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杂谈之十九
“十七岁毕业时,因为所有科目都很优异,所以普朗克此时面临艰难的职业抉择。最终他放弃了经典哲学和音乐而选择了物理学,因为他坚信“只有在物理上才能体现他独特的天赋””
“马克思·普朗克(1858.4~1947.10),全名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之一,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该文章(点击“该文章”)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高中毕业时的普朗克对自己的特长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他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这个概念代表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判断(即“我是谁”)。
真实与健康的“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心理和性格成熟的关键性标志,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核心要素。它会长期而稳定地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看待世界,影响我们的自我表现和与他人互动的方式,最终会影响我们如何生活。
大量的研究和实际案例表明,父母的角色对于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给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尽管还有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对此父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例如在咨询中我发现不少孩子在学习上的障碍和困难其实与他们的智力水平关系不大,所谓“不专心不用功”也只是表面的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的学习心理有严重的问题,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自我概念”。究其原因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对此影响极大。
还有,孩子对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自我认知,以及父母对孩子真实情况的理解和态度,在有关孩子前途的重大选择中(如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