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传统家庭。
传统家庭的父母,总会有一些他们信奉的理念。像我爸妈,他们认为一儿一女是一个家庭的标配,原配夫妻才是最恩爱的,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家等等。
他们上一代人的观念对错我们暂且不论,但正因为在这样的家庭观念里,进入社会的我,毫无悬念的被召回他们所在的城市工作。
一家人整整齐齐,心肯定是很近。长此以往的影响是,即使我今年24了,他们也从未把我当成大人。
每天嘴上抱怨我起晚了吃早饭都来不及,第二天又会买各种面包牛奶提醒我带着路上吃;每天抱怨我饭都不会做,却在我偶尔看到某简易菜品的做法想学两样拿手菜傍身的时候在中途叫停,
“你真不适合厨房”
“是要做麻婆豆腐吗”
半道截胡我备好的菜品和调料,按照我找的网上教程做出来。
还问道“你是要这样的吗”
父母呀,总是把你当小孩。我以为是我常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原因,让他们忽略了我年纪的增长。
人年纪大了,病就喜欢找上门来。我外婆近几年身体不适,经常进出医院,妈妈常年和自己的父母异地。
以前还好,父母身体健康牵挂也就相对少些,这两年,惦念自然多了起来。
去年过年回家,教会了他们手机视频,存上了四五个人的微信,时不时记得接听一下。上半年还总是对方无应答,经过小半年的练习,现在明显熟练多了。
每天视频成了我妈和我外婆七八点的日常,就如同小时候七八点接档新闻联播的家庭伦理剧。家里长家里短,哪个亲戚家的风吹草动,农忙时每天干活的项目和进度都成为他们视频的主要内容。
久而久之,我也就不再刻意留意他们的对话了。
往年每年国庆,妈妈的单位都是休息四天,另外三天用于以后调休,因为来回路上就得两天,因此每年都是暑假请假回家一趟呆些日子,国庆也就作罢了。
今年,妈妈特别想再回家一趟,在工作都安排妥帖的前提下,和领导申请把三天调休假用在国庆上,回家看看父母。
晚上的视频里,妈妈给外婆说道“我们国庆去您家住几天”,外婆的第一反应是,“今年能放七天了?”,妈妈说特意和领导说了说,通融通融,好多同事也帮着说好话,开始也是不同意后来算是准了,可能也是看在工作了七年,第一次这样提出来的薄面上。
外婆隔着屏幕说
“那是我的女儿性格好在哪都招人喜欢”
“我的女儿勤快大家都会看在眼里的”
“我的女儿平时工作多认真”
…
听到这些,想到《请回答1988》里“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
父母呀,是永远把你当小孩宠着的人。是我,让妈妈成为了大人,但并不妨碍妈妈永远是外婆眼里的小朋友。
我亲爱的外婆,你一定一定要坚强,让妈妈还能撒撒娇。
你可是要看我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