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就好

孩子因我们而获得生命,却不是为了我们而活。他们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我们只能帮助他们成长为他们自己,而不能指导他们应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对爹妈举起的赶饼杖和笤帚疙瘩并不陌生。久而久之,我们童年的天性就这样被生生的抹杀了。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考上名牌大学,是每个父母给予的期望。学习不好的,最后辍学找个工作谋生。学习好的,考上了大学,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然后呢?然后我们就不知道做什么了。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错过了对自然探索和兴趣培养的敏感期,除了学习成绩,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按时上下班,会养家糊口的躯壳,丢失了灵魂。

我们真正的成长,不是在父母的辱骂声里获得的。是来自于他们无声的爱,他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在爱和尊重里完成的。当时会有同学厌学,没有读大学就进入社会闯荡,最后也成就自己一番事业。其实这些的成长是家长的无为而治促成的,孩子自己在社会大染缸里自我成长,学会了规则,明白了自己擅长的,能做的是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绝对是不断正反馈的结果,从中获得快乐,从而掌握这门技能,并发展之。在他人意愿下长大的孩子,失去了最原始的驱动力-兴趣的支撑,很难走的很远。体验不到成就感,生活也得不到内心爱的滋养,原本鲜活的生命,渐渐失去色彩,像一潭死水。

育儿,不用那么辛苦,不用那么多的冲突。顺势而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让他成为你要的样子,他没有义务去帮你实现你的人生梦想,让他成为他自己就好。他有自己的爱好,兴趣,这都是一个人灵魂不可缺少的部分,丢失了灵魂,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群只会咬文嚼字,遇到问题只会一意孤行做出毁自己又坑害他人的决定。我劝世人不要太尊敬读书人,特别是一些经验问题上。
    看一下你还在吗阅读 547评论 0 0
  • 下雨天,雨声疏疏密密的,在凌晨一点是清醒的,是舒缓的。 你在雨声中睡着了吗? 那个夏天,在那家最熟悉的咖啡...
    长得很丑的花生阅读 2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