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一天又一天,终于要写出来了。
初见是18年底,在人人视频上高分新剧看到,9.2分,高的诱人。然后找了小说看第一部,童年时期,印象最深的是小学老师评价莉拉——她的美找不到出口,最后都展现在脸蛋屁股上,白白浪费了。
第一部叫做《我的天才女友》,都说是讲友情,而我直觉主题是“奋力成长”,主角是莉拉,整部都关于莉拉的挣扎成长,看得人心疼、敬佩、唏嘘,偶尔有对其天分的羡慕和对其调皮捣蛋的不喜欢。对两人的友情我难以理解,有一种猜测:也许莉拉是作者写的自己的另一个人格——我选另一条路,给另一个我取名莉拉,这样。那时候还碰巧看了电影《无名之辈》,被拖入谷底,感觉到底层人挣扎过更好的生活不过是上层人驯养诡计得逞,蝼蚁偷生,真无望。
前些天第二部开播,看了一点拐去先看原著,废寝忘食看完,主要是费眼睛哈哈。读完一直想说出来,可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想说什么,总到不了胸有成竹的火候,大概是平日里输出太少技能不足。今天在洗手的时候,我心想:只是记录思绪,不强迫写作文那样谋篇布局,大不了写成意识流,总好过那个一直搁置的女航天员。
莉拉是个天才,智商高,学起课本知识又快又好,属于传说中的“学神”;更天才的地方在于,她知道反抗她不要的。有些时候弄清楚自己要什么是从自己不要什么开始的。
莉拉是贫困城区的女孩,她上学被男生欺负,在家里被轻视,被侮辱打骂,身边女性都在类似处境里艰难生活,看不到一个可以作为女性榜样的人物。黑社会、放高利贷的坏人被大人描述成鬼怪,无人敢接近,莉拉带着小伙伴敲门向他索要丢失的布娃娃;男孩子随意欺凌弱小,朝女孩丢石块,莉拉迎头反击,哪怕被砸流血;混混开着车游荡拉拽女孩随意玩弄,莉拉拿刀告诉他们别欺负我朋友。。。。。。。酷酷的莉拉,简直帅呆了。可是她在学校竞赛里不敢赢那个男生,那大概是唯一一次惧怕,像羊对待狼。整个城区,大概就像戈壁滩上两三只狼围着一群羊。
当父亲不再支持他上学,哥哥支持他却没有钱,她去修鞋铺帮忙,等待哥哥有一天能送她去学校。同时她没有停止学习,她借助继续上学的莱农一起学习新知识,她用全家人的名额去图书馆借书。要想上学,得依靠于男人。家里经济来源于男人,暴力也显示了家里谁说了算。
后来她为帮家人赚钱,打算做鞋,设计出了美丽的鞋子,但是得不到父亲认可,甚至因此失去了去修鞋铺的机会。一边成为母亲一样的家庭妇女,一边独自面对高利贷家族大儿子的纠缠。父亲不相信凭人工能做鞋赚钱,却相信嫁给劣迹斑斑的高利贷公子是女儿高攀,可怜又可恨。幸好天才莉拉找到了再好不过的解决方案——嫁给炙手可热的商人家儿子斯特凡诺,并凭此给哥哥开了鞋店。商人家儿子一表人才,带着莉拉摇身一变成为最耀眼的一对。那时候老师生气地说她的美跑到脸蛋屁股上白白浪费了,可是想想她辍学后的遭遇,谁能怪莉拉呢?不过是在泥泞里挣扎出一条路,而且是看似通往尘世幸福的一条路。看着盛大的婚宴、美丽的新娘,我惋惜过后真心祝福了。忽然,新娘看到了她亲手做的那双丈夫买走的鞋,在高利贷恶棍脚上。幸福戛然而止。
坠落原点,不过是生育工具身份,还有无休止的暴力,以前是父亲,这次是丈夫,而身边所有人都对她遭受家暴视而不见。看得人倒吸一口凉气。
后来她利用高利贷小伙对她才智的迷恋,经营一家美妙的鞋店。再后来她投身于爱情,私奔,最终男人逃离,她被带回来。无法忍受时,带她回来的男人恩佐遵守承诺又带她离开,她带着儿子。这次,她用双手自力更生,进了屠宰厂做又苦又累的活儿,还得对付老板、门卫的性骚扰。比原点更苦的生活,但好在她的精神是自由的。就像终于抛开所有负累,准备着趟出一条新路。
