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仓促上阵,成功落败。
春节休假,终于有时间带上儿子去到口腔医院,检查他错乱的牙齿。因为是咨询,又是朋友介绍的主治医生,所以我们没有预约挂号,直接来到了W医生的工作台前。
口腔科医生的工作台旁边就是大型的医疗器械,既方便患者检查,又可以做简单的治疗。医生让儿子躺在诊疗台上,打开口腔仔细检查完牙齿的排列情况,然后说出了她的初步判断和治疗方案:“四颗虎牙刚刚冒出来,但是已经没有它合适的位置安放,只能拔牙,考虑到虎牙对口腔的重要性,所以只能拔它后面的牙齿,然后通过正畸矫正,给虎牙腾出地方,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年,需要的费用大概两万多……”医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儿子的脸色已经变了,马上转身,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我不拔牙,我不拔牙”,然后拖着我的手,使劲拽着往外走,医生见惯不惊的说:“回去好好考虑商量,孩子不同意这个手术就没法做”。
第一回合:儿子没有征询我的意见,他甚至堵死了我说话的机会:“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我就是不拔牙!”语气决绝,不容质疑,说到“反正我就是不”的时候还特意加重了语气,眼神儿坚定,只是不和我对视,好像身体里有一个小恶魔,他在对着身体里的恶魔宣战,既像自言自语,又像宣誓主权“我的牙齿我做主”!我甚至能感觉到他的语气有点颤抖。
回到家我赶紧上网,查阅了几个小时的医学资料,分析了关于龅牙矫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心里已经得出结论:这个牙必须矫正,这个牙齿必须要拔!
接下来就是我俩的短兵相接——如何说服他心甘情愿的拔牙。
晚餐后,趁气氛温馨,母慈子孝,我和儿子围坐餐桌,开启我有预谋的谈判之旅。