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游记中六耳弥猴的人物分析

今年暑假,我看了吴承恩的原著《西游记》。西游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深吸引着我。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四人过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故事都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真假美猴王。在这个故事中,如来佛祖说假的美猴王是六耳弥猴,那么六耳弥猴是妖怪吗?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这我们可以从原著中找到答案。

《西游记》【第58回】的标题是: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故事梗概:真悟空见假悟空而发怒,两个舞棒在空中恶战,真假难辩。他们到菩萨、玉帝、唐僧、地府处都不得辩真假。后到如来佛祖处,认出假悟空是六耳猕猴,使他现了原身,悟空一棒将其打死,悟空又被观音菩萨送回唐僧处。

标题是二心搅乱大乾坤,故事内容是真假悟空到菩萨、玉帝、唐僧、地府处、如来佛祖辩真假。可见标题中的“二心就是指真假悟空”。

那么,二心是指两个人,一人一颗心,还是指一个人有两颗心?

如来佛祖在对大众的宣示中隐晦地指出了这一点:当他看到两个悟空来的时候,当时就说到,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意思是,你们都有一心,但有人就是有二心,且二心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竞斗。从如来佛祖的话“有人有二心”中可知,这里是说一个人有两颗心,这个人就应该是悟空。

    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悟空有两颗心,一颗心是真悟空的,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心,是善的;另一颗心是假悟空(六耳弥猴)的,想替代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心,是恶的。也就是说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不是一心一意,又生出其它的心思来了,生了“二心”。如果说假悟空(六耳弥猴)是妖怪,他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妖怪,是悟空内心的妖怪。如果说假悟空(六耳弥猴)不是妖怪,他是另一个真实的悟空,或者说是悟空人格分裂的另一个自我。

现在我们知道了六耳弥猴是悟空内心里的一个妖怪,是恶的,真悟空一棒打死了他,如果他不被打死,能替代唐僧取得真经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原因是他取经的目的不纯,唐僧取经是为了解救南赡部洲的大众脱离苦海。而六耳猕猴呢?在沙僧前去花果山讨还行李的时候,这假悟空说过这样一句话,他取经,是为了让南赡部洲的老百姓以后尊他为祖,万代传名。你看,归根结底他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和虚荣。你可能会说,这是作者硬安给六耳弥猴的取经目的,也可以让六耳弥猴取经的目的是为了解救南赡部洲的大众脱离苦海呀?前面我们已经分析的六耳弥猴是悟空生的二心,是恶的,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善心。如果他真有这样的善心,那他就是真悟空了,就不会打晕师父,抢走行李。

其实从“六耳猕猴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他是孙悟空的人格分裂。“六耳”可不是说它真长着六个耳朵。“六耳”是明清时代的一句熟语,意思是在场的第三个人,两个人一块说话,一共长四个耳朵,再来一个人偷听,这就是“六耳”了。孙悟空跟着师父唐僧取经,这两人一共四耳,孙悟空生出了二心,就等于分裂出来一个人格,六耳的来历就是这么回事儿。第2回在三星洞学艺的时候,悟空打破了须菩提祖师的盘中之谜,恳请祖师传给他道术的时候,就说过“此间并无六耳,只有弟子一人”的话,如来佛祖所说假悟空的名字就叫“六耳弥猴”,这应该不是名称上的巧合而是有意的照应。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觉得这个道理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魔鬼的一面。

为什么如来佛祖不直接点破假悟空的真实身份,而是形象地比喻成了六耳弥猴,让众人感觉象是存在着六耳弥猴这样一个妖怪?

我认为,直接说出来效果不好,世间的许多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与其说清楚,不如糊涂点儿。如果如来佛祖打破谜底,说出悟空想替代唐僧去取经,那么让他们师徒日后如何相处?如来佛祖巧用“六耳”来点醒悟空,这样留有余地,是非常高明的智慧。而悟空一棒将六耳弥猴打死,在向如来佛祖表明自己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决心。可见如来佛祖的教育效果非常好,也为我们如何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比如:有的孩子动不动就爱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在他平静时我们可以这样和他说:“宝宝,你知道吗?你心里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有的时候你表现地非常好,就像天使,有时表现地非常坏,就像魔鬼。当你心里的魔鬼出来的时候,妈妈给你提个醒,你发现它时,它就会收敛些,这样魔鬼出来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

如来在说假悟空是六耳猕猴之前,还说了六耳猕猴的特点是善于探听各种消息,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所以才敢来冒充孙悟空,还冒充得惟妙惟肖。之后,如来使他现了原身,悟空一棒将其打死。我认为如来的这种批评方式类似于樊登老师在讲《内在动机》这本书时讲到的: 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你不能说生活中不能有批评,肯定会有批评。但是,批评要用支持自主的方式。

有一个案例:有一个护士在去给患者输液的时候,结果忘把那个针管里的空气排出来。幸好被旁边的一个老护士发现了,及时制止。及时制止了以后,大家就讨论说: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样给这个护士做反馈?

