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昨天下午正打稿子的时候,收到一位读者私信。
内容很长,也比较琐碎,各种苦恼和压力混作一团,包括亲情爱情友情,昨天今天明天,涉猎广泛,方方面面。
但主题超级明显,就差直接帮你概括出来了:抱怨。
我收到过很多类似的信息,有的是真的遇到了比较大的坎,不劝几句都活不下去那种,这时得尊重对方的感受,说些宽心话;
但也真的有相当多的人,抱怨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且我发现人和人之间对痛苦的承受能力真的是天壤之别,有的人千斤重担放肩上也扛得住,有的人一根稻草就能把他压垮。很明显,昨天的这位朋友,属于后者。
我读完之后,把手机放在一边,想把文章写完再跟他聊,结果就是,我打一行字,手机震动一下,再打一行字,手机再震一下,我以为最近走桃花运了怎么这么多人约我,结果发现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英雄,可怜娃。
我整个微信界面就被“怎么办”仨字疯狂刷着屏,我心说这是要搞事情啊,就直接回了一段跟他的苦恼没太大相关的话。
2.
“这位朋友,在你向我诉苦的时候,我正在做我的工作——打稿。现在我在一间研究生宿舍里,坐标位于北国冰城哈尔滨,时值深秋季节,室外刮风下雨,室内更加尴尬,既没空调也没暖气。
在这一年中最折磨人的时段,我的手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现在打到了第2574个字,手指已经被冻硬了三次,之所以还能动,是因为我每打一会,就把手插在肚子上捂一下,或者摸一摸装满开水的茶杯,茶杯里的水温呈直线下滑,我为了不让寒冷干扰到我的思路,保持体温,快速地喝下还没晾凉的水,喝到喝不下的时候,我就随手拿一包辣条吃掉,这样嘴巴又辣又咸以后,它就肯乖乖地找水喝。实在灌不下去了就只剩一种办法,起来跳一会踢踏舞,暖手全靠搓,搓,搓。
这双灵动的手指在夏天的时候也不好过,有时候天气太热又恰逢思路井喷,打字速度就燃烧起来,感觉指尖要冒火,没有办法就去接点凉水,把手插进去畅游几秒钟,回来接着写。有时候思路被断掉,为了让稿件质量保持住,就只能用尼古丁来刺激大脑,吸烟有害健康,最重要是口干舌燥,就再去一口口地灌茶水。
肉体上倒没多大痛苦,精神上就稍稍难办一点,因为写作是面向大众读者,有时不能把脑子里的东西直接抛出来,要顾及读者的接受程度和喜好,有时又不能太直白太情绪化,那样又容易陷入标题党,或是满纸沦为一家之言。最重要的是在我坐在打字设备前的这两个小时,头脑必须保持高度的理智和清醒,换句话说,即便我昨晚受到了天大的精神打击,今天都得把所有的情绪压住,来完成好我的作品。
3.
你在文字里恭维我,说羡慕我自由职业者的惬意生活,但我告诉你,自由都是用不自由换来的。你看不到的是,我每天为了给你呈现出一碗水,就得在私下里准备好一桶水的量,我每天都得拿出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不把一件事琢磨透都不敢轻易往出拿,生怕漏了怯。
外加我相比于其他同行的一大优势就是我思维够敏感,一成的东西我能挖出七成的体验,为了保持住或扩大这个优势,我就得下意识地去经历更多,并且进一步提高敏感度,吃饭时都在胡思乱想,做个梦醒了都得掂量一下看它有没有用武之地。
如果把外在环境考虑进来,那我就得承受更多,包括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和误解,随时准备被贴上各种标签扣各种帽子,当然,还得抽时间保持体型顺便练练签名,以便在以后事业发展到台前时不让别人跌眼镜。即便我已经风流倜傥,帅到飞起。
这样的生活我已经过了半年多了,回到家里家人问累不累我还得来一句倍儿轻松。展望未来两三个月,为了履行好几份合同我还要再写出至少三十万字的高水准文章,提笔至此,悲从中来。
之所以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让我停下脚步,动力只有三条:
一、我现在做出了一点点成绩,在某平台所有作者中我的点赞数和粉丝数名列前茅,这是名。
二、我现在写出了一点点利益,邀约不断,只要打破未来的某个临界点就有希望指数级增长,现在每篇稿子平均卖三五百块,这是利。
三、我现在找到了一点点自己想要的东西,每当一篇自己觉得还可以文章成功出炉,我从头到尾品赏一番,顿感全身酥麻,快乐直逼性高潮,读到书中的精妙之处更是拍案叫绝,法喜充满,这是核心。
这三条中的前两条,是我在努力了一阶段之后才出现的,如果说全程让我坚持下来的,也就只有最后这一条。而能让我收获最后这一条,前面所有的什么苦啊,累啊,委屈啊,遭罪啊,文雅一点说,都算个屁。
说了这么多,关于你的那些苦恼,我一点都没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只想通过我的这点破事儿来提醒你一句话,就一句:努力后,所有的经受委屈都可以当做素材来吹牛逼;放弃抵抗瞎迷茫,所有的抱怨在别人眼里只有两种看法:傻逼或巨傻逼。”
4.
