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错了———世上本就没有"时间管理"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书目:《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作者:张永锡 李瑞文
上架建议:时间管理
阅读目的:掌握时间管理方法 拥有高效的工作与生活

提问:怎样做好时间管理?

我们似乎总喜欢反复提出这个问题,到底时间管理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好时间管理?其实我们都错了。时间计划不来、精算不到,又谈何要去管理它?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是时间的规划和分配

在这里,规划和分配只取决于人的精力!

明知道饭后忙着赶项目,但还是愿意分配出一部分精力先把碗筷刷洗干净再开始工作;明知道第二天早起要准备早会,但还是愿意在睡前打起精神重新复盘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明知道一天行程满满,但还是会早早起床,精力充沛地开启早安最动感的晨运!

所以,无论个人成长还是企业管理,管的既不是时间也不是人,而是人的精力!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一书,从管理精力这个特殊的视角,带领我们解读真正的时间管理法。

先吃掉那只青蛙

·FAST原则吃青蛙

FAST原则,也称为"高效四部曲"。作者采取事例结合道理阐述的方法,将高效的理论依据及落实方法逐一清晰罗列,十足的干货分享。同时结合自身与周遭事例来具体规划时间分配与管理。

(1)F吃青蛙:要事为先

之前在《你的时间,80%都用错了》一文中,我们强调过一个概念:象限管理法!

在第二象限中,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即是这里所说的要事!它们目前并不紧急,但是如果一直拖延,最终就会变成紧急事件,甚至变成需要亡羊补牢的事件!

我们分析下来,这类事情在生活当中不胜枚举:英语翻译的CATTI考试、子女的教育问题、公司团队的工作项目、公众号编辑的文章约稿似乎都是可以容后待办事宜,但这些看似不紧急的事件,往往最为重要。容不得马虎、容不得拖延。否则你真的会在截止日的前一天,东拼西凑胡乱交差的。

找出要事,是提高效率的首要行动!

(2)A 行动清单

·列出够少的事件,确保执行力度

(每日1~3只青蛙,5~7只蝌蚪)

罗列出的事情,越少越好。正如当下的成长环境,我们每个人不是在做时间管理,而是人的精力管理。正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清单中的任务事件也应当量力而行!

就我个人,目前以写作定位为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再结合"输出倒逼输入"的原则,读书也将同步发展,所以明确自己的青蛙便是:阅读和写作。

所以读这本书之前,我只认可把自己的时间,分配给阅读和每日的写文练笔;而同时对于良好的习惯素养置若罔闻,觉得太浪费时间。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你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认可把时间这样分配而已!道理似乎显而易见。

现在在生活当中,我也开始注重培养好的生活习惯,所有习惯的养成,我便定义为"蝌蚪"。这里,要列举的类别广泛,如:饭后洗碗、遛狗散步、冲杯咖啡、卸妆敷面、洗涤衣物等等。

只有"青蛙"与"蝌蚪"事件,均计划妥帖之时,我们的执行方才精准到位!

·让清单更容易执行,常问自己下一步是什么?

前两天的写作交流群,大家探讨如何写好标题。群里导师怀左同学,建议大家多多关注大号儿的文章标题,例如十点读书等等公众号。自行多做总结。

以此事为例,第一个问题:这件事是什么?

首先标题写不好,需要总结!

第二个问题:我们希望达成什么结果?如何行动?

我们希望归纳汇总标题,要把标题罗列出来再分门别类。

第三个问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所以我下一步需要先添加公众号,读文章看标题。

最终,我们清晰了行动清单上,可以华丽丽地添加一项:添加公众号!

这就是为事情"加工",时常提问自己得出行动,使任务更容易完成。

·不想行动时,先来只蝌蚪。

正如我们之前说的,时间管理就是人的精力管理,但是我们不可能日日精力充沛、精神百倍,所以当我们某一刻情绪低落时,也不要灰心气馁,我们可以先把注意力放在"蝌蚪"事件上,得到一个缓冲的同时恢复精力,从而更好地专注吃青蛙。

自己每天的阅读和练笔,当属练笔为最大最丑的那一只青蛙。饭后困意难挡,我很多时候都是饭碗一推倒头就睡的状态。而当自己睡醒方觉,已经到凌晨5点多,胡乱拼凑1000字也权当是完成了当日自己的任务了。

在近期的成长阶段,同样是困意来袭,我却可以抓起手边的碗筷,涮洗干净后,恢复了80%的精力再投入学习。又或者优先卸妆洗漱,把精力调动起来,再码字练笔。当然,方法各异,只希望你能找到适合你的!


先吃掉那只青蛙

(3)S 拆解青蛙

·思维导图  九宫格

这两种方法,均有一个主干思想:

1 罗列出主要事项
2 将每个事项展开,同时确定下一步的执行

以写作举例:

写文之初,我们脑中出现很多观点、案例,但是不清晰采用何种结构框架,此时我们先画出一副导图,把点子先放上去,这便是素材。

跟着我们排列整合所有的分支,找出自己想要呈现的脉络,最后在架构上添肉,形成文章。

(4)T 时间感知力

·番茄工作法

这里引用的是我们最熟悉的番茄工作法,它的最大特点是25分钟的工作结合5分钟的休息时间,就是一颗番茄。从而让我们更为高效的工作和学习。

最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莫过于一个人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达到目标。而从心理学角度,这个状态叫"心流"。

之所以要引入"心流"这个新名词,是因为它的状态四步法,可以与番茄工作法紧密配合并且达到高效的最佳效果。

1 热身时间

我们可以在晨间,将喝水、与微信好友互道早安、洗漱等等一系列活动优先执行,这时可能一两个番茄时间已经过去,即将可以开始"心流"的第二环节。

2 专注青蛙

面对我们一天中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提前预设好需要几个番茄钟去完成它,同时在高效的25分钟之内,做到高密度高强度的工作,从而达到最高的专注度。

3 适时休息

在"心流"的第三部,告诫我们疲倦之前需要休息,而同时番茄工作法也在每个番茄钟的最后五分钟,给到我们缓冲的时间。在这时,我们可以做做远眺、做做运动等等,缓解疲劳。

4 每日检视

通过每天的检视环节,我们可以找出改善方法,下次做的更好。

END

管理好精力即是做好了时间管理,把我们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多的任务当中,我们往往力不从心。

所以在选择好青蛙的同时,善于利用可执行清单的三个咒语,运用好思维导图及九宫格思考方法,最终以番茄工作法高效提升效率,使我们的精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