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李同学在班群里晒出一张三十年前的老照片,那是我和我当时未婚妻的订婚照,半身黑白照片。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他们也同样至今仍然保存着这张照片。我在微信上看了之后,首先是激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谢同学们,三十年来一直对我的厚爱。正如我常说的,这就是三十年不变的依恋情怀。我知道,同学们是在珍惜同窗四年那段兄弟姐妹般的真挚情感,同学们是在无比细心地呵护着令人永生难忘的青春记忆。
感动之余,也勾起了我对三十年前那段甜蜜的青春往事的回忆。父母亲生我的时候他们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们意识到晚婚晚育,尤其是晚育会导致父老子幼的后果。我大学毕业那年,父亲已经年近七旬,加上体弱多病所以他着急,急着为我和妻子结婚。在闽南这地方,为儿子儿媳举行婚礼,是父母应尽的职责。对于普通老百姓做父母的来说,是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又有一对儿子儿媳结婚了,年近古稀的父母,他们肩上的重担何止减轻一分,心理压力也同样如释重负。我能理解当年父母亲焦急的心情。
我本人则是因为中学时期历经回炉补习,蹉跎了几年岁月,因而大学毕业已经二十五周岁了,属于偏大的大龄青年。记得临近毕业那年的正月,双方的父母见面了,他们就择吉日为我们订婚了。订婚了之后,最后一学期临近开学,未婚妻就跟我到省城学校探班。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的照相馆,拍了一张二吋黑白半身照。男在左,女在右,坐得端端正正的,在当时,是一张标准的订婚照。此外,还拍了几张彩照,在那年头算是比较奢侈的。有道是,知足常乐。
同班同学得知这情况的,咸来祝贺。有同学向我索要我们的订婚照的,我都大方地送一帧给他们。当然,没有向我索要的,我也不好意思给。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老同学纯真的感情如陈年佳酿,存放越久越香醇。在我们班,我是第一个订婚的,所以有幸得到同学们的祝福。我何德何能,却能够得到同学们满满的祝福,单凭这一点,我该是怎样的幸运和幸福。毕业之后,同学们各奔前程,生活的压力山大,加上当年的通讯条件很有限,等到其他同学陆续结婚时候,我也无从知道,也无从表达问候和祝福,想起来于心有愧!愧对同学们一声声老大老大地叫,愧对老大的称号!
心存感激之情,常怀报恩之念。愿同学们理解和宽容!
说到拍订婚照,我就没有见过我的父母有订婚照。因为父母他们是解放前夕就结婚的,估计那时候的乡下还没有照相馆。我也见过六十年代的订婚照,有的照片左上角还有一行字“新生活的开端”。
要结婚了,拍婚纱照始于何时,流行于何时,登峰造极于何时,我不得而知,只是觉得十年八年以来,大街小巷到处是婚纱影楼。路上,南来北往的车流中,不时会遇到满载着身着洁白婚纱,西装革履的新娘新郎的专车。
有的人结婚,还专门到国外去寻找异国风情,用心挑选美丽风景作为婚纱照的背景,新马泰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似乎越远越好。追星族们对于明星们订制珠光宝气的婚纱,还专门用专机运送津津乐道,景仰得五体投地。
婚纱照,似乎是西学东渐的舶来品。似乎是西方文化全球化的最盛行的案例。汉唐文化的汉装唐装,还在唐诗里寻寻觅觅,“为他人做嫁衣裳”。
追求美,追求幸福,古今中外都一样。婚纱照不管如何之好,也只不过是外在的美的形式,而婚姻中有着更多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烦心事在排队等着婚姻的当事人。如何经营婚姻,无时无处在考验着双方的耐心。
错失了青春,青春不再。错失了拍摄婚纱照,也不必遗憾。走过了春夏,走进了秋冬。历经顺境,历经坎坷。蓦然回首,已经步入垂暮之年。如今的我们依然相濡以沫,相互搀扶,一起迎着夕阳,让时光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