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2(1.8~1.16)

2022年3月1日

论语新解

1~8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不重则不威:重,厚重。威,威严。人不厚重,则失威严,不为人敬。

学则不固:此句有两解。

一,固者坚固义,人厚重,则所学不能固守勿失,承上文言。

二,固者固陋义,人能向学,斯不固陋,四字自成一句。今按本章五句分指五事,似当从后解。若依前解,当云学而不固,或虽学不固,始是。

主忠信:此亦两解。一,行事以忠信为主。

二,主,亲义。如人作客,以其所投遇之家为主。与下文友字对照,谓当亲忠信之人。

今按:当从前解。后解乃偶然事,分量与其它四事不相称。

无友不如己者:无,通毋,禁止辞。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或说:人若各求胜己者为友,则胜于我者亦将不与我为友,是不然。师友皆所以辅仁进德,故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或说:此如字,当作似字解。胜己者上于己,不如己者下于己,如己者似己,与己相齐。窃谓此章决非教人计量所友之高下优劣,而定择交之条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既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说《论语》者多异解,学者当自知审择,从异解中善求胜义,则见识自可旧进。

过则勿惮改:惮,畏难义。过则当勇改,不可畏难苟安。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过失,不要怕改。

张子武:无友不如己者,第一个意思,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有比我们优秀的地方。

另外一个意思,如果我们发觉朋友身上有不如自己的地方,我们应该及时帮助他改正提高,不能视而不见,不能让朋友不如自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的理解和钱穆先生的注释区别很大,我说的肯定不是孔子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觉得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一定非得要死抠圣人具体要表达的意思,只要我们学了能使自己有所提高,就算达到目的了。说《论语》者多异解,学者当自知审择,从异解中善求胜义,则见识自可旧进。

王福明:@张子武依钱穆师所说,也是有意于不存乎我们这些人自己的意思!如果存乎己意而学,便如学知识,多成争议,这样我想并无益于我们的进步!

另外,友做名语讲,没有朋友不如自己又岂能自己所能控制?钱师此解,先作此怀疑就好吧。[微笑]

我自己的意思:这里所谓的“毋友”,应是不与不善的人为伍,人有君子小人禽兽之分,所谓“唯君子能好人能恶人”,此不不如己者指的是仁道德行,而非技能知识。人各有其长,但仁道唯一。我觉得能稍合钱师的意思,也不知道对不对!

魏雅凡:求学大道的君子在学的时候不庄重就不会威严,别人就不会信任你。人能向学就不会见识浅陋 学问才会坚固,行事必忠信于人 交朋友交比我学识 人品都强于我的人择友就像选择老师一样能有这样谦虚的态度才会或得老师和朋友的辅助,更好的认知仁义道德,有过错不要怕难为情 所谓知耻而后勇。朱熹译注说程子曰 学问之事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我引用游氏(游氏是不是叫游酢)的话说 求大道的人要仪表稳重庄严为根基 要重视学习 力性实践才会学而有成 学习之道必 自己要 把良心放在中间就是忠把信字看的比天大 有老师好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下学习才会进步大 如果有错怕难为情 不勇敢者改正过錯 恐怕老师朋友不愿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对的 一生都学习不到大道。

我认为这一章讲了君子不重则不威 就是要自重自尊自信 别人才会觉得你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人内心端正庄严,会反映到气质容颜上来,神态庄重威严、大方得体,就会使人感到稳重可靠,人们自然会加以敬重、信赖。反之,一个人倘若容仪不修,散漫随意,举止轻浮,人们也就会随意待他 所以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一个民族也是这样一定要对自己文化有坚定信心 我们经常讲独立之精神 就是具有独立之人格 呼吸自由之空气 拥有自由之思想,这才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志同道合的人们首先要去做的。

靳婷:无友不如己者,薛老师,如果大家都这样的心态交朋友,那部分水平不算太高的人怎么能交到更高的朋友呢,这不成了有分别心了吗,大家如果都这样去往高处交朋友,怎么理解这段呢@薛逸然青岛

薛逸然:这样就显得固陋,偏激了。要去亲近君子,不等于要把不是君子的一棍子都打死。厌恶鄙视。

这一章讲君子自修之道。这几句话,是分讲五件事,但其实也是合讲。都是培养内心之仁。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

内心有对仁的向往,自然愿意亲近仁善之人。

内心存仁,反而会越发的谦虚。三人行,必有吾师。

我们很多人,好为人师,容易把自己看的比别人厉害。有的人就不希望周围朋友有比自己好的,一旦好了就嫉妒人家。不能真心的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这些都是我们不好的习气,我们要在心里要问问自己,随时要注意,不断去改正的地方。