有一个专家马上站起来说,这个很容易,你要告诉她,这样进去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种后果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最后对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有道理吗?肯定有道理,就是告诉她医学的后果,在工作当中的后果和对你本人的后果。

但是真的够吗?作者说,我们能不能够再深入地思考一下?假如你问一下这个护士:你觉得如果今天没发现这个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难道这个护士不知道这一切吗?就是专家所说的这些东西,这个护士可能都能说得出来。

所以,为什么不先问她一下,让她总结一下,让她想想以后会怎么办。这就叫作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不是说我要控制你,你以后不能再这么做,而是我想听听你打算怎么做,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这叫作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

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二颗心”——善心和恶心,在《论语》有也有解释。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樊登老师在解释《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时,就说君子、小人并不是世界上的两种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两种状态,有时呈现君子状态;有时呈现小人状态;有时两种状态同时存在,最终是君子状态战胜小人状态还是小人状态战胜君子状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所以我们这一辈子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减少我们体内“小人”的成分,然后不断地增加我们体内“君子”的成分。比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解释为君子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答案,找解决方法;小人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在别人身上找原因,找答案,找解决方法。孙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师父赶走,选择去观音菩萨菩萨那儿诉苦,寻求帮助,表现出得就是君子。而求唐僧收留被拒,就打晕唐僧,抢走行李,回到花果山,想替代唐僧去取经表现出得就是小人。最终经如来的引导,真悟空打死假悟空,就是悟空内心的君子战胜了小人。

另外,如来佛祖不直接点破六耳弥猴的真实身份,恰恰显示出了他高超的管理能力。

樊登老师在讲《可复制的领导力》时讲到,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

如来佛祖管理谁呢?

《西游记》【第8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菩萨奉旨上长安

故事梗概:孙悟空大闹天宫五百年后,如来佛祖为了拯救南膳部洲那里的黎民百姓,就准备了三藏真经,以便劝人为善,脱离苦海。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菩萨率惠岸行者(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前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一路上先后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可见如来佛祖是取经大团队的高层领导者和管理者,唐僧是他们师徒四人小团队的中层领导者和管理者。其实,你想想,取经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南膳部洲那里的黎民百姓,孙悟空虽不是南膳部洲的人,(他是东胜神洲人),但他是受观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的,保唐僧西行取经,所以取经也是为了拯救悟空,唐僧却把孙悟空——菩萨想拯救的人赶出师门,这样做能取到真经吗?或者说唐僧的思想太狭隘,只顾自己家乡的人,没想拯救自己家乡以外的人,他不认为他们师徒四人是一个团队,是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孙悟空取经路上生“二心”,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其中外在原因一是唐僧管理不善,激发了悟空的恶意。

《西游记》【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故事梗概:唐僧被一伙强盗吊在树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两个强盗头子,唐僧抱怨悟空不该打死强盗。唐僧心存内疚,知道要不是撞上了自己,今天这强盗大王也命不该绝。于是他拈土为香,为强盗念经超渡。“冤有头,债有主,好汉要是到阴间告状,千万记得我姓陈,他姓孙,要告就告孙悟空,千万别攀扯我这取经人,也不关八戒、悟净的事。”这不是在思想上赶走悟空吗?悟空听了师父的话,当时就生气了,所以产生了报复心理,后来不但继续杀人,而且还把砍下的人头在唐僧面前显摆,于是唐僧大惊大怒,念了十几遍紧箍咒,并赶走了悟空。

唐僧开始在思想上赶走悟空,让悟空产生了报复心理,后来付诸于行动,于是激起了悟空的恶意,产生了二心。试想如果在悟空杀死两个强盗头,唐僧超渡时这样说:“二位好汉,悟空打杀你二人,是为了救我,所以有冤记在我这师父头上,是我管教不严,一切罪过该由我来承担。”那后面的故事可能都要改写,一定不会出现六耳弥猴这个妖怪。

外在原因二是通关文牒内容的变化,为悟空取经路上变“二心”提供了条件。

通关文牒是唐太宗李世民亲笔写给唐僧的,是盖了大唐御玺的一道文书。唐僧每到一国都要去倒换关文,也就是让当地的国王在这通关文牒上盖章放行。通关文牒除了当护照用,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到达灵山时,把这份通关文牒交给佛祖检查,佛祖看到这一路上的国家盖的章,就知道是否老老实实走完了十万八千里,如果通关文牒上少一个章,就说明唐僧他们作弊了。所以假猴王的打算是:既然唐僧不理我,那我自己去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通关文牒是通向灵山大雷音寺的关键,也就是正统取经人的身份证明!

唐僧有两次赶走孙悟空,第一次是三打白骨精后,第二次就是假孙悟空出来的前一回,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孙悟空第一次被赶走时只是回到了花果山,甘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美猴王,第31回唐僧遇难,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孙悟空还说了“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这样让人感动的话。而第二次被赶走时,他却要替代唐僧去西天取经,为什么呢?因为通关文牒的内容变了。西游记中共两次提到通关文牒的内容,一次是在第29回, 另一次是在第57回。第29回通关文牒上,取经人只写了唐三藏一个人的名字,所以这是一本唐僧的个人护照。第57回通关文牒最后加了一句话:自别东土大唐以来,又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这句话一加,通关文牒可就成了一本集体护照了。

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篡改唐太宗御赐的通关文牒呢?这个人就是当初想要招唐僧当丈夫的西梁女国国王。女国国王干嘛要改唐僧的通关文牒呢?

