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在晚风

      儿时看到一部电视剧--《毕业时刻》主人公徐默涵的自强自立深深的感染着我,当时并不知道大学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但深深的记住其中的一句话“大学是一个人与人拉开距离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与人拉近距离的地方。”后来上了大学它也就成了我短时期的座右铭。

                第一篇:“逸”外

        对于一个每日面临父母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却束手无策,心疼落泪的少年来说,拉开距离、拉进距离只是想让父母过的好一点。

        在小学五年级以前,我对父母的辛苦、人与人的复杂关系、对爱与恨、对未来与生活没有任何的感知,一切都是那么的单纯、天真。整日享受着大山独有的美好。山巅、丛林、飞鸟、白云、田野、小溪是我生活中全部的色彩。上学来回攀爬的4公里蜿蜒曲折的、神秘的、奇险的山路是我旅行过最好的,最远的“途”。那时追求的少,一切都是理所应当,顺其自然,很满足很快乐。后来我认为那就是知足者常乐吧。

    后来的一场意外,我们一家从山里搬到了镇子上,本应该是高兴的事情,却因为一些原因一家人总是高兴不起来。(其中的原因是我儿时的伤疤,不再叙述)我总能看到父母人前强忍着悲伤,擦干眼泪,带着哭红的眼睛挤出个僵硬的笑容面对一些来客。父亲是个男子汉,但又是个文人(曾经是个老师)在面对家中的变故时,不会去咆哮,而是用男子汉该有的气魄去努力改变和文人墨客的笔去宣泄心中的恨。一次偶然,我看到父亲写的文章,具体内容记不大清楚了,但个别字眼和当时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甚至影响着我的心路。父亲的文章中提到男人对家的责任,对妻与子的爱与呵护,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对家中窘境的无奈。看着父亲的文章,想着父亲的日常,听母亲稀碎的哭声,我内心里第一次有了震撼。那是什么,那会儿我也不知道,后来发现“安逸”的生活从那时就不在继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的带来了世界国际化的潮流,同时食品也变得国际化。进口食品惊人的销售量,源源不断的消费者...
    暗夜黑影阅读 926评论 0 1
  • 从没想过 我到底是谁 是蓝天下透明的那阵风 还是树下阴凉处躺着的蝉蛹 我是谁 细细思索 我每天能看到最蓝的天 我能...
    林奂阅读 123评论 0 0
  • 摘抄: (1)霜浓月薄的银蓝的夜里,惟有一两家店铺点着强烈的电灯,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着一堆一堆的黄肥皂,像童话...
    指染阅读 244评论 3 1
  • 龙龙97年的,上学上得比较早,15岁就高中毕业,和我同年入伍。 算起来他应该是我学兵时候的战友了,但我们从来就没见...
    火锅不暖阅读 308评论 7 7
  • 鹰 不需鼓掌 也在飞翔 小草 没人心疼 也在成长 深山的野花 没人欣赏 也在芬芳 做事 不需人人都理解 只需尽心尽...
    楚俏女人阅读 2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