2022年3月2日

领读人:缪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终,指丧礼言。

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追远:远,指祭礼言。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而后始有祭礼。生人相处,易杂功利计较心,而人与人间所应有之深情厚意,常掩抑不易见。惟对死者,始是仅有情意,更无报酬,乃益见其情意之深厚。故丧祭之礼能尽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趋于敦厚。儒家不提倡宗教信仰,亦不主张死后有灵魂之存在,然极重葬祭之礼,因此乃生死之间一种纯真情之表现,即孔子所谓之仁心与仁道。孔门常以教孝导达人类之仁心。葬祭之礼,乃孝道之最后表现。对死者能尽我之真情,在死者似无实利可得,在生者亦无酬报可期,其事超于功利计较之外,乃更见其情意之真。明知其人已死,而不忍以死人待之,此即孟子所谓不忍之心。于死者尚所不忍,其于生人可知。故儒者就理智言,虽不肯定人死有鬼,而从人类心情深处立教,则慎终追远,确有其不可已。曾子此章,亦孔门重仁道之一端也。

白话试译

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于笃厚

薛逸然:【论语1.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前面几章谈质,本章说礼,丧葬之礼。但其实依旧在谈孝,谈仁。仁礼一体,由礼修仁。

民德归厚,何为厚。当我们困于己身小我之私,则生命自然轻薄。通过丧祭之礼,感通先祖精神。精神的高度,生命的厚重感就慢培养出来了。

具体可以参考《讲大学》33,52课。谈生死,鬼神,人生幸福。

重点要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上。

我们今天很多问题,是因为自身生命太轻薄,风一吹就东摇西荡,不知方向。生命厚重起来,则很多问题不成问题,无需苦苦求解。

慎终追远的丧祭礼就是培养的方法。

具体的阐述和如今可行的一些做法,我在课里有具体的建议。

大家可以听完之后一起讨论。

魏雅凡:谨慎地对待父母去世后的葬礼一想到生前父母对我的种种的恩情,今生再也见不到了 此时悲哀之心不忍之心由衷而发 这是一种情义深重的表现。有次以后要每次到祭祀父母的日子都要追思父母生前对自己的恩德和祖先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人的本性使民风纯朴厚道。 我想儒家不提倡宗教信仰,也不主张有灵魂存在,为什么还要搞如此繁文缛节,这不是形式主义者吗?细细思之 不然, 概是曾子想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本性 本性就是薛老师讲的仁 然仁与礼,一个是外用的表现 ,一个是修己 ,长此以往慢慢的人民就会因为被这种精神所感染 仁德之心也激发出来了 风气自然也就纯朴厚道了吧!

王福明:追远,我是祖先之后辈,祖先之伟绩,我辈不敢污!!!慎终,我是后代之祖先,我所行必有传于后代,我之身死不敢不慎!

总之,我是我自己,我更是儿孙,是父母,是兄弟。从我开始,慎终、追远,明面是礼的要求,实又是仁道精神寄托所在!所以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薛逸然@王福明 山东胶南一般来说,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

2022年3月3日

《论语新解》

学而篇第一

(一〇)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子禽问于自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陈亢字子禽,即原亢。

子贡:端木赐字自贡。二人皆孔子弟子。

闻其政:预闻其国之政事。

抑与之:抑,反语辞。与之,谓人君与之,自愿求与为治也。

温、良、恭、俭、让:温,柔和义。良,易善义。恭,庄顺义。俭,节制义。让,谦逊义。五者就其表露在外之态度,可以想见其蕴蓄在心之德养。孔子因此德养,光辉接人,能不言而饮人以和,故所至获人敬信,乃自以其政就而问之。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诸,语辞。诸,许多义,亦一切义。孔子闻政之所异于人者,不只一端,故连用“其诸”为问辞。孔子之所至而获闻其政,直是自然得之。因承子禽问,若谓即是孔子求之,亦异乎他人之求之。

子贡善言圣人,此章揭出温、良、恭、俭、让五字,而孔子之心气态度,活跃如见。学者细玩之,可不觉暴戾骄傲之潜消。亦知人间自有不求自得之道。此与巧言令色之所为,相去远矣。然孔子亦固未尝真获时君之信用而大行其道于世,则孔子之温、良、恭、俭、让,亦己心自修当然,而非有愿于其外。

【白话试译】

子禽问子贡道:“我们夫子没到一国,必预闻其国之政事,这是有心求到的呢,还是人家自愿给他的呢?”子贡说:“我们夫子是把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五者之心得来的。我们夫子之求,总该是异乎别人家的求法吧!”

