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家谱序言

家之有谱,犹如邑之有志,国之有史。家谱记一家之兴衰,录一氏之传承,观家谱然后知吾何从来,又何从去。而谱中所载前辈英贤事迹,更能勉励后人,修身进德,学做圣贤。

黄氏一族,源远流长,盖虞夏商周之际两千年间,潢川一直为古黄国封地。春秋时期,诸侯相侵伐,黄国亡于楚,于是国人以国为姓,是为黄姓。自春秋战国以来,黄氏一族如春申君黄歇,西汉颍川太守、丞相黄霸,著名孝子、东汉尚书令黄香等可谓积善之家,人才辈出。及至北宋,有著名诗人黄庭坚,为大文豪苏东坡学生,号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我们黄庄村一系,盖出自山谷堂,为黄庭坚直系后裔之一。

根据先辈记载,我们黄庄村一系黄氏初祖名曰黄万,系银匠,明初大移民时期自江西南昌瑶湖村携妻担子来长葛,世代居住于西门里南北二宅。及至八世祖法宪时期,因为人丁渐多,乃增修衙后小楼花园宅,因宅中有二层小楼,号“小楼黄”。清乾隆年间,十一世黄元浚携族人迁城西小张庄,因黄姓人口最多,改名黄庄。对外仍号称“小楼黄”,以有别于同县其它同名村子。

我们黄庄村一系自四世祖黄钟以来,逐渐形成了耕读传家、孝友传家之优良家风,可谓人杰地灵,显赫一方,自明朝中叶至清末数百年间,长期为长葛四大旺族之一。尤其是清朝近三百年,长葛共出进士9人,而我们黄庄村一系有2人:共出翰林2人,而我们黄庄村一系有1人。其它举人秀才之数,更是不胜枚举。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列传里黄姓人物,十之九皆我们黄庄村一系中人,族人皆以为荣。

嘉庆年间,十二世孟甫尝领修《黄氏家谱》,著《家传篇》。道光年间,十三世嘉犹再次领修《黄氏家谱》,著《续家传篇》。此后,因国家局势渐趋于乱,家谱断修一百余年。十六世丙炎每惧年长日久,传承失序,乃于1964年组织第三次集结资料,重续家谱。虽然规模粗备,但因局势不许,付之一炬,后人惜之。改革开放后,丙炎之子灼先,与同族保合、建喜等继承先辈遗志,第四次组织族人,集结资料,编修家谱,打印出《黄氏家谱初稿》。棚改后,保合、建喜等在初稿基础上,第五次组织族人,集结资料,编修家谱。时距第四次集结资料已有三十余年,当时英年修谱之人,今已白发满头矣。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呕心沥血努力之功,家谱终于得以付梓印刷成册。《中庸》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灼先、保合、建喜等,能继前人之志,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可以算得上古所谓“孝”了。

十七世峰,亦曾于偶然机会,参与修谱之事,略知事之本末终始,乃叹修谱之不易,成谱之足惜。家谱既成,前辈之事备其述,后世之人有所法,吾侪亦有所不负于一代薪火相传之责矣。是为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