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

文/桂浮云,2019年11月19日

接了一个某行的营销电话,打过N多遍,打电话的人是开户行的工作人员。每次推销理财、贷款时都予以了回绝,这次也不例外。不过,因为听声音就知道是熟人了,没等她开口,便说“抱歉,不需要”,于是她说了声“好的,打扰了”,就挂掉了电话。

可是我还有好多话想聊,比如,你们不要再电话打扰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等等等等。然后,不知道该跟谁说了。如果当时面前有个评价器的话,一定给个差评。

诸如此类,其实很多打骚扰电话的人,也知道自己骚扰到了别人,难道他们就乐意冒着被骂的风险干着推销的活儿么?当然不会,可谁又能跟钱过不去呢?

也不是说啥钱都可以去挣,只不过有些原则、底线肯定是好的。我不太相信这些打电话的人一点原则都没有,有,但是与挨骂相比,保住工作更为现实一些。

私以为,这完全可以说明公司的营销策略出了问题,甚至通过对话的过程,可以猜测到,该行的KPI设置有一定问题,应该是对工作人员的打电话数量进行简单考核,所以,她应付也就很自然了。

逼着员工应付、偷懒,这就是为了销售而销售,为了业绩而做业绩。公司招聘了对应岗位的人,如果人不工作,公司觉得亏了,但结果呢?如何测算这种考核机制是否真的带来效果?

从员工的角度讲,如果员工真的可以做其他业务的话,相信她也不愿意干打骚扰电话这个活儿,甚至于可以申请调换岗位或者辞职,但真的有这种勇气么?

说起来,这个骚扰电话屏蔽已经很久了。只是因为更换手机的缘故,原屏蔽电话重新开放了。都怪我,平时没有备份过骚扰电话,真是应付,才使得你的坚持不懈,终于换来了再一次骚扰的机会。为啥电信运行商就不能把骚扰电话这个事儿办妥呢?算了,懒得跟你争论,生活不易,大不了,继续把我当成你们的业绩,咱们大家还是互相应付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