刘飞:感悟:本段是对上段“民德归厚”的进一步说明和解释,夫子闻其国政不是求的也不是其国君给与的。孔夫子本身具有温和、良善、庄顺、节制、谦逊的德养自然而然吸引而来的。子贡用圣人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我们德养是根本,那些“名利”等表露于外的事务只是附属在我们厚重的德养之外的产物,正所谓“福德都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合十]

薛逸然:【论语1.10】

这一段很有意思。子禽是个年轻弟子,问师兄问题。子禽所问,无论是与不是,其实都是普通人的理解。名声很大,学问很高,能力很强,各国君主都会请教问题的,这种师父多厉害。与有荣焉,很自豪,没选错师父。

子禽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对孔门所教高度的理解问题。子贡答,其诸异乎。很多不同。再白话一点,就是跟你想的完全不是一会事。

儒家很重视为政,论语第二篇就是为政篇。因为儒学文化主流的影响,几千年来一直跟国家政府结合的很密切。所以几十年前反对传统的过程中也是被当做封建毒瘤,摧毁的是最严重的。误解也非常多。

对于儒家为政的误解,从一开始就有。虽然孔门众多弟子,在实际事功上有非常杰出的表现。慕名而来也很多。但真正的精华所在,所传重点不在这里。

子贡提醒小师弟,温良恭俭让以得之。那是内修之后外在的一种自然状态表现。亲民是明德的自然过程。政治本身,并非我们所求。既不是汲汲于功名,甚至也不是为了国家兴盛等伟大目的在学。

夫子的生命状态才是我们最应该学的。那是一个人真正应该有的状态。

子贡给子禽,只是指了一个方向,点到即止。因为能理解多少,在于子禽自身境界。随着子禽学问日进,修养日深,才能越发理解其真意所在。

领读人

魏雅凡  曾美双  丁建英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钱穆注释】观其志:其,指子言。父在,子不主事,故惟当观其志。

观其行:父没,子可亲事,则当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道,犹事也,言道,尊父之辞。本章就父子言,则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如冠、婚、丧、祭之经费,婚姻戚故之馈问,饮食衣服之丰俭,岁时伏腊之常式,子孝不忍遽改其父生时之素风。或说:古制,父死,子不遽亲政,授政于冢宰,三年不言政事,此所谓三年之丧。新君在丧礼中,悲戚方殷,无心问政,又因骤承大位,未有经验,故默尔不言,自不轻改父道。此亦一说。然本章通言父子,似不专指为君者言。

《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滋。如此章或谓乃专对当时贵族在位者言,非对一切人言。无改父道,乃指政治措施,不指日常行为。否则父在时,其子岂无日常行为,而仅云观其志?或通指父子,重此道字。谓若父行是道,子当终身守之。若非道,何待三年?或则从三年上寻求,谓三年不改,即是终身不改。疑辨纷纭。然《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固当求之于大义,亦当协之于常情。如据三年之丧为说,是专务考古之失。

如云父行非道,何待三年,是专论大义之失。其实孔子此章,即求之今日之中国家庭,能遵此道者,尚固有之。既非不近人情,亦非有乖大义。孝子之心,自然有此。孔子即本人心以立教,好高鹜远以求之,乃转失其真义。学者其细阐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

在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

薛逸然:【论语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钱穆先生注解的最后一句,我觉得要尤其注意“孔子既本人心以立教,好高骛远以求之,乃转失其真义。学者细阐之。”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可以讲很多,可以有各种研究辨析。可以高举大义,说什么三年太短,应终生行之。但这都只是口头讨论。

真的落在心里,放在心里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志,这个志是否真的愿行。把志向落到行动中真正做三年,那才重要。把仁放心里,把礼落在行上。踏实把修身工夫做三年,才能感到什么是立志的状态。人格是能立的住的,心是能定的住的,不再仅是听了什么话,看了什么事,一阵热血沸腾,过了一会就消散下去了。那种岿然不动的信念是由内而发的,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生命,无愧于父母给的生命,这是孝。

我们再来看,孝是什么?孝是人禽之别,是人伦之基。

一个人,最早的,最纯真的情感就是对父母的。如果他对父母的这份情感能够纯正,那以后心灵成长,情感发展的根基就奠定了。所以,我们在家里面讲孝道,父母教孩子孝,其实在教什么?不是在教听话,守规矩,你以后要对我好,以后给我养老等等等等。这些都不是目的。

在基本层面来讲,其实教的是让孩子拥有一生幸福的重要根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孝道是真正的长远之计。那是父母对子女最纯粹的爱,化为了孝传下去。

父在,观志。一个家里有没有孝道,看看这个孩子有没有志向就行。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有志向,孩子的责任是找到自己的志向。如果没有,这孩子就是不孝子孙。

父没,观行。志向要能立的住,生命应该走的方向,我找到了,而且我能克服艰险,排除万难,矢志不移的走下去。父亲在死之前,能培养孩子到这一步。父母的责任尽到了,培养了一个真孝子出来,这是好父母。对孩子来说,你能做到这一步。你没有辜负父母的培养,没辜负自己的生命来这个世间走一遭。你才是孝子。

靳婷:中华文化就是继先祖之志,叙先祖之事,孝就是承前启后的传承,可以这么理解吗薛老师

薛逸然:可以,不过要注意不要理解成父亲是铁匠,我就是铁匠,我孩子还要是铁匠。也不是父亲给孩子规划人生道路,孩子就要照着走。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先贤们的人(仁)志与人(仁)事,那种精神,在代际间传承不绝。

贾跃胜:1. 本章的主旨是什么?

