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果然有绝对--我还是说对联

190207 日更第65天:


已经连续两篇说对联了,今天第三篇。

为啥说这么多呢,因为对联这个东西有意思,恐怕因为只有中文才有。我们这种文字,一个字是一个意思,两个字连起来又是一个意思,形式上既能对得严整,内容上又有趣。

从小学“笠翁对韵”就知道,地对天,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所以,这东西其实从我们会说话就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写文章这么爱用排比、对偶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前两天文章开始都说家父教我对联,今天也这么说。家父曾教过一联:

此木是柴山山出,

白水为泉夕夕多。

(还有一下联是“因火成烟夕夕多”)

说的是渔樵问答的故事。

那时刚接触对联,还不大明白奥妙,觉得这个很厉害,没有超过这个的了。而下面这样的联就很好了:

登楼望南北;

走路吃东西。

下面这样的就很了不起了: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再后来,觉得上面的一般般了,只是一个同字多义。下面这样的更厉害: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其实,也不是很厉害,毕竟是随机选几个数字。真正厉害的对联是看起来平平无奇,仔细一想实在了得。

比如那年在电视上看到那个说相声的加拿大人大山主持节目,他出了个上联:山大王大山

乍一看,太简单了。一共五个字,笔画最多的才四画。再一想,不好对。第一层,这是回文的,正着念反着念一样;第二层,这是镜像的,每个字翻过来还是那个字;第三层,这是多音的,第一个大字念“代”,第二个大字念“大”。

反正我一直没想出来怎么对。后来在网上搜搜,也没有特别满意的,比如有“意中人中意”、“风中人中风”之类的,且不说镜像这一条不太满足,就是词性也对不上。大山是名词,中意、中风都是动宾结构,不妥当。

还是那句话,天下真是有绝对的。

(微信公号:孔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