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可以为自己写一本书,我想为这本书起名为《中途换乘》。
读过潇洒姐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朋友应该都能从作者笔下的文字感受到她的那份坚定、执着、洒脱、积极的能量。今年的五月份,当时参加一门个人事业定位营的课程,有一项作业是写出每个人的偶像,当时群内很多小伙伴都提到了潇洒姐,引起我的关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都想体验潇洒姐所经历的生活,以她为偶像。带着疑问,我去百度还有微博关注她,搜集关于她的信息,她的书,发现当你了解的越多关于她日常的生活工作后,你是真的很有强烈的愿望也想去体验一下她度过的一生,所经历的精彩瞬间。
我最多的是关注了潇洒姐的微博,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她做到了并一直在践行。现在的潇洒姐也早已不是一个人啦,她的身后有无数位“意愿”的追随者:早起者、时间管理者、100天健身打卡者、100天写作者等等,也早已不是她一个人的意愿了,而是千千万万的“意愿者”。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我对这个社会目前的认知下,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就可以做到的,它是要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但这并不能表明,我们就要因此而放弃,放弃这种意愿。
我也想成为那个“意愿者”,所以当下我才坐下来写下这篇文章,100天写作营的第三天的第三节作业的题目是:想写一本书,我想通过这本书去记录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那位“意愿者”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只注重结果是否达成心愿,而对过程的在乎微乎其微,但这次,我想记录下过程,记录下我是否能一步步管理好自己,一步步蜕变,我所经历的历程,心里的成长感受,如何获得方法与技巧,所以我想将这本书起名为《中途换乘》。
为什么要将它起名为《中途换乘》呢?人的一生可能会遇见很多种选择,很多条路,很多个分叉路口,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迎来不一样的人生。在我认为,最能改变一生的只有一个分叉路口,有些选择也许只会让你慢点抵达终点,而有些选择会让你与终点背道而驰,一辈子都将抵达不了。
在人生的前半程,我们的第一个分叉就是出生。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已拥有了一切,而有些人也许都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来到人世,我们就以不断的在做分解式。虽然出生不同,但每个人的人生也不同,所经历的也自然不同,因此我们只需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前半段也许你已经很完美了,是自己喜欢的样子,那接下来的半程只需原程继续乘坐或者换乘搭坐更快的列车,拥有更让自己满意的一生。
而我,地地道道的属于后者。农村出生,跟大多数人一样,有爸妈的疼爱,健康的身体,在这一趟车自己是幸福的。在第一趟长途列车上,我慢了下来,我没有在该学习的年纪好好读书,更确切的说是不知道怎么读书并且足够不自律。我一直肯定的是我有一颗想学习的心并且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所以这也是此刻的我还能坐在书桌前敲着键盘上的字。
我相信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读书的不好,体育的天赋,让我选择了体育这条道路。高三一年的努力,我考进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类学校。毕业时因那个想在拼搏下最后没有选择进入教师行业,又因为偶然最后进入了健身行业,一坚持就是五年的时间。
尝试着改变自己、改变现状,慢慢的学习起来;改变生活习惯,足够自律起来。但是多年的成长习惯和时间考验的强大阻力,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完成。但我依然还是那个想在博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活成什么样子,会去羡慕那些我也羡慕并也想体验到的人生经历,所以我参加了一百天。
对人生的前28年过得不如愿,这趟列车走的太慢人,如果继续搭乘也许会一直以这个速度进行下去或者会越来越慢。所以我想中途换乘,换乘我“意愿”的一趟列车。这一过程,只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付出足够的努力,才会有机会得到换乘的资格。
当足够有能力时,才有资格配上一趟高速列车,才能最终实现“中途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