答:本章主旨在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从整句看,最后一句“可谓孝矣”,点名主旨。故所志,所行,皆孝道之一事也。

2.为何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呢?

答:父在时,所志者,“孝道”也。“志”者,孝心之坚者也,志不是一时可以立得住,需要长期的培养,这恰是父亲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孝道才能传承下去。父亲在世时,从子女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孝道的志向。

    父亲去世后,其子女的行为孝与不孝,要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来检验之。因为父亲在世时,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所以还不能真正看出子女的孝心是真是假。

父亲去世后,子女做了家长,大小事情,都由子女说了算,这时候就观察子女的行为来检验其孝与不孝了。如果过了三年,子女都没有改变父亲生前的行为,而是一以贯之,那就是孝子了。

其实父在时是否孝也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最能检验孝心的事情还在于父没后的孝行及其持久性。

3.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此道何道?

答: “道,犹事也,言道,尊父之辞”而已矣(钱穆)。所以此“道”指的是先父处事之行为习惯。包括处理家政之事、国政之事,日常之事等的习惯。

以国君而言,古制,父死,子不遽jù亲政,授政于冢宰,三年不言政事,此所谓三年之丧。新君在丧礼中,悲戚方殷,无心问政,又因骤承大位,未有经验,故默尔不言,自不轻改父道。所以对当时贵族在位者言,无改父道,乃指政治措施,不指日常行为。

就一般父子言,则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如冠、婚、丧、祭之经费,婚姻戚故之馈问,饮食衣服之丰俭,岁时伏腊之常式,子孝不忍遽改其父生时之素风。

4.为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孝了呢?先父所行之“道”若善,不改何止于三年?

答:考察孝心之真,短时间是看不出的。从三年上寻求,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谓三年不改,即是终身不改已。

朱子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意在传承孝道而已。《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钱穆)。所以守孝三年之说,今时须当通变之。

5. 先父所行之“道”若不善,怎么会三年不改呢?

答:孔子所言是为了传承孝道而已,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不能死守。对于有不善之父亲,在丧祭之事上,既不能失于大义,又不可失于常情。父虽有不善之道,然孝道还是要向下传承的。

对于父辈所行善事,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朱熹《集注》引尹氏)

对于非善非恶之事,如父所守之家中旧规矩,三年无改者,乃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这正是在精神上延续父亲之生命,孝莫大焉!

对于不善之事,当速改之。若无所变易,则是重显先人之非也。非孝也。

薛逸然:《论语》有切事的特点,他不是论文,也不是定义集,里面的很多话都是针对具体的事情在讲。这就会有一个特点,那些事情本身,会有时代性。不过,论语中的内容,是直接立在人性上的,是基于仁心的。所以里面蕴含的精神,是古今通用的。

考之于古的内容,前辈们已经做了很多了,这方面的学问底子我肯定要差的远。选定钱穆先生论语新解的版本,原因也在这里。钱穆先生是近代公认的历史四大家之一,我心中的第一。这个版本看起来内容不多,但其实是对历代注疏整理之后,荟聚而成的。只看这一本,大家也可以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如果有其他版本的内容补充进来,也是很好的。

我在群里所发的,更多的是我所认为的内蕴的精神。从这个角度给大家做一重点提醒。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志中有行,行中存志。分开说只是描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先秦宗法制社会,父亲为一家之主,孩子的各种言行都有父亲来把关,所以称志。父没,自己当家做主,言行就完全靠自己了。

今天家庭跟那时候有极大不同,但是同样的。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做事情会不会考虑到父母的感受,会不会给父母解释说明一下,让父母不要担心。沟通不畅的时候是什么心态?觉得父母老了,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怎么不能理解自己,是这种抱怨,乃至争执。还是能用更温暖的心,更温和的态度面对父母。

父母不在了,行为自己负责,做的事情能不能对的起自己的良心。能不能守得住自己的良心。

这些,跟时代没关系,只跟自己的心有关。落到这上面去看,去体会。这才是孝的意义。

“三年”,中国以前有三年之丧礼。不要做别的,守孝三年。这个礼的存在时间可能比大家想的要长的多。一直到清代,士大夫中都有这个礼。不同朝代,具体的细节不一样。不过总体是一致的。在朝为官的人,无论多大的官,父母去世了,都要回家守孝。不一定是三年,不同时代,十几个月二十几个月都有。这个礼的来源就是先秦时期三年之丧礼。这个礼的意义在上句“慎终追远”。对父辈祖先精神的继承。其实质就在对自身孝心仁心的培养。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结庐而居,自发的守孝三年。在当时那个时代没有给老师守孝的礼,只有给父母守孝的要求。孔子弟子们的这个礼,这个行为,不是当时社会的礼节,也不是孔子的要求,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像子贡守了三年不够,又守了三年。

所以说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没有那些礼。没有那些礼可以有别的礼,主要是看心,看你的心能做到哪一步,那就先做哪一步。礼是心的表达。当然,因为自身习气,外界诱惑,心经常被蒙蔽。所以礼也是一种提醒,一种保护。

