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时,索然无味;再读时,别有深意。
——前言
之前听过一句话“人生下来就是孤独的,而你只是因为长大了才明白而已。”的确,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世的一切经历中都是处于孤独的状态。那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并不觉得孤独呢?我想那大概是达到了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生境界了吧。我们都很孤独,为了不孤独,我们倾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可以以一句顶一万句的灵魂。言语,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表达,是凸显人的存在感的最便捷的方式。既然不孤独等于一句顶一万句,那么言语的作用可就显而易见了。
言语,是一个人最简单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我们想要通过言语来表达我们的意志与想法,想要有人真真切切地理解我们的内心。然而,正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通过言语来达到真正互相理解的目的是非常难的,能找到与自身灵魂相契合的灵魂是非常不容易的。总之,究其一生,能让我们不孤独的情况是非常难得的。
有句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也就是说的这种言语上的孤独,并且这种孤独感在越亲近的人身边感觉更为强烈。就像我们求学归家后,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有些时候总感觉父母并没有理解我们的意思,和我们想要他们理解的永远都处于一种不吻合的状态。因此,在家的时候总觉得无聊。无聊,我想也是一种孤独吧。
孤独既然无可避免的存在,然而你有没有想过,永远不孤独的机会是否存在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你在初中时的友谊一样。那个时候的你们无话不说,形影不离,甚至坚信你们的友谊坚如磐石,一定会地久天长,永不相忘。然而当你们因为某种原因分隔两地,联系渐少的时候,你就会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太幼稚了,哪有那么多永久不变的东西。你们打电话时,都很兴奋的和对方分享自己的新生活,新体验,彼此都面露笑容。然而,你们会再像以前一样谈论自己的内心吗?还会继续像以前一样无话不说吗?我想未必。时间与距离肯定会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彼此的言语无法再处于同一个频道。而这个时候,也就是你对孤独体会最深的时候。
“酒逢知己千杯少”,什么叫知己,我想应该是那个懂你的人,那个让你愿意说话的人,那个一句可以顶万句,让你不会觉得孤独的人。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在世间生存的独立个体来说,找到一个可以一句顶一万句的人,成为彼此的知己,便是我们内心最隐秘、最真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