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修炼自己的真本事,实至名归》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解读:
徐子:即徐辟,孟子弟子。亟(qì):屡次。混混:水流旺盛的样子。科:坎地。浍(kuài):田间的排水渠。闻(wèn):名声
徐辟问孟子,
孔子经常称赞水,总是赞叹“水哉,水哉!”,这水到底有何可取之处啊?
孟子说,
有源泉的水,水流旺盛,滚滚流出,不舍昼夜,他的力量延绵不绝,把所有的沟沟坎坎都填满了,然后再继续前进,进入江河,注入大海。
有本有源的水是如此,人应学这样,有本有源,孔子就取这一点。
如果无本源呢?
犹如那七八月间的暴雨看起来很猛,迅速积累起来,大沟小沟田间的排水渠都满了,但是,要不了多久就干涸了。干涸的速度您是站在旁边就能肉眼可见。
看起来来势汹汹,却立刻就焉了,所以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以之为耻。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要能续得上,要实力超强,不要没有实力,只有名声,什么也干不了。
有些人就这样,制造名声,让别人以为他很厉害,然后,有些人信他了,就被他骗了,最后找到他,一地鸡毛。
没有真正的能力,德行,没有本源,不足称道,
名声超过实力,就会出丑。
一个人,应该修炼自己的实力,真本事,真道德,要做实至名归的人,不要做名不副实的人。
只注重名声,不注重实力的人,真到了让您展示实力的时候,展示不出来就成了骗人,到时候丢人现眼。或者说,谁给您拆穿了,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所以君子修炼自己的真本事,永远提高自己的能力,具有真才实学,这样,有了名气,也永远不会露馅,这就叫着实至名归。
【圣人时刻注意自己的决策,凡人随波逐流。》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解读:
几希:形容少。
孟子说,
人与禽兽的差别非常少,普通老百姓放弃了它,而君子保存了它。
几希,形容非常少,少得连头发丝都放不进去那么一点点间隙。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几乎没有,
但是,为什么我们几十年下来,人与人有天壤之别呢?
就在于每一步的决策,每一个念想,每一点时间的流失,我们做了不同的选择,决策。
比如,有些人选择了善,有些人选择了恶,有些人选择了混日子,有些人选择了奋斗,
有些人有目标,有些人没目标,
有些人有良知,有些人没选择良知,
有人选择了恩将仇报,有些人选择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人与人之间,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就在这样一次次选择中,走得越来越远,差距越来越大。
时间线一拉长,区别就巨大的了。
比如,都是一个手机,有些人选择来做自媒体,有些人选择刷视频,直播,玩游戏混日子,
一秒钟,一分钟,一小时,甚至一天,看起来差距都不大,
但是,一年,三年,五年,这两种人的差距就巨大了。
有些人可能成了企业家,有些人还在啃老。
实际上,任何人,都知道对错,都知道好坏,这是人的良知良能,
但麻烦之处在于,大多数人根本不能对抗人性的堕落,他们跟着自己的堕落面走,于是,他们越来越堕落,无能。或者说,这只是个注意力问题,您稍微注意一点,就不会犯错了。
而有的人,在每一秒的选择中,都越来越正向,这就是君子,圣人,大人。
人与人的差别,就在每一秒的选择,
每一秒,都是我们选择善,还是恶,
选择堕落,还是奋斗。
选择错误,还是正确。
每一个行为,都是凡圣的决策。
向前还是向后,向左还是向右,
都决定了您的未来道路,
理解了这几希的重要性,潜心品味,您就不会再随意决策了。
圣人时刻注意自己的决策,凡人随波逐流。
【尽心的人,没有痛苦,还会一日千里,舒畅无比,成就卓越。》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解读:
由:经由,遵循。
舜对万事万物,无论是人,还是畜生,还是动植物的一切,他都了然于胸。其智慧无所遮蔽。
他知道一切的天性,
人与万事万物,可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都尊重一个道理,比如趋利避害,
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类社会里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趋利避害的,都遵循一个天理。
区别非常微小。
有些人之所以走错了,是因为他没注意,一点点的就走上了错误的路。
而想要不走错路,就要遵循仁义,这个仁义是从心里升起来的,根本就是这样,这也是常识,规律。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走错呢?
就是后面这种,非行仁义也,
这与前面的由仁义行,有什么区别?
行仁义,是通过学习,知道仁义好,勉力而行,是大脑的认知是这么回事,所以要去行仁义,是后天教学来的。
这就有了差别,这点差别,看似微小,时间长了,理解力的偏差,就会有巨大的差别。
这跟天生就知道做好事,与知道做好事有好处,才去做好事是有区别的,
当然,更与那些为了好处才去做好事,博取名声的人差距更大。
好像表面上行为有相似之处,
但是心里想的,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完全不同的几种人。
所以一件事,您真想做好,是您心里真想做好,
而不是您想着做好了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您想着做好了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您的力量就会不足,迟早败下阵来,因为您总是会差那么一点点,您会感觉累,感觉自己已经尽力了,您就会放弃,
所以您达不到至美,至善。
很多人为什么做事,总是力不足也,总是差距很大,
您看他做的那点事,就是一个笑话,
但是他自己却以为他自己做好了,尽力了,
差别就在这里,
他不尽心,
人只有尽心,真想做这个事情,他才不累。
人要只想尽力,做得差不多,他的心会非常累,他的整个人都会越做越痛苦,
所以他修炼不到最高境界。
要达到最高境界,唯一条路,尽心。唯有尽心,力量才会无穷,而且您会把每一个细节做好,且持续进步,一日千里。
若是只想学个行为上差不多,累死您,您也做不出来大成就。
大多数人,实际上连行为上都做不像,这种人,更是混了,带给他们的只有痛苦,
他们会羡慕嫉妒恨那些尽心尽力的人的成绩,又哀怨自己做得不好没有成绩,还累,总之,这种人一辈子都活在痛苦中。
尽心的人,没有痛苦,还会一日千里,舒畅无比,成就卓越。
【领导者,必须按照原则,规律做事,一点偏差都不能有》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解读:
旨酒:滋味美的酒。
孟子说,大禹讨厌美酒而喜好正确的言辞。
曾经有人给大禹进献美酒,大禹喝了也表示非常好喝,但是最后疏远了这些人,并且戒酒了。
他认为,享受这东西,会亡国。
这是不是太苛刻了?
不是,一个人位置高了,他的任何行为,都会放得无限大,
下面的人会跟着效仿,利用。
如果您有在高位的经验,您就能明白,讨好您的人很多,他们是无论对错的,实际上是来利用您,
嘴上说好话,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一旦被他们发现您有一些癖好,他们可以利用的地方,他们就会加大利用力度,
如果您有一些恶习,他们就会不断的放大您的恶习,最终让您毁身,灭国。
所以,领导者,不能放纵小恶,因为他会变成大恶
喜好善言,就是喜欢有价值的话,正确的话,
对于真正正确的话,要马上执行,扩而充之,使他的正面影响变得最大,
但是领导者要注意区分有些人是真善,有些人是假装说自己善,其实一直在做恶,
这种人,也要迅速远离,避免给自己带来表面上善,实际上恶的结局。
当我们的家大业大,资本雄厚过后,会出现一个现象,有人损害,我们看不出来,但是长期以往,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所以,领导者必须对一点点的恶,深恶痛绝,而且要区分出来真善,还是假善。
领导者,必须按照原则,规律做事,一点偏差都不能有,
否则,自己看着没什么,实际上,整个组织已经地动山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