我觉得我们现在,基本的,像忌日,像清明,中元,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除了买买买,吃吃吃之外。给自己一个时间和机会,让内心澄净,让意识清明,去回忆一下祖先。然后问问自己这一生想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每年有这么几次反省的机会。

而且,如果我们现在是家长,就可以把这个作为家礼。不但自己做,也可以带着孩子做。给孩子做一个示范,讲讲爷爷辈的生活,讲讲自己的生活。

2022年3月7日

《习之日新社》

领读人:靳婷 王彬

(论语)1.12

注解:钱穆

[语音]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和为贵:

礼主敬,若在人群间加以种种分别。实则礼贵和,乃在人群间与以种种调融。

斯为美:

斯指礼,亦指和。先王之道,以礼为美。和在礼中,亦即以和为美。

小大由之:

事无大小,皆由礼,亦即皆由和。

有所不行:

此四字连下读,谓亦有不能行处,如下所云。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节,限别义。如竹节,虽一气相通,而上下有别。父子夫妇,至为亲密,然双方亦必有别,有节限,始得相与成和。专一用和,而无礼以为之节,则亦不可行。言外见有礼无和之不可行,故下一“亦”字。

本章大义,言礼必和顺于人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若强立一礼,终不能和,又何得行?故礼非严束以强人,必于礼得和。此最孔门言礼之精义,学者不可不深求。

【白话试译】

有子说:“礼之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之道,其美处正在此。小事大事都得由此行。但也有行不通处。只知道要和,一意用和,不把礼来作节限,也就行不通了。”

  魏雅凡:  学而篇第十二

礼 ,外之表 因有仁心所以有礼 在你对别人有恭敬心时 其实是你内心的仁心在起的作用。仁要以和为贵 这样才是最美好的 就是说仁的实行要注意情理(礼)比如说夫子曰服周之冕乐则 《韵》《武》反对郑声 称靡靡之音 ,那么现在音乐又是什么 子曰郑声淫 现在舞台上那个不是袒胸露背 我们今天不是也接受了吗 因为人的根基不一样礼乐也要因时施教 一味地用礼教严格要求人 是行不通的 。恐怕也不是孔子的真实目的。

但是要和乎人情而去和乎人情只一味符合 那么你的人格就立不住了 自然缺少了儒家风骨  就是孔子反对的乡愿,要以礼 节之 就像我刚才比喻说 现在的音乐都是让人心魂颠倒如痴如狂 穿的也是越来越少    是为了吸引眼球 这是迷人心智的 为什么我们今天娘炮越来越多,原因就是没有用礼以节之 没有个节限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国家看到了这一点 礼教是用来教化人心的传播正能量的 这几年进行了大的改革。

王彬: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是由内仁爱之心散发于外的外在显现,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是道德观及行为的准则。

拿孝心父母举例说吧,只在心里感觉我要孝心父母,也不表达出来,也不去行动,肯定行不通。

发于情,止乎礼!

为所欲为,也是行不通的。

风规自远。

内在要有仁爱,外要用礼表达与节制,才是比较“和”的状态。

靳婷:无友不如己者,薛老师,如果大家都这样的心态交朋友,那部分水平不算太高的人怎么能交到更高的朋友呢,这不成了有分别心了吗,大家如果都这样去往高处交朋友,怎么理解这段呢@薛逸然青岛

薛逸然:

这样就显得固陋,偏激了。要去亲近君子,不等于要把不是君子的一棍子都打死。厌恶鄙视。

这一章讲君子自修之道。这几句话,是分讲五件事,但其实也是合讲。都是培养内心之仁。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

内心有对仁的向往,自然愿意亲近仁善之人。

内心存仁,反而会越发的谦虚。三人行,必有吾师。

我们很多人,好为人师,容易把自己看的比别人厉害。有的人就不希望周围朋友有比自己好的,一旦好了就嫉妒人家。不能真心的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这些都是我们不好的习气,我们要在心里要问问自己,随时要注意,不断去改正的地方。


另外,说到分别心。儒家并不讲无分别,本来就有分别心。是非善恶是分明的。当然,儒家讲的是非善恶,也是在内心存仁的状态下讲。不是私心利益蒙蔽下的是非善恶。比如,今天这一句讲和。但不是知和而和,不是一味求和。在礼的前提下,才有和。这有本末主次之别。

还记得大学诚意章是怎么说的吗?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是好恶皆有的。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本章谈礼

“礼之用,和为贵。”是讲礼能够达到的效果。是和,小到个人的和乐,大到社会的和平,和谐。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从小事到大事,从个人到国家天下,由礼治达到和美。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道有高下之分。和是很好的状态。但是层次不够,把和作为标准,很多事情就要出问题。以礼引领的和,才是真正的和。

