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哪部影视剧里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家庭到了最艰难的时候,眼看着就过不去了,有一天家里一位年长的女性把大家叫到一起,剥开一层层的手绢,露出里面偷蔫儿攒的私房钱,对家里人说,拿去用吧,这是我攒的棺材本。
受了这个剧的影响吧,我一直认为攒私房钱就是为了让家庭度过难关、或者给家人惊喜用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
母亲是最爱攒私房钱的,她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私房钱全部邮给了老家的亲人们。她攒私房钱并不是因为父亲不同意给老家邮钱,而是老家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今天买化肥,明天盖房子,后天看病,一年四季大事小情不间断,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养,我想母亲实在是不好意思常常挪用生活费,就出此下策吧。等我长大了,我经常给母亲打掩护,而且时常提醒她:老舅家要买化肥了……表妹要开学了……三舅又该买药了……其实父亲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么多年的夫妻,他理解母亲的两难,从不戳穿她的小伎俩。好在家里的环境一天一天的变好,父亲只管挣钱,工资卡往母亲手里一放从不过问,财政大权掌握在母亲手里,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也就无所谓什么私房钱了。
我没有男朋友的时候,有一次和母亲聊天。母亲问我,对将来的家庭有何设想?我满怀憧憬地说:“我将来的生活吧,我希望我们彼此相爱,挣钱不用太多,够花就行,每月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在算计中便有无数的情趣。”母亲看了我一眼,没好气儿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小家子气?真没出息。”
母女俩之间的聊天没想到一语成谶。母亲经历过生活的苦难,不懂我心底里那一丝单纯的浪漫;我涉世未深,不知道生活中金钱的可贵。直到多年以后,为五斗米摧眉折腰事权贵、满世界的奔波劳碌,忽然想起那一年和母亲的谈话,真是后悔莫及,好像中了诅咒般的沮丧。
我和母亲一样,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命脉,没有必要积攒私房钱。同事小红说我笨,女人都要有私房钱,有备无患心里踏实。可能是“心里踏实”这句话打动了我,让我又想起那部影视剧里老女人的棺材本,于是我准备了一个信封,把单位过年过节发的零碎小钱、稿费奖金都积攒到一起,摸着越来越厚的信封,心里是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随着私房钱越来越多,我想得瑟一下的心思也越来越重。家里换电视,老公看了一圈回家跟我商量:买四千那款还是三千那款?我说你喜欢哪款?他说我当然喜欢四千多的了,我说买,我有私房钱;老公过生日,我心里想,今天一定要把他用了好几年的破手机给换掉,回家捧着一款智能送到他面前,他跟我瞪眼睛:买这么好的手机,日子不过啦?我一甩脑袋:哼,俺有私房钱;小青年过生日,我从头到脚给买了身衣服,晚上请他们爷俩吃烤肉,老公问:私房钱?公公住院需要交押金,老公把家里所有的现金都拿走了,一个星期以后才回来,问我这些天怎么过的?我说:俺有私房钱啊!
回想起来,我的私房钱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取之于家庭,用之于家庭,算计之中充满了温馨与乐趣,也有一点点遗憾:说是私房钱,可是一分都没用在过我身上,它还能叫私房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