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读书笔记4

今天我读了第六、七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亚文化群体以及仪式感的一些内容。这两个词语听起来比较陌生,但是通过作者的深度刨析,将它们解释的非常透彻,接下来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观点。

1、亚文化群:IP的用户集群,IP进阶为超级IP的火箭推进器

大众文化是消极地接受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亚文化则是积极去寻找一种小众的风格。

无论IP最初表现为何种形式的产品(影视、游戏、商品),它们作为第一内容更多是流量引爆,吸引用户追随,吸引一小部分狂热粉丝。这些粉丝或是自发,或是由运营方规划,形成社群。

作者介绍了supreme的成长模型介绍亚文化群,它是一种孵化的小众社群,定义为亚文化,它的单品图案多取样于街头文化的起点。爆发扩散为流行生活方式的商业成长模式。

supreme从街头滑板社切入,经历社群生长,通过产品扩展为一种穿戴文化,然后又在其他品牌的交融中不断跨界衍生。它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充溢了文化价值,满足了用户精神层面的体验。

品牌最初通过内容建立联系,通过联系形成社群,而社群不断反哺内容,使之成为具有内循环特征的亚文化体系,个体在成长中不断跨界,融合,直至成为一个独特,有生命力的新物种。

超级IP的经营逻辑

2、仪式感:超级IP互联赋能的造物方法

仪式感表达:解决人的个性需求和精神需要的消费形态,通过仪式化的内容表达形成商业的底层土壤,我们称其为“仪式感”表达,为产品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价值。

作者首先通过超级碗介绍了仪式感表达,每当超级碗赛季,人们会不远万里来观看比赛,与其说是看一场比赛,不如说是对文化价值观的寻求,是美国群众寻求自我的方式。这是一项适者生存的运动,如果没有高超的球技和强大意志力是撑不了多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用户协作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超级碗能够让他们产生一种对价值的认同,他们愿意为自己的精神埋单。

人的精神空虚是普遍状态,长期压抑的精神需要找到出口,并出现井喷式的发展,创造一个新市场,从底层颠覆旧有传统商业是更有温度感和仪式感的出口需要。

3、用户作为被感染者,很容易卷入产品体验所形成的群体文化中,这种被动的接受和感同身受称之为卷入感。

4、产品经营正在变成文化和价值观经营,变成内容经营,变成群体狂欢的仪式感经营,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

5、这个时代的产品,赋予了其功能属性以外的温度,是一种新消费形态下的新需求,逐渐成为当下商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血有肉,具有人格化的产品与人之间拥有了感情的连接。

6、仪式感,卷入感,温度感,和众筹感是一套场景时代的方法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7、IP是主线,将原本公司分散的品牌,产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包含内容、人格、用户、场景价值在内的完整体系。同时由于打通了品牌与产品之间的通路,使得这些原本分散的品牌和产能能够相互包含,破除彼此之间的壁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