《论语》中很少有单独谈中道的,但是处处都展示了如何“用中”。都是落在事上,落在礼上在讲。此句就是。以礼节和,和才能中正。所以中庸,不是上来空谈的,是落在礼上,一步步走过去的。

靳婷:“礼”在这里就是社会的软件,规定着社会方方面面的秩序,把各种或平等或不平等的关系糅合到一起,并保证它们之间的有序协调。作为国家、社会、组织各种制度总称的“礼制”,在整个社会上起着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

只有全面彻底地推行“礼制”(各种制度),才能达到社会大治的目的。无论是片面执行或是有选择地执行,都会导致礼制的破坏,最终影响到社会稳定。在诸多破坏制度的行为中,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以“和”的名义破坏制度。我们前面谈过,推行“礼制”的目的是营造“和”,但是,却不可以为了“和”而破坏制度。

剩下的这部分是我自己浅显的理解,只能用局限的视角去看了,大家多指正,期待跟大家更多交流学习。

“和”是“礼”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而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出发点是“仁”一步步去亲民一步步去体验众生一体,“和”是这一步步成长修行中的顺道而得,而如果为了一味的追求“和”这个结果,那感觉只是在结果上做文章,移花接木自欺欺人,那样迎来的和也是昙花一现,而如果内心存仁,以礼为引领,即便在过程中尚未达到绝对的和,但方向是明确的,根基是牢固的。

魏雅凡:我认为礼制治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严格的教育人 动不动就就用仁义道德的大帽子指责别人 因为人的层次不一样 层次高的的人可行 低层次的人就接受不了 所以说要因人施教 也要因时施教要适合时代 所以才以和气为贵 这样大家都可以接受 这样是美善的 才能行的通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 我臆想是指的周礼 。但是一味以和而和 不讲原则 或胡作非为 不用礼加以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礼于和 要相得益彰才是做好的中和之道

薛逸然@魏雅凡:“但是如果严格的教育人 动不动就就用仁义道德的大帽子指责别人 ”

这不是礼,这是无礼。礼治就是要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

王福明:举例,如对子女,父母之行止于慈,无礼之慈便成溺爱。子对父止于孝,无礼之孝便成隐忍。和是建立在礼之基础上的境界,礼是以和为目的的规范。大概是这样吗?

《习之日新社》2022年3月8日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论语)1.13

注解:钱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解

言可复也:与人有约而求能信,当求所约之近于义,俾可践守。复:反复,即践守所言义。

远耻辱也:恭敬亦须合礼,否则易近于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犹依。宗:犹主。

谓所依不失为可亲之人,则缓急可待,亦可亲为宗主。

或说:因,姻之省文。宗者,亲之若同宗。外亲无异于一本之亲。今按前解通说,后解专指,今从前解。

【本章言与人交际,当慎始,而后可以善终。亦见道有先后高下之别。信与恭皆美德,然当近义合礼。有所因依亦不可菲,然必择其可亲。】

白话试译

有子说:“与人约而求信,必先求近义,始可践守。向人恭敬,必先求合礼,始可远于耻辱。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

张子武:传统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做人为什么要建立“信”呢?因为它近乎“义”。“义”字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儒家的“义者宜也”,适宜,恰到好处;再就是墨家的精神“侠义”,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和《三国演义》的“忠义”意思相近。


“信”就是答应别人的事,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历史曾有“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和“义”相通,所以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说过的话一定要恢复,要兑现,要做到,还是在解释这个“信”字。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为人礼貌,一定要带着恭敬之心,恭敬是发自内心的,是由内到外的尊重。如果你对人恭敬,就已经近乎作礼了。即使不作礼,别人也能感觉到,也能看的出来。那为什么要恭敬?“远耻辱也”,免得招来无谓的耻辱,抬手不打笑脸人嘛!如果你对别人总是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一副样子,那别人对怎么样可就难说了!

“因不失其亲”,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朋好友,有亲疏远近之分,不可能对每个人都同样的尊敬、去帮助。如果要选择帮助人、尊重人的话,可以由近及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也”,像这个样子,还是可以比较可靠,可以发扬的。

总之,这段话讲的就是我们做学问,做人,做事的态度,一定要端正。

摘抄于网络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我们要尊敬所有人,或者说我们也可以恭敬所有人,但是要有度,要符合礼的范畴。超过度或者超过礼的范围了,就成了巧言令色了,而巧言令色,就是鲜矣仁。内心存仁,要诚意,要发自内心的尊敬所有人,在这个前提和别人相处,我们会避免很多的麻烦。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太好相处的人,自私,不讲理,无论我们做的对还是不对,只要不符合他的利益,他都会认为是我们的问题,进而对我们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导致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产生各种不愉快。我觉得远耻辱就是远离类似这样的麻烦,发自内心的尊敬他,在这个基础上再和他讲道理,效果会更好,因为如果我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他一定能感觉的到。

魏雅凡:说话之前要反复考虑合不合道义 合乎道义的我们一定要重承诺 主忠信。

恭敬别人也要适合于礼仪 不能过 过了就有点巧言令色了要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如果偏了这个道义 就成了献媚别人 那别人不接受你的献媚 不就是自取其辱了吗?亲近的人中不遗漏自己的亲人 (是不是就可以依靠宗亲了?这一句我是不明白的) 我们儒家讲求由近及远 先关爱家人然后一步步的去关爱别人 最后关爱天下人 关爱亲人是最真诚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也应该用这种真诚对待所有的人。总体上讲 我对这一章 不太明白 听他人讲解 自己看书查资料勉勉强强写下了这一点。还是听听各位老师的讲解。尤其是后面两句话我非常不明白!

