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的初步认识


1.1 软件的分类

1.1.1 软件的定义

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软件 = 数据 + 指令 + 文档

1.1.2 根据应用场景分类

工具类软件、游戏型软件、媒体型软件、电商型软件等

1.1.3 根据软件架构分类

单机版软件、分布式软件

单机版软件:office、红警等

分布式软件:

C/S架构软件:客户端需安装专门软件,如QQ 微信等

B/S架构软件:客户端为浏览器 ,如百度、hao123等

区别:

c:客户端

b:浏览器

标准:相对于C/S架构来说B/S架构的两端都是使用现成的成熟产品,B/S会显示的标准一些。

效率:相对于B/S架构来说C/S中的客户端可以分担一些数据的处理,执行效率会高一些。

安全:B/S架构当中得到数据的传输都是以Http协议进行传输的,而Http协议又是明文输出。可以被抓包,那么B/S架构相比C/S架构显得就不那么安全了

升级:B/S架构只需要在服务器端将数据进行更新,前台只需要刷新页面就可以升级,而C/S架构必须要将两端都进行更新才可以。

开发成本:相对于B/S架构来说C/S当中的客户端需要自己开发,B/S不用,所以说C/S成本会高一些。

1.1.4 软件测试的定义

通过人工或自动化的方式来验证软件的实际结果与用户需求是否一致的过程

1.2.0 测试模型

V模型:

V 模型的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 模型的优点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W模型:

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1.3 软件测试的流程


阶段名               工作内容                                                             产出物

测试准备阶段   项目立项、需求分析、需求评审                           需求文档、产品PRD

测试计划阶段   编写测试计划、计划评审                                      测试计划

测试设计阶段   提取测试点、编写测试用例、用例评审                 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阶段   冒烟测试、执行测试用例、提bug、回归测试        缺陷报告

测试完成阶段   验收测试、编写测试报告、项目上线                     测试报告

1.5 软件测试的分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