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有空细聊一下自己工作一年半以来的成长的,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从二本院校到985研究生,毕业年薪20万,这些年我经历了什么?
我觉得,不是每一次,有前景的工作板块都会这么幸运的落到你的头上。
所以,不论是在什么位置上,我们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手头上的事情做的优异。自然而然,领导就会注意到你,下次再有什么有前景的活就会想到交给你去做。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喜忧参半
校招时,因为表现比较好,所以我被分配到了我现在的部门做线上会员变现。当时和我一起的几个校招运营则被分配到了内容运营部。
有好有坏吧,在这个部门,直接做变现,成长的肯定更多,但是在当时看来,也贼不稳定,我们这个小组是上一年从内容运营部门里拆分出来的。而且,在我来之前,几乎原组的人都被干掉了。
更多的责任也代表着更多的加班,我常常看到内容组的小伙伴6、7点就已经下班了,那时候很是羡慕。
处理客诉可还行?
虽然说被幸运的分配到了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部门,但是等待我的工作板块就没有那么好了。
当时我们部门因为承担了巨大的收入压力,组里新来的员工都是能够直接上手的有经验的社招,部门长对于我,确实不知道应该放在什么样的位置。
所以,我进公司干的第一份活是处理客诉。对,你们没有看错,ott行业的线上会员的客诉,这部分工作,我足足干了一年。
不过在很早,我已经开始承担别的工作板块了。
当时的契机是,大概我处理客诉了一个多月后,突然有一天,领导们讨论,我们公司的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大号,想放到我们部门来运营,这样做内容-变现,其实是更合理的。一时之间,不知道谁能接这部分工作。因为我们组的成员有产品、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搞新媒体的还没有。
部门长就说,那你来吧,在交接之前,你先出一个竞品报告吧。
然后我就抓住这个机会,用了一个星期的时候,写了一份竞品分析报告。当然,这份报告在我现在看来,不免有些浅显。但是当时,和部门长开会,我把这份报告呈现出来以后,部门长说,之前觉得交给你还有点担心,现在我很放心。
现在回想起来,就我那时候的菜鸡水平,当时打动了领导的应该是我的那份认真吧。
所以说,一定要重视并用心对待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我成了新媒体运营?
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后来讨论来讨论去,这个号暂时不放在我们部门了,内容在市场部,商业化则放在以销售著长的线下会员业务部。
这个做法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挺不合理的。因为市场部更多的看重品牌,线下会员业务部没有线上运营经验,内容和流量都不能发挥极致的效用。而当时的市场部也并没有极力在做品牌,在收入压力下,他们接了很多比较低俗的广告。
后来,作为让步,商量着每周由我们部门出两篇推文,在服务号里做一些内容的营销。
所以,我成了一个新媒体小编,还没有运营权的那种。
我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我以前面试的时候,我说凡是跟新媒体运营相关的,我一定不碰,没想到,现在成了我最不喜欢的样子。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虽然不喜欢,但是该做的还得做,不仅要完成,还要做的更好。
在期间,我写出过阅读10w+的内容,次条打开率也远远高于市场部的次条打开率;
不仅写内容,我还每月输出服务号阅读月报,分析用户偏好和内容优化。
在3个月的时间里,我一边写推文,一边处理客诉,还兼顾部门里一些杂活。
CEO知道了公司有个文笔还不错爱吐槽的校招生,部门长知道了我对工作的态度。
开始迈入领导口中的商业化运营
在11月,tv端精选推荐页有个几百万曝光uv/日 的运营位要放到我们部门来,领导就想,那让你来试试吧,从这个时候开始,领导对我的定位变成了「商业化运营」。
精选推荐位是个动态轮播位,之前放在内容运营部的时候,他们以点击率为标准开放给各部门申请,但是真正排期的时候也有些拍脑袋。
我接手以后,首先把申请规则优化,利用当时业务数据组给到的eCPM值为标准来对各业务进行分析。
这样推广位的导向就由点击率转向收入,这个转变更符合它作为推广位的定义。并且,用了eCPM的概念以后,更少有业务来扯皮。毕竟点击率这个事,不好说,eCPM就量化成各业务对公司的贡献了。
