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遇见
栀子花开,白的洁净。有些人,遇见,然后告别,这就是相遇的全部意义。
十七岁,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的年纪,也是这一年,平静的内心有了些许悸动。在路上,拎着重重的包,遇到一些奇怪的眼神和莫名的搭讪,我只低着头,快速的走着,偶尔遇到没见过的风景,会抬头盯着,直到从公交车的窗户里再也看不见。好像走了很远,一下车,是海水的味道,海没有想象中的蓝,但足以满足一个十七岁女孩的欲望,并且它足够阔,阔到可以装的下女孩好奇的心。
海战馆,馆顶的灯是蓝色和红色的交接,听路过的游客说,蓝色往上升的时候意味着大海在涨潮,红色往下降的时候意味着退潮,在后来许多的日子里,我曾多次跑到海边去验证这个传说,可是我始终不知道海究竟怎么样才是涨潮又或者怎么样才能算的上退潮。但是,关于塔顶灯的传说,我是相信的,并且也是这么对游客说的。
宿舍在馆的地下室,进入女生宿舍要经过男生宿舍,第一次来到我的宿舍,没有男生也没有女生,那个时间,大家都在馆里馆外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老板娘有东北口音,不知道为什么,这让我很安心,她把我带到首饰铺的旁边,向正在向游客推售首饰的姑娘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这个姑娘后来教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首饰,它们的材质和它们的价钱。再后来,我知道了每一样首饰的摆放位置,也学会了像姐姐们一样向游客推销我们的首饰。起初内心担忧的被开除在姐姐们的帮助下并没有发生。我以为我会像开始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我枯燥的生活,就像我曾经的十七年。
海战馆外边的小铺子其实算不上铺子,头顶和身后是黑色的尼龙布,据说是老板怕晒坏我们这些小姑娘特意安装的,其实在海边,怕的不是晒,而是热辣辣的海风,它总会拼命的吹干你每一寸肌肤的水分,到八年后的今天,那段日子里晒出的黑色始终都没有完全褪去。和我一起工作的大约有十几二十几个,有像我一样推售首饰或者其他纪念品的,也有负责介绍海战馆各处景象的,还有一些不常见到的男生,他们会搬运或者做一些女生做不了的事情,比如,在塔顶比较晒的地方拍照,比如要一直站着售票,又比如治安等等。尚城浩是唯一一个在厨房里给我们做饭的,后来他告诉我他来这之前从来没有做过饭,但是他做的饭真的很好吃。
清晨的阳光很难洒进这个地下室宿舍,像往常一样和薇薇,小敏一起最后从床上挣扎起来。吃饭的地方是临时搭的帐篷,早饭每天都是清汤面,但是似乎味道有一些变化。"你好啊,小美女",猛的一抬头,从一个胖胖的奶奶变成了皮肤黝黑但是瘦高的小哥哥,我礼貌的回了一个微笑,像我对所有的顾客一样。只是感觉似乎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却又分不清到底是谁。刚想离开的时候,小哥哥拽住了我的胳膊,"我叫尚城浩,可以给我你的手机号吗?"我有一丝犹豫,想到以后可以多乘点饭,也想认识这个小哥哥了,匆匆忙忙写下自己的手机号,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海边七月的天有些飘忽不定,中午的阳光辣的刺眼,我喜欢在旁边放一桶清水,每隔一段时间往脸上泼水,像是大汗淋漓的感觉,又像是细雨中的漫步。如果不是这样,我恐怕很难度过这个漫长的夏天吧。下午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太阳倒是躲起来了。游客们大都趁没那么晒,一个个往海里跑了,这时的海战馆难得的清净。“要下雨了,你晾在外边的衣服该收了。”一条短信打破了我的沉思。我望向海面,雨滴落在海平面上,荡起一圈一圈的微波。趁着有些空闲,我跑向晾衣服的栏杆,栏杆的不远处,有一个男孩正在望向我,眼神相对的时刻,他笑了,有两个好看的小酒窝,很衬他白皙的皮肤,在海边,倒也很难看到这么白的男生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