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尤其是副教授教授们被人们带上各种光环,但除了知名的学术大佬,普通的大学教师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他们自己的价值感并不高,各种无奈和苦逼,甚至很讨厌自己的研究,而且大多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走自己的路。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学教师尤其如此。
学术研究是针对问题的,尤其是现实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允许自由探讨和深入研究的,这是由学术导向大环境决定的。在确定选题时,有经验的大学教师都会有意避开雷区,否则,即使研究很有价值,研究结果也很突出,也不会有期刊发表你的成果。
开展学术研究是砸钱的行当,要申请科研经费,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还要符合上级部门方方面面的要求。说白了,有时是上级出题,让你花钱给他解决问题,至于这个问题对研究者的意义大小,对于社会的意义大小,这不是上级优先考虑的事情。为了拿课题上项目,很多大学教师做着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研究。
还有科研评价机制。几乎每一所大学对教师发表学术成果都有硬性要求,什么级别对应多少篇数、影响因子多大都有明确规定,只有达到了规定要求才能晋级晋升。而且,各大学为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尤其是学术实力,标准往往定得很高,老师们疲于应付考核,往往急于出科研成果,心浮气躁做出来的东西就粗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