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文化之魁星诞辰

七月初七还是主管天下文人士子考运的神仙魁星的诞辰。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魁星是道教文昌帝君之外另一位掌管文运的神仙,主宰文章之兴衰;其信仰兴于宋代,自此久盛不衰。古代的考生们将魁星图张贴在座右以助考运,几乎过去的每座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等建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同于文昌帝君的温文儒雅,魁星乃是一副赤发环眼、青面獠牙的狰狞面目,以应“魁”中的“鬼”字。他右手握有一管大毛笔,称为朱笔,意为被此笔点中姓名之人将金榜题名;左手持一只墨斗,“斗”有才高八斗之意,与右手的朱笔相照应,喻为“魁星点斗”;或者是将墨斗置于扬起后踢的左脚之上,称为“魁星踢斗”。魁星右脚金鸡独立、站在鳌头之上,意喻“独占鳌头”,左脚后翻向外踢出以呼应“魁”字右下的大弯勾。他的经典形象不仅是汉字象形智慧的完美发挥,也是古往今来的学子们“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魁星信仰在源头上即是古人的星宿崇拜的一种。星宿在中国古人的心中有着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其中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地位尤为神圣。魁星原指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颗星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和天权星的总称,或仅指第一颗星天枢星。考察“魁”字的本义,“魁”有着头领统帅、杰出超拔和体格的壮大等含义。其中,“头领统帅”的本义是与“魁星”在北斗七星中的星相位置相辅相成的。

唐宋时期及第的进士站于宫殿的台阶下迎榜,而状元则站在雕有龙和鳌图案的台阶上面,“独占鳌头”的状元自然是诸进士之首。唐宋时科举考试取得状元还叫作“魁大庭”或者“廷魁”、一省的状元叫“省魁”等等。所谓“在人为魁名,在天为魁象”,都是突出第一和超拔的意思。宋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载,朝廷对考中状元者“送镀金魁星杯柈(盘)一副”作为褒奖,可知在宋代魁星的信仰已和天下士子的文章科举之事密不可分了;甚至在宋朝的文学作品、生活中,人们干脆以“魁星”一词来直接称呼万众瞩目的状元郎以及春风得意的及第学子们了。

古代也将“魁星”写作“奎星”,“魁星楼”和“奎星楼”两种名称并行不悖。在读音上,“魁”和“奎”同音,“奎星”为古代天文学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奎星对应的分野正是文圣孔夫子的故乡鲁国;两汉纬书《春秋·元命苞》中有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埶,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的记载,这样“奎主文章,仓颉效象”,奎星与文事、文运也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以魁星、奎星虽各有所指,在主宰文人士子的文运方面则是同一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七夕”保持了最早来源于星宿崇拜的传统,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古代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男人们想求取功名而在这一天举行“拜斗”仪式祭拜魁斗星,祈求能满腹诗书,高中状元,官运亨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昌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又称文曲星,专司天下读书人的功名利禄。魁星为北斗七星之首,民间称之为“魁星爷”。魁星之...
    我闻TV阅读 17,290评论 0 0
  • 七|月|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今...
    为世瑞阅读 876评论 0 1
  • 梦随花落随风散,独飘零,忆已蹒跚。独倚斜楼拍栏杆,思悠悠,难相见。 红颜未改物依旧,再回首,却似陌路。千言万语终不...
    页行文阅读 209评论 0 2
  • 问题1: 臀部往后、臀部外侧与脚后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膝超伸,膝盖没有伸直。 原因: 1、进入体式时躯干悬空向前向...
    螽斯羽_e439阅读 549评论 0 0
  • 初级教练总结。 大家好,我是二团四营的花仙子,首先介绍我自己,我来自美丽的花城广州。 从2017年...
    美丽的花仙子阅读 1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