之后,在熟悉了各个业务的模式后,我又根据各业务不同的特点整理出推广位的一套方法论:CPA 、DAU 、售卖会员卡 这3条线的业务应该要怎么投放。
这样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核心拆分出落地策略,就方便各业务有方向的进行优化,快速推进推广位收入提升。
创造性的把「波士顿矩阵」和推广位指标相结合,让数据可视化, 便于各业务理解推广位数据拆解逻辑 :通过「千次曝光收入」和「点击率」的组合 , 把上线内容划分为4类: 明星业务、潜力业务、问题业务、瘦狗业务 。
把这一套理论在集体会议上宣导。
数据方面,每日的推广位收入日报并同步给投放的业务部门、每周的推广位运营周报邮件(分析海报调优)、每月的推广位收入月报邮件。
整套下来,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选择投放内容、如何优化素材、如何优化分众标签上。
毕竟,之前经常会出现部门之前因为一个位置battle的情况。
最终结果,从2019年11月开始运营推广位,截止到2020年5月,推广位收入较2019年11月提升217%;
之后,我在了解到公司在大力做个性化推荐后,我还主动找到他们部门的老大,跟他们说我这个位置也要接入个性化推荐。当时他很诧异,因为这个位置没有被纳入到个性化推荐,也是因为部门职责的原因吧。
我发现公司有成立商业化挖掘小组,专门做流量分发的业务。我感觉这个位置就应该交给他们部门去统筹规划,才能实现收益最大,我还跟领导聊了一下我的想法。
后来发现,我和领导想到一块去了。
统筹运营
5月,领导就跟我说,这个位置要到商业化挖掘小组去了。同时,服务号整个商业化变现移交到我们部门来了,这部分工作交给我来统筹,之后会给我物色一个产品经理做相关功能的开发。
所以,我就开始做服务号商业化的活了。
一开始,我没有自己的产品。
我采取了给各个关联产品提需求、无限“压榨”开发的方式。
第一步:我设计了新版的菜单栏样式,增加个人中心模块,联系其他部门,把各个干扰用户的菜单项目下架,口径就是,服务号现在的考核指标变成收入了,一切工作必须要在我们部门的统筹下进行,我说不动的就让领导出马。
同时,对收银台做了业务层面的改版(这个就不细说了,涉及行业机密)
第二步:开发符合公众号的活动。两个长线活动上线后,证明了效果是优于tv端清一色的买会员抽奖活动的,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些心理学知识,之后再说。
第三步:新产品经理来了,我们开始规划小程序做流量聚合。这个时候的服务号,已经有了两大活动支持,光开发和调优两个活动,我就花费了几个月,这段时候,小程序正好在开发的进度当中。
第四步:真正意义上的流量变现探索。
其实做小程序之初,我们最开始的期望是整合流量,做老本行——卖会员,顺便引入点第三方资源。在年前小程序上线后,我们发现工具类的小程序,直接让用户付费并不可取。所以我们及时调转船头,在过年前一天,我们就决定了,把广告业务放到第一优先级。
至此,我们的业务成为了对流量变现的尝试,这个尝试,不仅仅是局限于服务号,如果证明可行,tv端有大把的流量可以让我们去试验和变现。
我们的想法又一次CEO不谋而合,年后,公司就成立专项,要在tv端大力发展效果广告。
但是其实在tv端投效果广告,收益并不好,不过大家都知道tv端流量很肥,要怎么转化,这一直是个难题。如果我们的项目能跑过效果广告,那我们就有资本去争夺tv端的闲置流量。
收入这块,在广告业务还未完全跑起来之前,服务号的收入已经同步去年增长155%了,服务号还有很多地方困于开发资源应当要做但是提不上日程的,现在的增长只是在现有的人力资源下做出的抉择。
而广告业务的前景,将会更大。
一些琐碎:
在推荐位的工作后,领导表达了对我的肯定交付给我服务号的工作后,我才跟领导提议说,客诉我实在做不来,你得给我招个人。
从去年开始,我参加了很多公司的培养相关的活动,比如给暑期实习生介绍公司、分享经验、校园招聘会网上宣讲等等。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晋升了两次。精神和财务方面同样自给自足。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我手头上的项目还没有完全落地。我想传达的是:
1. 不管一开始自己在什么样的位置,被委派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把一份平平无奇的工作拔高,让领导和身边的人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2.平时自己要多思考,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融会贯通。看书和学习不是看了过了眼睛就完了,学以致用才是真的吸收;
3.不要固步自封,不止是着眼手头上的工作和领域。跨领域学以致用和从繁琐的工作中抽离出来保持思考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