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学以致用。昨天周末,早上我在手机上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日记,娃爸做好早餐挨个室叫起床,开始有情绪,我理解他当时的心情,赶紧起床并督促女儿也起床,盛上饭他后他又埋怨我“咱妈有病,你也不问问,不会学学琴(勤快的四弟媳)!”当时一听到这,我老模式又重演,表面平静,内心翻江倒海,剧情不断翻转:①你知道我没问吗?②凭什么拿琴的优点和我的短处比?我又没拿你和四弟比,我这样其实已经很不错,你知足吧。③我压力也山大,在家经济由我扛,在校带毕业级,我容易吗?委屈、受害者角色又跳出来了。④要不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向他表明我的诉求?对话肯定会引发冲突,要不微信文字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边吃饭边思索,一顿饭吃完也没任何行动,空演了一幕幕内心戏。再后来回顾这种耿耿于怀的不舒服时,想到当时可以用到学过的抽离技术,让自己跳出情绪的灾区,告诉自己他不是说我的,他是说她的。我不是已经不再当受害者的角色了,为什么他一指责我,我可又自动选择了委屈受害者角色?以后再遇到类似的被指责,提醒自己:抽离,抽离。晚上我和女儿一到家,娃爸赶紧下厨房做饭,还是挺温暖感动的,饭做好后他给婆婆饭盛好,我连忙接过来端去,他要的就是这,这下他开心了。
2.儿子暖心。一段时间以来,女儿双眼不断眨眼睛,必须要去看医生了,我是左胳膊不能后背,连文胸带都是让娃爸帮忙扣的。儿子说:“我带妹妹去医院,你辛苦了一周了,整天那么累你去汗蒸汗蒸,按摩按摩。”儿子的话瞬间暖遍全身。于是,兄妹俩去医院,我去汗蒸按摩爱自己。
3.放松才能正常发挥。下午女儿乒乓球比赛,她太渴望赢了,前几天就开始期待,下午还打电话邀请我去现场看,我不去怕女儿感到不被关注,去又怕她压力大,结果选择去了。果然女儿求性心切,发挥不出平时水平,我看了一场她3:2赢了实力最弱的后就走了。晚上问女儿结果,果然没进前三,哥哥鼓励她已经不错了,我则是引导她分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心态,求胜心太切,太看重结果时,压力过大反而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以放松的状态平和的心态才可以有更好的发挥,还有平时考试也是一样。女儿说考试数学时她太想考九十分以上了,结果看到题时就很懵,每做一道题后就怀疑它是不是错了,我说这就是心态的问题,你放平心态认真做,考多少妈妈都依然爱你,女儿点点头。
4.儿子懂事。下午好友推荐我骆驼专卖店鞋买一送一,带我去看,刚巧碰到同事也来逛,我俩搭伙各买了一双过膝的高筒靴。于是打电话让儿子也来挑,儿子试来试去挑了一双,又给他爸选一双,准备结帐时才看见标签,哇,一双鞋一千多呢,老板是我同事,表示可以一双五折,儿子果断不要笑着说:“我现在还没上班,还是花我妈的钱,我不穿这么贵的”出来后我还告诉儿子想穿的话妈妈愿意给你买,儿子坚决不要,表示二、三百的鞋足行。儿子又懂事又暖心,我之福矣。
5.学习看天给不给力。德勇老师要来洛阳开公益沙龙,十分想去,但困难重重:①我不会开车,也没车,驾照这个寒假一定得拿到手。②找个会开车的有这方面学习需求的家长一块去,可时间是晚上,结束回来太晚天黑操心,第二天还要上班。③晚上辅导学生倒是可以让儿子去,但会不会学校开考务会?④天会不会下雪?下午好友打电话说我们520组的伙伴有人也想去,那就看天吧,天不下雪我就排除困难组织人去,天下雪就安全第一,期待再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