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延禧攻略》的最后两集,便来谈一谈对这部剧的感想。
我一向觉得,宫斗剧是属于女人的武侠片。
我对宫斗剧涉猎不多,但通过各类剧情简介、剧集评论也可以大致知道一些套路: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在深宫中历经磨难,逐渐成熟,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这样的故事套用在武侠中,也是一个经典的模板:英俊聪慧的少年在江湖中仗剑游历,习得一身武艺,最终出人头地。这样的故事套路在梁羽生的小说中颇为显著,新派武侠的起始便系于此。
金庸前中期与古龙前期小说也通常是这样的故事,后期便有了变化,武侠小说融入了其他类型小说甚至纯文学小说的特点,武侠小说创作至此达至巅峰。
在宫斗剧里,《延禧攻略》似乎便是这样的一个“变化”,不知道未来会对宫斗剧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平心而论,《延禧攻略》在“宫斗”方面着力太小,几乎所有角色的所谓“斗智”,所谓“计谋”,或者是在准确命中极小概率事件,或者是对抗双方信息量极其不对等,所以很难说它是一出合格的宫斗大戏,这样的敷衍有些像古龙后期小说里对武功的描写,刀光一闪,刀已入鞘,但有所不同的是,“武功”本身就是个神奇的东西,而“计谋”不是,能让观众称奇的计谋,不但要出其不意,还要更贴近现实、更细致、更有概率实现。换句话说,若是都按《延禧攻略》的万能法子,纯妃不用放火,就有雷落到七阿哥身上,娴妃不用离间,就有雷落到太后身上,袁春望不用费尽心思,乾隆、弘昼、皇后、魏璎珞,一人一个雷全都劈死——就是这种极其粗糙的“计谋”充斥本剧,用一次两次还好,用多了便看得着急了,看到后期,我看魏璎珞,有如看被灰太狼抓住了的喜羊羊,没有为她着急,却担心起得罪她的反派来,这个主角光环实在太大,将所有“计谋”的黑暗都照亮了。因此要讨论延禧攻略除“计谋”以外的东西,就不能去思考细节。例如孝贤纯皇后的死因就是娴妃挑唆,纯妃行动,尔晴补刀,裕太妃就是被魏璎珞设计而死的等等,否则是没有办法去评判人物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延禧攻略》还有一个缺点,镜头的变化太少太过于单调,静止镜头与匀速运动的镜头太多,转场使用的重复镜头也过多,难以用镜头表现冲突。但这个意见大概就是很个人的了,毕竟《延禧攻略》的镜头已经足以讲好一个故事了,只不过是过于平庸而没有亮点。
我认为《延禧攻略》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宫斗剧的思路与形式,让一个宫女一路过关斩将,遇佛杀佛见鬼杀鬼,这样的路子,似乎只在网络爽文中见过。这种杂糅与转变,就好像小李飞刀从一出场便是天下无敌,《欢乐英雄》用一个个小品缀成了全篇故事,它让人眼前一亮,见识到的,不是思想的深刻,也不是权谋的精致,(这两者可说是近乎没有),而是一种新的道路,一个百花齐放的开端。
我觉得《延禧攻略》其实可以写得更好的。它脱离了以往宫斗剧女人们争权夺利、争风吃醋而掀起波澜的设定,而是将“复仇”的母题完整地赋予了每一个参与宫斗的主要角色。魏璎珞要报姐姐的仇,要报皇后的仇;袁春望要报自己不幸命运的仇;尔晴要报被傅恒弃如敝履的仇;继后要报父亲的仇,也要报母亲的仇——她的做法是改变自己,争权夺势。有人说,高贵妃仿佛与整部剧格格不入,我想也正是为此——她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行动都是因为“人设使然”。看到最后,继后又重提了二十四年前,魏璎珞要报姊仇的事情,可以说是进一步确实了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有关“复仇”的故事。但实际上,编剧似乎有些有心无力,他不知道魏璎珞的仇恨能维持她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继后最终想要些,直到最后的十几集终于自己也迷茫了,草草将袁春望这个角色推到台前,希望借此分散观众注意。比起这样的草草了事,我更希望这部剧能够探讨“复仇”这个核心母题,而不是仅将其作为一个人“黑化”的理由。
另外,因为剧中人物大多有历史原型,所以有很多时候剧情不得不向历史尽量靠拢,但靠拢的理由实在不算充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有些尴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