这段冗长的贯口加嘴炮输出完毕后,手机再也没震动过,我的手倒是麻了,整个世界恢复了安静。
这段大实话如果他听进去了,比什么都值;如果只骂了声去他妈的然后继续钻进被窝嚎啕哭,也不赖,起码我第二篇稿子出来了,成功。
有人可能会说:“哎呀你这算鸡汤,充其量算鸡血,没用。”
宝贝儿,那些都是概念化的东西,斤斤计较这个才没用呢,药品好不好,关键看疗效;总说鸡汤没用的那是你在躺着喝而不是走着喝,效果妙不妙,谁用谁知道。
经常有人会自暴自弃地说:哎呀,我这个人呐,就是三分钟热血,所以是死孩子掉井里——没救了,你别鼓励我,让我去死吧。
宝贝儿,你掉过头来想想,难道三分钟热血不是种优点吗?很多人一分钟都热血不起来啊,早泄多少要好过阳痿嘛。
再说了,你了解自己是三分钟热血的话,这非常好,自己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我说的不是撸,我是提醒你,可以三分钟加三分钟再加三分钟,在奋斗的路上,不断地给自己“加钟”,等到一个又一个的三分钟累积起来铺满了你前行的道路,你就妥了。
我高三那年,使劲儿使早了,外加我天生精力极度分散,坐不住板凳,后期成绩下滑的比博尔特都快,眼看就要从重本线的全世界路过了。
当时如果我看到自己的这些缺点后选择了迷茫或是自弃,我连一坨屎都考不上;我知道我自己三分钟热血后,反而是把它利用起来,去书店买了三百多本鸡汤杂志,没动力时我就读啊读,没等读出“抗药性”,成绩就稳定住了。我的爸爸从小就告诉我,困难的另一面总是办法,你要保证你脑子里的想法永远比手头的破事儿多,多出那么一条来,你就赢了。
所以在面对一些坎儿的时候,我都本能地逼自己稳住,想办法,这招用久了,再遇到事情你首先不会感到有压力,而是兴奋,你甚至会盼望着问题再复杂一点,再复杂一点,老子倒要瞧瞧你还能坏到哪去,疯狂地打击我吧,千万别给我留一口气,但凡让我把这口气换上来,分分钟把你办了。
5.
昨天晚上国足比赛我没看,只是在今天看了眼新闻,伟大的国家队又被人家给一比零了,用老话讲就是:留个中国队的机会不多了。
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比零好像是个很神奇的比分,因为但凡两支队伍狭路相逢,对方先进一球,你精神肯定崩溃,尤其是中国队饱受诟病的这个韧性的问题,落后了很难扳回来。
但这对于某些强队来讲根本就不叫个事儿,抛出技战术和队伍素养问题,精神层面是一个绕不开的原因:不得不承认,咱们中国人都太“务实”了,鸡血打不起来,没效果,自动免疫各种刺激和鼓励,然而竞技运动恰好特别需要这个。
我看过一场强队比赛,十分焦灼,甲队在上半场状态好运气也好,连进俩球,下半场乙队惊天逆转,三比二一波流带走比赛。
赛后外媒采访乙队主教练,问他中场休息阶段说了哪些鼓励球员的话,教练说他布置完战术后,在下半时入场前只对球员们说了一句:去吧哥们儿们,去决定历史。
我想当时胜利女神的天平是摇摆了几次的,甲队取得领先时,甲队这边沉,天平左倾;中场乙队教练把实际工作做好,战术布置更完备,乙队这边加了砝码,天平右倾,双方持平。上场前的一句精神鼓励,看似无关紧要,只多了那么一克拉的重量,但也正是这一克拉,把乙队的金子变成了钻石。
谁的生活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顺心,丛林社会里竞争就是这样残酷,面对压力时,我希望你的办法比抱怨多一克,面对未知时,我希望你的执着比迷茫重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