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温尼科特传》课程备忘录
T问题解答: 偏移?
温尼科特与艾丽斯无性的婚姻就是一种偏移现象,他较所有有性的婚姻来说,与众不同和奇葩,这也为是温尼科特最终走出这段婚姻埋下的一个伏笔.
在表象世界中是无法了解偏移的,偏移纯属一种生物现象,如一个女人变性成男人,男人变性成女人,内在与众不同的特质,引领并驱使着行为本身.生物性的差异形成流变性的认识,造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想起《维特根斯坦传》中维特根斯坦的偏移,天资聪慧极具禀赋的他,性格孤傲,远离人群,他是痛苦的,他是孤独的,他的短短的60页价值宝贵的哲学思想没人能懂,即使是他曾经崇拜追随的老师罗素,也不能懂得,他是自愤的自恨的,他做岀很多努力试图去突破,他怪僻的性格折磨着他,他总是以外界格格不入,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清晰地表达他的发现,让世人明白他思想的重要性。他无法处理自己的孤独与痛苦,他无法好好与外界相处,天性里面与众不同锋利地折磨着他,他唯一与外界的链接就是他的哲学,他努力记录着、更新着、表达着,这是他生命中关键的途径。也正是他面向所有的遭遇,他的著作更加趋于完整和清晰!还有很多人如三毛、朴树、陈晓卿⋯等等他们专有着自己的偏移属性,展现着这样的偏移存在。
在咨询中诊断不严重的来访者,在整个咨询过程,很难带,修复起来也很困难,生物性决定很难完成自体的修复,很多个体在成长中,非主流的成偏移,让其不能很好的社会化,个体容易激烈震荡,关键时刻只拼信任和安全,在跟人际交往中跟人形成角度,偏移角度的问题容易产生震荡、与偏差,路径常常不是直的,是折来折去弯弯扭扭,形成折叠造成偏移。
丅:面对偏移:我不是闯入者,我不是入侵者,我只是一个在场者
一、 移情与防御
.移情越原始防御越离散
.移情越成熟防御越完整
.对客体的全能控制的问题
. 情绪崩溃与原始依恋
现在来谈谈两种人格:一是社交性人格:这样的人善于社交,一到社交公众场合,就十分活跃,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一回到家就一幅死气沉沉的样子,只说别人好,说自己家人不好。二是内向型人格:这样的人在家活跃,极尽自己所能为家人服务,随心所欲尽其所能,一旦出去就是一幅死样子,不能䣓入外界。案例中:女孩子把母亲内化成了极度恶的形象,一旦提起母亲就有五雷轰顶的感觉,母亲认为女孩子留长发更好看、更女孩气息执意不让其剪发,这只是母女关糸中的代表性表达,女孩因此耿耿于怀,虽逆向顺从了母亲,但天性被压抑形成了很强的向外攻击,情绪也不稳定,人格有缺陷。建立一段关糸是需要移情的,对方的所想所需,喜好厌恶,性格形态,情绪状态,人际关糸情况,是否都有明晰的觉知,是否有恰当的响应,与其建立战友联盟关糸,创造安全信仼环境,而不是形成高低势能压迫打压。
客体关糸当中攻击性越大,防御系统越差,弾性紧崩,移情不成熟。移情越成熟,(隔离、自我保护)防御系统越完整,关系弹性越好。客体关糸越遭糕越容易动用全能控制。形成高势能压制控制低势能,让客体关糸更趋于固化恶化。
强势的母亲:容易造成孩子安全的缺失,后继在群体里时,孩子就会有一种恐㤺、恐惧、无力感。案例中:小孩子不期待小伙伴,长期的与外界隔离,语言功能萎缩,虚弱,上课不专心,听不懂老师讲课,做不住,控制力差,学习成绩差。经丅咨询,能主动寻求安慰自己,上课也有点听得懂了,但还是有点做不住的焦燥。孩子在虚弱时,最需要的是支持、帮助和鼓励,治疗师需降维到孩子的层面,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和信仼。
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压力大极了,客易让人深感崩溃,只有心智发展足够建全,才能帮人们平稳渡过危险期!情绪才能趋稳和持续稳定!才能做到:自疗、自控、自治。
二、 灵感与内在的活性状况
.灵感与活力