新路是计算机。她借力身边的男人学习计算机,学到了新技能,获得了新工作,漂亮!然后她瞅准时机开了自己的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并且开始谋划与莱农联手改善整个城区,神呐,我想到了权游里的龙妈,有没有!这一路升级打怪从沼泽区蝼蚁到傲立山巅王者了,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从此幸福生活下去该多好!真是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新生的莉拉终究敌不过在城区盘根错节、手眼通天的恶势力,战友莱农也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有能力也没她勇敢。有一天,她的宝贝女儿居然光天化日之下不见了,釜底抽薪,莉拉燃烧完生命最后的光和热,消失了。
另一个女性,莱农,在老师和莉拉的帮助下,一路辛辛苦苦进了大学,后来嫁给父母是教授的同学,生育了可爱的女儿,并借助身边女性的鼓励帮助写书出版,成为一名作家,关心时政,关心女性成长。像是典型姑娘通过上学嫁人实现阶层跃迁的例子。
如果说莉拉是被压迫与抗争的一生,莱农就是被阻拦与迂回上升的一生。
莱农生育女儿后,也不免陷于家庭主妇泥潭无力改变,虽有婆婆小姑子的支持,有朋友的支持,但是最重要的丈夫缺失。后被儿时暗恋对象引诱,出轨离婚,又回到了贫困的城区。最后,依靠自己的笔,在莉拉帮助下,开始了独立生活。
小说末尾莱农收到了两个娃娃,大概是以此为结尾纪念莉拉的意思吧。
莉拉的女儿,是莉拉的未来版,可惜希望被恶势力扼杀了。莱农的三个女儿,最初关系也是不够良好,大概是在贫瘠处养出的人容易争斗,好在长大后都获得了一些成长,也在父亲一方阶层的支持下到了更好的地方。
看完四部曲,看到女人的一生,如此艰难啊。天才迷人如莉拉,都如此艰难,更何况其他女孩。剧中其他女孩也多处境悲惨,不被爱、家暴、遗弃。。。。。。莉拉那些调皮捣蛋那些羁傲不逊有时候招人讨厌,不过人无完人,正是她性格的这些“缺点”让她的形象更立体饱满更真实。莉拉无论遭遇什么见招拆招毫不畏惧,每个“硬刚”时刻,都自带高光。莱农则是柔和的,从小的隐忍掩盖了她的勇敢坚毅,以柔克刚,赢来朋友、家人、老师更多支持,加之原生家庭父亲的支持情况比莉拉稍好,最终她一步步向上,脱离了旧城区。
看到女性有时候不得不依靠男人,然而最终只有靠自己才真正站得稳。第一个分岔路口,当莱农获得父亲支持继续上学,莉拉被父亲暴打一顿从家里扔出来;当莉拉做出一双鞋,父亲否决,以暴力结束;莉拉摆脱恶棍纠缠,靠的是商人家儿子斯特凡诺;莉拉经营鞋店,也是利用了高利贷家族的男人对她的迷恋;莉拉离家出走时有尼诺,归家时有恩佐的承诺,后来进屠宰场也是男人给的便利,学计算机也是利用恩佐学习当招牌。莉拉的天才大脑和迷人外形给予了她擅长控制男人达到自己目的的神技能,一如莱农的隐忍讨好容易获得身边人帮助支持。可是丈夫斯特凡诺把她当附属品,既是生育机器,也是赚钱工具,不听话便暴力相向。哥哥的支持也随着他对财富的迷恋与失意而消失。尼诺纵使有爱情,也是脆弱的不堪一击那种。恩佐,一直是坚实的支持者,可最后也离开了。莱农的父亲能给予的支持有限,后期放任不管;童年时可依靠的几乎只有莉拉和老师,使她学业顺利;青春期那些鹦鹉学舌大概是一种对人生的探索;第一个支持他的男子是大学男友,物质上精神上都给了她滋养;然后是最大的支持者未婚夫及婆婆小姑,带她走出了作家的路,精神独立、经济富足。这些男人里,大学男友辍学去为理想奋斗,丈夫视其为妻子母亲而不支持其作家角色。尼诺对她我更偏向于属于一种利用。最终莉拉自己开了公司,战胜了所有的压迫控制,开始帮助他人、努力改善城区状况。最终莱农离开男人,独立写作,写出货真价实的女性作品。
女孩的成长,莉拉与莱农,让贫穷城区有了女性的榜样。要是蒂娜没被偷走就好了,站在莉拉的肩膀上,一定会成长为伟大的女性,城区的进化也就更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