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亚平,榆次二中高188、195班学生,班主任分别是王丙忠(物理老师)、赵俊林(地理老师)
打开记忆的阀门,
十三年前,
青春年少的我从这里毕业,
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涯。
虽然从这里毕业的学子千千万万,
我只是沧海一粟,
然而对母校内心深处的那份眷念,
却是我和所有学子心中共同的难以割舍的心结。
榆次二中旧校门,我的高中生涯便在此度过,多少次从这里走过,如今却成为回忆
时光荏苒,
当高中成为陈年往事,
一去不复返,
然而,心中那份记忆却历久弥新,无法磨灭。
人生最宝贵的是青春,
青春最难忘的是高中。
因此,高中生涯的点点滴滴,
永远珍藏在我的人生扉页,刻骨铭心。
榆次二中旧校区教学楼
十七年前,
当我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
迈入母校的门槛,
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涯。
面对高中,
自己何去何从,
确实心中充满迷茫,
不知自己从何做起。
榆次二中旧校区便在文庙旁,如今已经成为榆次老城一景点
高中学习任务繁重,
住校生活更是乏味,
种种不适应,
曾经让自己万念俱灰。
老师的耐心辅导,
同学的互相帮助,
让我自己逐渐清晰了学习方向,
为自己的高中生涯制定了目标。
为高考奋斗的日子充满艰辛,
需要克服各种困难,
可是破茧成蝶,
那却是人生最难忘的财富。
榆次二中旧校区平房教室,虽然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却深刻镌刻在老二中人的记忆中。
高中毕业,
虽然我没有考入名校,
母校没有以我为荣,
而我却终生以她为傲。
怀念高中,
怀念恬静优雅的校园生活,
更多时候,
心中难忘的是对母校的深深谢意。
感谢母校的栽培之恩,
感谢高中的青春记忆,
感谢老师的殷殷教诲,
感谢同学的成长陪伴。
03年二中迁校前临时在西面开的校门,正面是学生宿舍楼,其中珍藏了二中学子很多的青春记忆。
乌金山下,潇河水旁,我们学校就在这可爱的地方。(榆次二中校歌)
榆次二中,我的母校,
衷心祝您年年桃李,岁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