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惯性定律概论
第一章 宇宙惯性定律的构建
宇宙惯性定律,也称之为刘正兰宇宙第一定律,是刍狗构建宇宙统一学的重要基石,也必将是未来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万事万物,认识宇宙奥秘的最重要理论依据。
首先,刍狗来说一下刘正兰宇宙第一定律产生的原因,虽然关于惯性这个概念,最早产生在牛顿经典物理学中,但是关于惯性现象,人类很早以前就已经模糊认识到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自然是什么呢?
自然通常指的是宇宙中不受人类直接影响或控制的部分,包括地球上的生物、地理、气候等现象和实体。
在哲学领域,自然经常与“文化”相对立,用来描述那些未经人为改造或干预的状态和过程。自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存在方式,它遵循自身的规律和法则。
在古希腊哲学中,自然(Physis)被视为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而在东方文化中,特别是道家思想里,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刍狗对自然概念进行总结归纳就是,所谓的自然就是宇宙,乃至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动变化是不被干扰的,顺应自身惯性趋势方向存在和变化的一切内容。简单的说,自然就是习惯,就是万事万物的惯性。
例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为什么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其实就是植物生长的生命惯性特征提现。
例如,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动物生命活动现象的惯性特征提现。
例如,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固有属性特征,也是一种物质惯性特征。
很多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或思想意识运行的规律,很多行为科学在研究人们生活行为习惯的规律,很多历史学在研究社会历史的存在和传统的规律,很多政治学在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的规律,很多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很多民俗学在研究社会风俗习惯的特征……
所有这些社会规律,这些历史传统,这些民俗习性,这些风俗习惯等等都是一回事,都是物质或者事物的惯性特征提现。
之所以造成这种思想认识的割裂,变成彼此毫不相干的内容,主要是西方科学的特征造成的,西方科学的本质就是分科而学之,就是解剖分析,分门别类的切片研究,即把原先整体统一的事物不断进行解刨分析,分门别类,不断细化分支机构,不但割裂了事物整体统一性,更割裂了人类思想认识,割裂了世界。
令人不解的事情是,惯性定律的概念是整个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基石,整个经典物理学都是在惯性系的条件下进行的,可是自从牛顿建立惯性定律以后,研究经典物理学的科学家成千上万,学习自然科学,学习经典物理学的学子更是有亿万之多,竟然没有一个深入研究物质惯性特征的课题出现,太不可思议了吧!
刍狗受到爱因斯坦统一场论思想理论的启发,构建了宇宙统一学,而构建宇宙统一学的基石就是刘正兰宇宙第一定律的建立,这就是宇宙惯性定律的构建。
当然,要了解宇宙惯性定律的内容,首先必须要了解牛顿经典物理学中的惯性概念。
惯性定律,也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具体来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
刍狗在宇宙统一学理论中,把牛顿惯性定律上升为宇宙普适性的规律,即刘正兰宇宙第一定律,或称之为宇宙惯性定律。
宇宙惯性定律的表述为:宇宙中一切存在,包括所有的物质或事物,都必然有一定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性质,而这种存在状态和存在性质一旦存在就会一直存在下去,直到被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因素改变为止。
或者也可以说,物质或事物一直保持自身存在状态和存在性质能够一直存在下去不变的这种属性就是物质或事物的惯性。
正是因为宇宙以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存在惯性特征,所以我们才能够认识宇宙,认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类的人性,以及亿万生命体的生命属性。
牛顿惯性定律只是表述了一个物体质点的运动变化惯性特征,刍狗把牛顿惯性定律上升为宇宙普适性的规律以后,这样无限个质点构成的物质量子系统,以及更加巨大复杂的事物系统等等都同样遵循物质惯性特征。
比如,人们思想意识的惯性就形成固定的惯性思维,人们生活工作的惯性就形成固定的工作生活习惯,日月星辰的惯性就形成固定的天体运行规律,等等都属于物质惯性特征。
牛顿惯性定律的表述是,一个质点的物体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直到被外力作用改变它为止,这种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属性就是牛顿惯性特征。
可是,包括牛顿自己,以及牛顿之后千千万万个研究经典物理学的专家学者们,都没有继续深入研究物体惯性的课题。
一个质点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特征就是惯性特征,那么保持匀速圆周运动状态就不是惯性了吗?