薛逸然:【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前面几章有谈到质的重要,这几章在谈礼的重要性与高度。

前一章说的“和”,本章讲的“信”“恭”等,要在礼义的指导下才能成其美德。

“信”,并非什么时候都要讲信,只有符合礼义的话,才应该遵守,才需要践行。复是实践的意思。

《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论语》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一味追求言出必行,那只是小人的做法。说的不对的话,做的不对的事情,就要勇于改正。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还自称自己讲信用。古惑仔很讲信用,那也不值得提倡。皇帝金口玉言,并不是好皇帝。能够承认自己错误,收回错误的诏令重新发布的,才更好。

“恭”,恭也要有礼义的领导。恭敬,恭是行为,敬指内心,因心中的尊重而展示出来恭的行为,这才是美德。

自尊而尊人。君子不重则不威。我们对人谦恭,是对人的一种尊敬。是内在的人性光芒自然的流露出来。

君子不重则不威。我们内在的精神不再渺小,人的尊严才能立的起来。当我们去尊重人性的时候,我们既会尊重自己,同时也会尊重别人。这种谦恭有礼,并非低人一等。并非有求于对方,不是谄媚,奉承,讨好。仅仅是出于对人性的尊重。

当我们不再看轻自己的时候,也就没有人能真正的侮辱我们。人先自侮而后人必辱之。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一个人能够不失其亲,这个人才是可宗(尊敬)的。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

应该亲爱的人都不爱,这种人不值得尊敬。要么虚伪,要么自私,要么有更大的野心。

2022年3月9日

(论语)1.14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注解:钱穆

[语音]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求安饱,志在学,不暇及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若志在求安饱,亦将毕生无暇他及矣。

敏于事而慎言:敏,捷速义。慎,谨也。于事当勉其所不足,于言当不敢尽其所有余。

就有道而正焉:有道,言有道德或艺义之人。正,问其是非。如上所行,又就有道而正之,始可谓之好学。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薛逸然:【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本章讲好学的状态。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论语》讲学,不在知识技能,不在口耳之学,学的是君子,是仁,是道。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别走极端,并没说食求无饱,居求无安。只是说当我们逐渐志于学,志于道的时候,当我们的内心足够丰盈的时候,我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就很少了。贫穷富贵,皆如浮云。这时候人心也就不再被环境所困,是温暖而轻盈的。

“敏于事而慎于言”,想要有这样的状态,少说多做。多在礼上用功夫。心性逐渐修养有得。

魏雅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这两句我觉得是讲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  讲的是一个君子的风骨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也其乐。 乐在其中 我们学君子的人应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反之则对学而言 无有益处 为什么呢?原因是今天我们吃的只追求山珍海味 穿的只讲究名牌 那么无暇顾及到学习了 我们今天应该讲求的应该是 穿着朴素但是干净 吃的用的不求多好吃的营养够就可以 用的比如手机只要容量达到多少G就可以 可以放的下学习资料即可 ,住的用一句话概括 我很喜欢刘禹锡的陋室铭里的境界 也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2022年3月10日

【论语新解】1-15

领读人: 王福明,刘飞

注释:钱穆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无谄:谄者谄媚,卑屈于人。

无骄:骄者矜肆,傲慢于人。贫多求,故易谄。富有恃,故易骄。

可也: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一本乐下有道字。贫而无谄,赋能不骄,此皆知所自守矣,然犹未忘乎贫富。乐道则忘其贫矣。好礼则安于处善,乐于循理,其心亦忘于己之富矣。故尤可贵。

诗云:《卫风•其澳》之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诗语有两释。一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四字分指平列,谓非加切磋琢磨之功,则四者皆不能成器,盖言学问之功。又一释,治牙骨者,切了还得磋,使益平滑。治玉石者,琢了还得磨,使益细腻。此言精益求精。求之古训,前说为当。

其斯之谓与:此句从前释,子贡闻孔子言,知无谄无骄,可由生质之美,而乐道好礼,则必经学问之功。从后释,子贡闻孔子言无谄无骄之不如乐道好礼,而知道义无穷,进而益深,如诗所云。子贡所悟,盖悟于义理之无穷。惟其义理无穷,故不可废学问。