原来,女王当时想把唐僧留在身边,让孙悟空他们三个徒弟代替唐僧取经去,所以在唐僧来倒换通关文牒的时候,就抓起笔来添了这么一句。这样,以后孙悟空他们到了别的国家,拿出这本通关文牒,就不会被误认成冒名顶替的取经人了。而六耳猕猴出现的地点,算起来还没有离开西梁女国的边界呢,女王篡改了通关文牒,也就从此开启了一种可能性:没有唐僧,徒弟也能代替师父去取经,而接下来唐僧又正好赶走了孙悟空,六耳猕猴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天时地利俱备的机会。西梁女王这一笔改动,就像是蝴蝶扇动了翅膀,最后竟然在天界、人间乃至冥间掀起了一场风暴。

以上分析了孙悟空生“二心”的外在原因,下面分析一下内在原因。

孙悟空取经路上生“二心”内在原因是他自己忘了拜唐僧为师,保其西行取经的初心。

第14回,悟空与唐僧第一次相见时说,“我是500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外,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从悟空的话中可以看出,悟空的初心是不再行凶,归依佛法,尽心保护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日后成个正果。

拜唐僧为师后,悟空一直在努力践行自己的诺言,一路上化斋探路,降妖除怪,唐僧想家时(第36回)还会开导他。

偶尔也会犯错,第14回唐僧刚收悟空为徒时,师徒二人在途中遇到六个强盗,悟空将其打死;第16回唐僧师徒行到观音禅院,悟空将锦襕袈裟拿出来炫耀;第25回孙悟空三人承认偷吃了人参果,两个道童辱骂得厉害,悟空难忍辱骂,推倒了人参果树等。

但犯了错知道悔改,敢于承担责任,事情发展的结果是积极的,正向的。第14回唐僧埋怨悟空不该打死人时,悟空负气离开,到东海龙宫,见墙上挂着一幅“圮桥进履”的画儿就是汉朝张良向黄石公学艺的故事,听了龙王的劝,主动回去保唐僧。第16回,因炫耀袈裟导致被偷,请来观音帮助收服黑风山怪,要回袈裟。第25回,推倒人参果树,请来观音,用净瓶甘露复活果树。

可偏偏在第56回,悟空打死两强盗,唐僧报怨他几句,给强盗超渡时,说了几句他不爱听的话,他不但不知悔改,还变本加厉,不但打死人,还拿着砍下的人头在唐僧面前显摆。导致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被逐出师门,遂成二心。如果悟空在听到唐僧说的不中听的话后,反省自己,是自己的行为太过分,导致师父真的生气了,之后一定要收敛些,不再行凶杀人,后面的事情也会朝积极的,正向的方向发展。

孙悟空在原著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心猿”,在《西游记》一百回的题目里,共有5次提到“悟空”,11次提到“行者”,17次提到“心猿”。就是成语“心猿意马”里的心猿。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的内心非常躁动,像一刻也坐不住的猴子,总是不能集中精神。“心猿”这个怪物,本来是没有身体没有实相,它是《西游记》里一直在警惕提防的“心贼”,但到了第58回里,却彻底形象化,变成了所谓的“六耳猕猴”。

《西游记》并没有刻意宣扬如来佛祖真经的内容,而是通过一段又一段降妖除魔的故事,展现出唐僧师徒是如何锻炼意志,克服心魔,最终修得正果的。所以我们才说,这取经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锻炼一颗心,一颗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征服的内心。

本文内容参考大学教授王弘治讲的《王弘治带你进阶读“西游”》和河北大学教授韩田鹿讲得《百家讲坛》——《西游记》启示录,彭波老师写的《西游记名著导读》。有些内容就是摘录的原文。目的是对六耳弥猴这个人物形象有个全面认识,编成此文与大家分享。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禹正空门

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⑾

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

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

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七十回妖魔宝放烟沙火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七十一回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象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五回心猿⑿钻透阴阳窍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心神居舍魔归性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

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⒀护主识妖邪

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⒁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

第八十三回心猿⒂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

第八十四回难灭伽持圆大觉法王成正体天然

第八十五回心猿⒃妒木母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⒄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

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四僧宴乐御花园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

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高僧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七回金酬外护遭魔蛰圣显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一百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92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82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9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2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4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0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6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0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7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60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47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前代猿猴形象分析 (一)先秦猿猴形象 先秦关于猿猴的记载并不多,而且还存在着部分如《山海经》中所涉及的“类猿物...
    Emrysyrm3阅读 10,028评论 5 17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7,488评论 3 27
  • 文/吴闲云 六耳猕猴是西游记中最奇特的一个妖怪,怎么奇特呢?我们来看一看: 一、人物奇特 西游记主要是看孙悟空的戏...
    茸小呆阅读 3,956评论 3 8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046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87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