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喜欢音乐,不论纯音乐或者歌曲,她最喜欢一边写作业、看书时放点音乐听着。自打我跟她合并一张书桌以后,她听音乐就等于给我放音乐,她听什么,我就听什么。
前两天我发现她经常重复播放一首恩雅的老歌。这首歌是我二十多年前听的,那时的我特别喜欢英文歌,而空灵、幽谷的恩雅音色是我非常喜欢的。
那会我刚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想找一些音乐资源不如现在容易,尽管如此也比小时候听盒带的时候先进多了。第一个出现在我生活中的外国女歌手就是恩雅。
时隔20年,我娃也喜欢上了。
我问她怎么找到恩雅的歌,她说:“是天猫精灵推荐的英文歌”。
想不到,娃喜欢了上英文歌,嗯,比我早五年。
晚上聊起我当年为了寻找一首钢琴曲——马可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那时走在街上路过一家音像店正在播放CD,赶紧跑进去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了名字。然而,这首有名的钢琴曲也是娃的最爱。
她写作业时听的是纯音乐,天猫精灵也为她提供了这首曲子,娃会哼唱,我更会呀,我能哼出整首。又是这么巧合。
为了配合讲述我从前听歌的样子,我给娃搜出了磁带的图书。我跟她讲,当年学英语的时候,是怎么用圆珠笔倒带、怎么判断我想听的课文的位置、虽然落后但也有单曲循环功能。。。
娃听了哈哈大笑,说我那时候太落后了。
“可不是,那时是很落后,就连我小时候的梦想还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么基础的愿望’‘。我告诉娃。
娃不理解,姥姥家不是有电灯吗?就是没电话。
我告诉她,电话早十几年就拆了没用了,有了手机以后就没电话了。不过,当年我们家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候,我还记得我爸特别感慨:”啊,生活真好啊!我们家竟然全实现了!“
娃听了更笑了。
我也笑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现在不都实现了嘛!
接着又把话题拉回到了音乐上面,给娃搜了一下小野丽莎的歌,她说声音真有辨识度,我又搜王若琳的歌,想让她知道有一个台湾歌手的音色跟小野丽莎好像好像,又一时没想起名字,搜了好几条。
娃听了上面二位歌手各自演唱邓丽君的歌,这么小竟然看出她的动容,这真是爱音乐的人呐。
洗漱的时候,我陪着她聊,讲了上周我看B站龚琳娜老师的演出感动到哭的事。我说,真是太好听了,好听到哭了。
她就嚷嚷着是什么音乐让妈妈哭了,我们一起欣赏了龚琳娃两首歌曲,娃讲确实震憾头皮麻。
不过我又没忍住,念叨了两次快点、快点。家里没暖气、没地热,从卫生间到客厅来回晃还不穿衣服,真怕她感冒了。
写到此,想起我爸也给我分享一些他喜欢的事物,是我童年时对书籍、音乐充满好奇和兴趣的源泉。也许,正因有了我爸当年的引导,我才那么喜欢阅读和有欣赏音乐的目光。
娃也喜欢,多数源自我,孩子总会被最亲近的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