告诸往而知来者:往,所已言。来,所未言。从前释,无谄无骄不如乐道好礼,孔子所已言。而此诗之言学问之功,则孔子所未言,子贡悟及于此,故孔子嘉许其可与言诗。从后释,孔子仅言无谄无骄不如乐道好礼,而子贡悟及此诗,知一切事皆如此,不可安于小成而不自勉于益求精进。前释平易,后释曲折,今采前释。

白话试译: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先生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那就更好了。”子贡说:“《诗经》上曾说过: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这意思吗?”先生说:“赐呀!像这样,才可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

刘飞:”贫而乐富而好礼”,”乐者”并非故作姿态的以贫为乐。”好礼者”,也不是有意好礼而是应以平常心居于富。孔夫子希望后学乐于道以至于不知”贫”为贫、”富”为富,的忘我的境界,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

魏雅凡: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这一句依钱穆先生说是自修而能然而若能贫困乐于道 比如爱看书 或写毛笔字 又或喜爱音乐吹萧弹琴 也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谈国家大事 则乐在其中 已然忘其忧贫矣!富而好礼则安于善 有善心则心里处处想着他人是否吃饱穿暖 自己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或者用自己的财力干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建立个教育基金会什么的 不亦乐乎?亦乐在其中 岂不美哉!已然忘其富贵矣!这是夫子勉励子贡 让子贡百杆枝头再进一步 好了再好。一步步的向上提升

薛逸然:【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贫穷时容易谄媚,富贵时容易骄傲,这是人常见的习气。子贡能够注意到这点,并有所改进。孔子所言与子贡所讲的区别在于,无谄无骄,心中还有贫富之分。而乐道好礼,则外界贫富皆如浮云,整个人超脱于环境之外,无时无刻不是自在悦乐的。这是学问日渐精进,精神足够广大之后的状态。

子贡悟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知道这种境界不是一朝之功。需要依礼自修,经过切磋琢磨,才可渐入乐道好礼之状态。

是人驾驭物质财富,还是反过来被物质财富所奴役。重点并不在知识层面,而是在心。只有内心足够充盈,人格足够完善,才能够逐渐减弱外界环境,物质财富等对人的影响,乃至最终完全超脱。

举例来说,中国所有中学以上学历的人,一定会在政治课中学到资本的危害。马克思对资本危害的描述足够深刻。先不论大家能够理解多少,但至少基础的知识都学过。但是又有几个人能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有多少人能跳出金钱的漩涡?

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在谈钱。很简单,我们身为父母,虽然自己不觉得,但其实很多人的价值取向只剩下金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父母的语言中,感受不到有超过金钱的,更有价值的标准。所以,当孩子想表达一件东西很重要时,当想表达一件事情很重要时,就只会谈钱了。

这是我们需要反躬自省的地方。

那怎么做呢?想用财富的知识来摆脱财富的控制,那是不可能的。只有超越这一层,去注重心性的提升,关注精神的培养。内在越充盈,我们就越自由,越不容易被外界所诱惑,所控制。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能够学而时习之,才能走向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进而到达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自在之境。

现在有很多讨论孩子穷养富养,家长也不知如何判断,给孩子多少钱才是合适的,尺度在哪?

其实这些都不太重要,只要我们不能以身作则的展示出金钱之上的另外一种价值,孩子一定贪钱,因为这就是他们感受到的人生价值追求。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展示出更高的人生追求。那无论穷养富养,给孩子多花钱还是少花钱。他都不容易被金钱所困。

2022年3月11日

【论语】1—16

领读人:丁建英,魏雅凡,曾美双

注释:钱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

祖述。非孟孑,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以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该愁我不知人。”

曾美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我的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不用担心被理解,而是担心的自己去理解,就像商鞅变法 奠定秦朝 统一的基础,却被五马分尸 ,还有我们近代雷锋助为乐奉献精神,常常被嘲讽,嘲笑。谁能理解他们当时做法,只有他们去理解包容他人。只要我们内心毫无波澜才能不要愁别不知我。这是个人浅理解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抱拳][抱拳][抱拳]

魏雅凡:今天的第十六章是学而篇的最后一章。

不患人不知己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很多这样的话 如人不知而不愠 不患人之不己知 这是孔子一贯的思想 从语言和春秋战国史中可以推测孔子一生不得志,但是孔子有孟子讲的虽千万人吾往矣那种精神 从孔子在鲁国为政做到大司寇 转而受到了权贵的三桓报复 又被齐国用离间计以至于在鲁国被排斥 后周游列国推广他的思想一路上为政也不得不到认可 ,再后来回到鲁国用教育的方式去传播儒家思想 。由此可见他心中有道不忧虑别人不知道他。患不知人 怕的是不能知人善用 。怕的是不能远佞人 从善人 亲良师 得益友。 我个人来说我现在 在学儒 行大道 心中有梦想就有方向 就不忧愁别人不知道我 像歌曲里唱的那样 我是山间一滴水投入激励就是大河 我本是一株小草 只要给春天带来绿色 ,又何患人知于不知呢?纵使人不知我 我亦可独乐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