为场景和行业赋能。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基础服务设施愈发成熟,“AI+”在各行业的应用如下图所示,可谓百花齐放。
但为何法律人工智能问津者依旧寥寥?
在以上热门商业化行业,笔者以复杂程度与法律服务相近的垂直领域,金融行业为例,横向对比两者差异点,尝试找到一些答案。
信息化程度: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早,且行业内极其重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采集,因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为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基础。反观法律行业,企业和律所的信息化是从近几年兴起,大量数据仍为纸质文本,线上数据十分稀缺,而且数据往往涉及到敏感信息和商业机密,导致了数据无法共享。
业务场景:金融业务场景多样,且主要业务是基于大规模数据(用户、业务、产品、市场数据等)展开的,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急需自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来解放人力。而法律行业作业模式在于沟通、调查、谈判、起草法律文本为主,更专注于文本而不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工作。
技术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用户习惯和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营带来一定冲击,传统金融服务转型和金融普惠化、场景化创新,需要新技术支持,这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新的机会。近几年科技给法律行业带来一些冲击,但却未从实质上动摇法律服务根基,因此法律行业服务者对于新技术的渴望并不强烈。
资本投入:金融行业为百万亿级别市场,深受资本市场青睐,大量优秀的互联网人才投身其中用技术改造行业。但法律行业近五年,仅不足90家法律创业公司获融资,其中获C轮融资仅3家,与金融行业相比实在九牛一毛。又由于法律领域专业知识门槛高,需要既懂AI又懂法律的双料人才,能够将法律领域需求抽象并和技术相结合。但受制于资本驱动弱,愿意投身其中的高端技术人才实属稀少。
行业特性:金融行业之所以始终走在技术前沿,因为开放是它的标签。大量的银行金融核心系统走向开放,不断去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其他参与者,从而建立互利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反观法律行业,其最核心的能力是多年的法律服务过程中所积累的专业经验,这个壁垒是难以被复制、分享、量化的。如果经验能被完美复制,那么法律人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底座。因此法律人对人工智能持观望态度,也并没有那么迫切的迎接它的奇点到来。
尽管智能化法律服务前方荆棘密布,国内仍然有一些勇于打破未知、走向未来的公司。
智能咨询:京东“法咚咚”、法狗狗、无讼法小淘、律品;
智能检索:无讼案例、元典智库、理脉、法律谷;
智能案件预测:元典、共道科技;
合同智能:阿里、合同家;
尽管这5年法律行业创业风起云涌,但至今未能出现变革行业作业模式,真正驱动业务发展的人工智能产品。那么法律人工智能这条路是否仍然值得我们孤注一掷呢?
《42万名律师人均仅1.6个顾问单位,法律行业真正的问题不是客户太少,而是效率太低》一文中,作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全国法院案件受理量得出结论:“服务效率是法律服务行业当前最大的问题,它限制了行业的整体服务能力。而服务效率如果无法提升,市场体量也很难增长。”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为提升法律服务效率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AI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它能够解决法律人日常工作中那些低价值、重复性高、 标准化等部分。所以AI能够承担助理的案件检索、客户分析、背景调查、简单咨询、合同初步审查、庭审记录等替代性工作。AI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洞察出规律和趋势、对整体交易进行流程和风险管控。而让专业法律人只专注于高品质的法律服务中,例如复杂的商业谈判、交易结构的设计等。
「法律人需要主动去拥抱人工智能,与AI一起构建一个全新的服务形态,用技术实现降本增效。」
笔者认为,法律服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按需服务型服务,一对一解决企业快速发展所带来日益增长的法律问题;
第二阶段是助力型服务,通过自身的服务能够助力业务增长,主动发现并规避交易风险;
第三阶段是驱动型服务,法律服务引领业务发展。AI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法律服务终态。
法律人工智能是一条孤独又难走的路,但谁将声震寰宇,必将长久深自缄默。
希望更多的玩家加入这个战场,一起迎接法律人工智能的奇点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