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应520谐音为“我爱你”,所以今天这个日子被网友们定义为“网络情人节”。事实上,除了“网络情人节”,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节日还有许多。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但在互联网时代,多了许多网络节日,人们会通过一种仪式纪念这些特别的日子。这些属于互联网时代的节日,有些是网友自发组织的,但更多的是为营销而生。商家抓住商机,为许多日子赋予了意义,再让这些意义与品牌产生化学效应,最终实现营销利润。
节假日促销,本就是传统商家的惯用手段。最早为日子赋予营销意义的是阿里,将原本为光棍节的双十一变成了购物狂欢节,这也是目前最成功、影响最大的网络节日。以往提起双十一,大家想到的是光棍节,如今提起双十一,大家只想到淘宝。这个节日最成功的一点在于,经过发展,双十一不仅仅属于淘宝的电销,近两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许多商家都借着双十一的热潮,加入购物狂欢节中。
除了双十一以及520,互联网时代,还有哪些网络节日呢?清大创融下面为大家盘点:
1
3月7日 女生节
这个节日主要在各高校展开。由山东大学首先发起,后扩散到中国各高校,是一个关爱女生、展示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
定在妇女节的前一天,互联网时代,许多人考虑到不是所有女士都是妇女,网友将这天命名为女生节,让那些未婚的女同胞也可以过上属于他们的节日。
2
8月3日 男生节
与女生节相对应的是男生节,各大高校的学生们自发组织,多数学校确定8月3日为男生节,这个日期的数字与3月8日的妇女节刚好相反。但各个高校的组织不同,日期也会不同。
无论是女生节还是男生节,会为这两个节日狂欢的多为高校的学生。男女同学会在对方的节日给对方送上礼物与节日祝福。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两个节日最大的意义是加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增进班级凝聚力。
学校附近的商家也会针对节日做一定的营销活动,如鲜花店,甜品店做宣传活动,以及餐厅做包聚优惠。
3
5月17日 吃货节
517 谐音“我要吃”,顾名思义为“吃货节”,这是一个属于吃货的节日。随着吃货队伍的壮大,吃货们需要一个节日,寻找认同感,集众人狂欢。商家们借着这个节日,大搞美食促销。
这个节日由大众点评、糯米以及美团一众美食互联网平台创立。利用日期的谐音,给日子赋予有自己品牌标签的意义,得到有效传播,其营销效果显而易见。
4
5月20日 5月21日 情人节
520、521 谐音“我爱你”以及“我愿意”,为网络情人节。通常520是表白日,大家可以在这天向心仪的对象表白,521则是接收对方意愿的日子。
这一天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是他们告别单身的最佳日子,当日他们会借机向心仪的对象表白示爱。同时,也有很多商家瞅准这一商机,企图通过这样的节日分一杯羹。所有于情感有关的商家都会利用这天大做文章,获得盈利。这天成为了花店、酒店、情趣电商等商家瞄准的目标。
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节日还有很多,例如:3月22日,是闺蜜节。2012年,由腾讯女性提出的概念,号召关爱闺蜜;4月17日为世界铁哥们节。417,谐音为“死一起”,寓意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网友们借此日子表达对兄弟情谊;9月12日为示爱节。是继“520情人节”后,网友根据其谐音“就要爱”,而定的节日。
这些节日中,有的是网友们自发组织的,商家抓住商机,借上东风组织营销活动。有些则是商家发起,通过宣传被大众获知并在其找到认同感。无论是哪一种,商家总是能在其找到契合点,顺带宣传自己的品牌。
会很快被大众遗忘,难以起营销效果。所以商家想要借势营销,必须要为但如果只是简单的为了了解和推广,强行将品牌附和进一个节日,难以让用户买账,这样的节日将会很快被大众遗忘,难以起营销效果。所以商家想要借势营销,必须要为品牌与日子创造关联度。品牌与日子创造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