两个质点,三个质点,无限多个质点构成的复杂物质系统的惯性会是什么样呢?
例如,一个沙石可以看成是一个质点,由无限多个沙石共同构成的山川,沙漠等等,这样的整体系统就没有惯性特征吗?
例如,人体由各种生命器官构成,这些器官又是由更加微小的细胞组织构成,而细胞又是由更加微小的分子聚合物构成的,而这些大分子聚合物又是由更加微小的分子和原子构成……作为统一整体的这个人有没有惯性呢?
由很多人构成的家庭,家族,民族,社会组织,国家等等有没有惯性特征呢?
人类的思想意识,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等等,这些更加复杂抽象的事物系统,有没有惯性特征的存在呢?
刍狗把这些课题统一起来,把牛顿惯性定律上升为宇宙普适性的存在,重新构建惯性定律的内容,这就是宇宙惯性定律的构建。
即整个宇宙,以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存在自身的惯性,表述为一切存在保持自身存在状态和性质不变的属性就是惯性特征。
比如,白糖的甜性会一直存在,直到发生质变被改变为止,辣椒的辣性会一直存在,直到发生质变被改变为止,女人的女性特征会一直存在,直到发生转变为止,等等宇宙万事万物,即一切物质或事物的存在状态会一直持续存在下去的属性都是惯性特征体现。
牛顿惯性定律只是表述物体质点运动变化的惯性特征,刍狗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总结归纳,把惯性特征细分为四种最基本的惯性特征。
这就是时间的惯性,空间的惯性,质量的惯性和能量的惯性。限于篇幅,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空间惯性特征。
宇宙中任何一个物质或事物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存在空间,物质或事物维持自身存在空间一直持续存在下去的这种属性就是它的空间惯性特征,而这种空间惯性特征就提现在它的弹性空间上,即物体的形变,事物空间的收缩,拉伸,膨胀变形以后还能够恢复原先的空间状态的属性。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把万有引力等效为空间弯曲,空间形变的效果,却没有指出物体发生空间弯曲以后会如何?
根据刘正兰宇宙惯性定律可以知道,物质或事物的空间因为某种因素发生弯曲或者扭曲以后,会有一种恢复原先空间状态的趋势,这种空间恢复趋势就是空间惯性特征体现。
就比如一个皮球,皮球的空间惯性就是保持自身球形状态一直存在下去不变的特征,你无论如何揉捏皮球使之发生形变,最终皮球还是会恢复原先的球形状态。直到你捏爆皮球,捅破皮球,彻底毁坏皮球,这样皮球就不再是皮球了,原先皮球的空间惯性也不存在了。
总之,物质空间状态的保持属于空间惯性特征,而牛顿惯性定律所说的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只是属于一个质点的质量惯性特征提现,与空间惯性有本质区别。
物质空间发生形变以后,为什么会恢复过来呢?究竟如何来理解呢?
用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对物体施加压力使之发生形变的同时,必然存在一种阻止这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同时存在着,这种反作用力表现在空间上就是阻止发生形变,恢复原先空间状态,这种空间恢复的本质就是空间惯性体现。
物质空间惯性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弹簧的弹性特征,弹簧的弹性特征不属于牛顿惯性定律的内容,但是却属于宇宙惯性定律的内容 ,同样是物质惯性特征的体现。
总之,惯性定律不仅仅适用于物理学领域,它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体现着相似的衍生和发展规律。例如,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在人没有创造出能够逆转历史惯性的力量之前,历史将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而且历史的势头越大,其产生的惯性就越高 。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将惯性概念应用到其他方面,比如思考方式的惯性思维,文化现象的风俗习俗,人的行为的习惯习性,公司的发展惯性,社会组织管理的行为惯性,以及经济发展运行的惯性,国家惯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