温尼科特坚持假定一切事情都必须来自灵感,这代表了神是最终的来源,他对内在力量的信心,对自发示意(他最后会称之为在动作中的真我)之价值的信,是强烈的,他相信在某些情境下,人会到达一个愿意冒险的境界,表达出在他们内在深处的东西,很多发的事物会从那里出来。
所谓活性:就是人的想法、策略、路径,是你对你自己终极的确认。灵感的产生完全靠活性的内容为支柱。灵感往往一闪念之间而岀,但活性却早已为其闪出勤奋地做着一切准备。对心智结构化也提岀了要求,首先要把心智建构,而建构是个不断学习、积累、体验、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重要的节奏感为节点的,是自发的示意。当心智结构就象一个机构的形成,形成后为防止固守自封,又得进行解构,打开其路径和出囗,原因是很深、很1高的觉悟恰恰又形成牵制,所以灵感的闪现,是活性及心智不断流变过程的产物。
完成自我建构:在最低维的世界对抗冲穾,在高维世界建构开创。
三、 梅兰妮.克莱茵
. 内在父亲
. 强壮的正向的面
. 禁止给予襁褓中的婴儿充分满足的负向
克莱茵的美:不被别人建构,自发形成建构链接,好的过渡性客体,不被客体压制、控制,只会受其激发与启示,完成自我的修复整合。坏的过渡性客体:易走两极,客体达到要求的理想化,就陷入依恋状态,反之不是理想化客体,就踩踏攻击。
强壮的正向面:是精神的强壮,外在的强壮,能给对方提婴儿式需要的满足,让其呆在安全岛进行婴儿式需要满足的修复,对方的状况是能满足就很好很温和,若不能满足就形成攻击性的投射,把所有的恶都指向给予者。这样就向提供者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釆取退行性依恋(退行:退缩、退化、非常原始的状态)的措施,当满足给到一定程度,形成程度上的修复,就要引导其有意识离开安全岛,向更高更广更开阔的地方进军!这才是给予者存在的重大意义,一个良好的过渡性客体!
四、 梅兰妮.克莱茵的男性特征
. 刚硬的男性语调
. 理论着男性面吸引了温尼科特
五、 恨与攻击
. 这一点区别于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在致力于婴儿早期创伤时,简洁地拒绝了内在心智生活着的攻击元素
. 攻击的能量格式
. 攻击的客体化分析
因为有恨才会有攻击,内在心智极弱,对于外界的觉知与认识只在一个点上,因为极至的局限与短促,造成外界给予内在的压迫与无力感,难以适应,无法以恬当的方法去和外界链接,形成强势与弱势的势能差,引发内在的紊乱,自恨、恨他者,视一切与我不合迫的为危机,为保有个体能感到的所谓安全,而釆用的自我无法觉知自发的攻击方式。
攻击的客体化:攻击一定会有客体,没有客体就没有攻击,这个攻击的客体一定是强烈地引发你恨意的,换而言之是一种势能差造就的。好的势能差,借势而上,强的带着弱的走,给的资源和路径,是开放性发展性的势差。坏的势能差:借势而上,强的压制、压迫弱的,强的试图改变、改造弱方,给的是要求和改变!
六、 儿童心智中的暴力
. 顺从性的压制与阉割
. 好孩子的道德内化的低维禁锢
. 暴力与主体
生活中总会听到大人与小孩对话模式,不要哭!听话!不要瞎捣蛋!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一贯的用固有的、经验的、过去同众的批评式的话语权,不该不符合社会标准的社会道德,统统持有否定太势,把道德标准形成内化模式,经常用来评估自己的行为够不够这样的标准,够不够这样的开放?道德内化是一根形的绳索牢牢禁锢着人的思维与心智,让人困在里面,走不出来!
心智当中的重要元素:暴力!暴力是孩子呈现主体感的一种方式,当他无法处理不满需求,以暴力的方式发泄情绪,而成人不是观注孩子暴力背后的信息暗示!给予的不是输导与响应,而以暴制暴,以排山倒海之势强劲打压孩子,当孩子的暴力被压制后,成人后的他就早把暴力模式内化,要么形成对暴力恐惧感和扭曲,形成恐惧和隔离,面对暴力时懦弱、退缩、逃避,要么变得更加凶残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